APP下载

Caprini风险评估在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2019-11-25杜雅晴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血栓

杜雅晴

骨科大手术后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2],其中以关节置换术和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约为43.2%[3],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DVT具有重要意义。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可及时评估患者,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相关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被推荐用于术后血栓风险评估[4]。本文运用Caprini评估量表对关节置换患者进行风险分级,根据风险分级给予相应护理以预防DVT的发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科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均接受膝关节置换术,且皆为单侧置换。排除标准:有心血管疾病、感染、凝血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配合完成。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士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必要性,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实施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应用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分

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于2005年发表,2009年又发表了修改版本。Caprini量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了住院患者自身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手术史、妊娠、恶性肿瘤及实验室检查等,也包含了临床基本危险因素如手术创伤的大小、卧床时间等,各项危险因素相应分值分别为1~5分,根据得分将患者可能发生DVT的风险分为4个层级:低危(0~1 分)、中危(2 分)、高危(3~4 分)、极高危(≥5 分)[5-6]。护士分别于患者入院24 h内、术毕回病室、术后6 h及术后第1日、患者下床行走后对其进行Caprini风险评估。

1.2.2 分级护理干预

低危患者由N0、N1级护士进行护理。①术后指导患肢采用外展中立位,膝下垫软枕、屈曲15°,小腿肌肉处于松驰状态,24 h撤除软枕;膝关节置换术后如患肢加压包扎,抬高腘窝20~30 cm,严禁腘窝处长期垫高致小腿静脉回流障碍。②术后24 h伤口持续冰袋冷敷以减轻出血、水肿,缓解疼痛。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状况,了解患肢肿胀程度,测量足背动脉搏动状况,及时记录。④术后促醒过程中即进行协助性患肢按摩。麻醉作用消失后鼓励、协助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等运动,锻炼次数以患者耐受为度。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计划,加强功能锻炼,循序渐进。⑤避免于患肢进行穿刺,保护血管壁内膜。

中高危患者由N2、N3级护士进行护理。在低危患者基础上,及时跟踪评估患者患肢的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和足脊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严重肿胀、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7]>4分、且自觉活动后疼痛加剧或皮温增高、搏动减弱或消失,则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及时采取措施。B超排除DVT后遵医嘱给予气压治疗干预,1~2次/d。

极高危患者由N3和N4护士进行护理。在中高危患者基础上进行严密监护,如患者出现可疑肺栓塞症状或用药后并发症(出血倾向)等,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严格交接班,做好低能级护士患者病情观察重点的指导,并加强督查。

1.3 评价指标

①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状况。于术后第2、4、6、8、10天对肢体进行周径测量,从而明确患肢肿胀情况,测量工具为专用医用卷尺,小腿及大腿测量点分别选择于髌骨下缘10 cm处和髌骨上缘15 cm处。②采用VAS于术后第1、2、3、7、10天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估。③统计2组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前(一般为术后第3天)行患肢超声多普勒检查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肢肿胀、疼痛程度比较

2组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程度在组间、时间和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表2、表3)。

2.2 2组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未发生DVT,对照组术后发生3例DVT,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5,P=0.24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2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

注:F组间=2.382,P=0.041;F时间=2.692,P=0.033;F交互=2.751,P=0.013

表3 2组VAS评分比较分)

注:F组间=2.211,P=0.032;F时间=2.843,P=0.024;F交互=2.692,P=0.031

3 讨论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即DVT 和肺栓塞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静脉血在血管内出现不正常凝结,静脉血栓即可形成,一旦堵塞血管造成血液无法正常回流,将会导致VTE发生。VTE是骨科大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可能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骨科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由于骨折创伤、手术、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因素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管黏膜受损伤,血液凝固状态改变,患者处于VTE高危状态[8-9]。VTE早期往往症状并不明显,一旦发生治疗费用昂贵,给个人及社会带来的经济压力和负担极其沉重,因此,VTE预防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有效、科学的风险评估是指导VTE预防方式选择的关键[1,3]。分级护理制度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DVT,置换术后关节的肿胀与疼痛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患者。可见,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能够使护士尽早识别出中、高风险人群,为医生确定患者病情及护理级别提供有利证据。同时根据风险程度、护理级别、患者护理需求合理安排不同层级护士,将有助于病情观察和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对于护理工作本身,可避免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由此反映出层级护理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建立护理梯队的方式,使人才培养更具有科学性。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血栓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