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安徽省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19-11-25汪传雷王首信吴雯宇汪宁宁叶春森
汪传雷,王首信,吴雯宇,汪宁宁,叶春森
(安徽大学 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引言
物流学科是一门探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法则的交叉学问。伴随中国经济由高质量发展模式取代高速度增长路径,物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发展状况有目共睹,安徽省物流业发展也不例外,对物流人才培养要求水涨船高,其中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指南,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分析能抓住牛鼻子,优化补齐培养短板。
物流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企业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林南南(2008)指出物流人才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六大技能[1];郑红梅、徐刚、王蕾(2011)等指出物流人才培养在宏观层面上存在层级不明等瓶颈,微观层级上存在师资质量不高等问题[2];邓春姊(2015)探索构建“三实四化两结合”的人才培养方略[3];陈素敏、王丽丽和陈志敏(2016)梳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目标定位偏差等短板[4];郭湖斌、王晓光和邹仲海(2019)认为“互联网+”变革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对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要求[5]。但是,目前为止系统性调研考察安徽省物流境况,结合高校自身定位对比分析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选择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财经大学、铜陵学院五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安徽大学是重点综合类院校代表,安徽工程大学是工科类院校代表,安徽财经大学和铜陵学院是财经类院校代表,安徽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代表,洞见高校物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短板,进而提出应对之策。
2 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安徽省人民政府日益重视物流业发展,先后制订颁布实施《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5年)》、《安徽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安徽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7-2021)》等政策,取得积极成效。截止2018年 12 月 31日,安徽省拥有跨越 20 万 km 公路总里程,全部乡镇和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沥青(水泥)路畅通,拥有超过4 100km 铁路营业里程和超过5 700km 内河通航里程,合肥、黄山等4 个民用运输机场和1个军民两合机场正常运营,拥有近70 个占地150 亩以上的建成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2018年安徽省社会物流总额超过65 000 亿元,货运总量跨越40 亿t 门槛,货物周转量突破 11000 亿 t·km 大关;2018年全省 A 级物流企业总数约200 家,以4A 级和3A 物流企业居多,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马鞍山,呈现出区域分布格局与各地经济总量格局相关、物流企业的主业格局与各地产业格局相关的态势。
同时,安徽省物流业加速高质量演进,物流企业量质共升,智能化设备迅速推广,商贸物流标准化行动持续推进,安得智联、铜冠物流等顺利迈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芜湖共生物流、合肥维天运通等物流平台功能日益完善,安徽省邮政公司等配置小黄人已达500个,主要城市快递分拨中心推行电子单据和自动化分拣等。目前,安徽省物流人才需求和供给量质齐升,物流人才的供给主要来源于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创业的比例逐年上升,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提升。
3 安徽省五所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分析
随着高等学校分类分层办学的深化,根据自身定位不同制定差异性培养方案势在必然。本文选择前述五所安徽省省管高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标准》)中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要求,对比人才培养方案,梳理长板和短板。五所高校的培养方案来源见表1。
表1 五所高校的培养方案表
3.1 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简而言之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预期实现什么样的绩效,是打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基础,是贯穿教育教学全生命周期活动的立足点。高校专业人才应拥有健全的身心,广泛的学识、知识和见识,优异的发展思维能力等特征,以人为本的“人本论”是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6]。
对比五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即在品德方面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中有爱;在智力学识方面要享受学习乐趣,积累知识和增长见识;在体育方面要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在审美方面要有正确的审美观,俱备美学和文化素养;在劳动方面要有劳动不分贵贱的思想,劳动要辛勤、诚实和富有创造性[7];另一个是专业技能,五所高校不约而同明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强调学以致用,同时根据自身不同定位开设不同的专业课,体现自身特色,如以工为主的多学科性高校—安徽工程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倾向工程领域;以经济学、管理学等为主的多学科性财经类高校—安徽财经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倾斜于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
3.2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划分课程,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标准》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课程主要归纳为理论课、实践课、创新创业三大模块类课程,具体要求见表2。
表2 三大类课程分类表
3.2.1 通识教育课程。进入21世纪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得以逐渐健全完备和全面实施,原先单一专业技术性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知识化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通识教育应运而生[8]。于是,高等学校更多更广地将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主要囊括外语、思政、数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
思政课主要包括中国近代史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道德修养等,五所高校设置几乎没有差别,不同的是考查方式略有差异。
数学课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是标配,物流学科主要研究物品流动过程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增值服务等功能及其科学原理、组织法则、技术工具、内外环境,以数学为基础。五所高校均设置的数学课程涉及高数、线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但略有不同,其中安徽工程大学设置长课时且较抽象的数学分析;对于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重视程度也不及高等数学,课时数量较少,如安徽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排课2 学期,而线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门课只排课1学期。此外,数学课程所属哪个模块方面,也存在是作为通识教育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的分歧。
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标准》要求,五所学校基本上将英语分为一二三四,安徽大学还增加一门物流英语的专业选修课,安徽财经大学则设置英语精读和英语听说,且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设置学分等。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可以降低成本、增进效率、提高收入[9]。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铜陵学院安排的计算机通识课是大学生计算机基础,其中铜陵学院计算机基础课时较少,但增加了一门计算机语言课程;安徽大学增加数据库应用基础等,安徽财经大学则增设数据库、大数据应用等计算机课程。
3.2.2 专业课方面。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方面主要是管理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学科专业课,具体又细化为管理学科平台课或管理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门类专业基础课、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或专业必修课、物流管理专业选修课三类。通过五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分析可知,首先,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学门类课程;其次,专业核心课主要是围绕物流的七大职能及其衍生构建,包括物流学概论、物流运输、仓储与配送、装卸搬运、物流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以及物流系统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设施设备、物流成本管理等;再次,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运作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和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和供应链等经管类、工程类、计算机类等课程;最后,招生和高校属性差异,五所高校中如铜陵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大学等采取大类招生后进行物流专业分流,再次,五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如安徽工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结合学校以工科见长的特色设置工程制图等工科课程等。
3.2.3 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共同履行着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重任[10],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随着物流学科复合交叉性质而相互融合。实践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内容配套的见习、社会调查、仿真模拟、业务实验等,独立的专业实践课程包括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或定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五所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均达到《标准》要求。
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育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的见习企业和展会、物流访谈调查以及基于安徽大学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物流实验室等开设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验证性、综合性、创新性),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专业竞赛项目如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进行。物流系在专业实习方面,每年持续与日日顺物流、格力集团合肥凌达压缩机、招商局集团中外运物流等保持合作,配备专门的指导组,鼓励和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物流类专业比赛等,成绩斐然,如学生团队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支持,教育部物流教指委主办的“质量工程”项目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3次和二等奖3次,安徽大学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奖4次。
安徽财经大学拥有面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放的3D模拟多功能实训室、智慧生产及物流管理实践综合实训室、ERP 实验室、管理类综合实验室等资源,同时将学生安排到校外的蚌埠邮政、徽商同济物流、蚌烟物流中心等进行暑期实践或短期实习,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服务于提升综合性素质和专业性技能。
安徽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共享三个管理综合实验室,配备通用软件以及ProModel 等模拟仿真软件和Eviews等数据分析软件,并先后在百世物流、英联物流、苏宁物流芜湖配送中心等设立实习基地,实施实践教学。
安徽工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明确实践教学要求,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需要,并先后与美的集团芜湖制冷公司、芜湖安得智联、京东华东物流等签订实习协议并实施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
铜陵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综合实验室,配备10 多套教学软件,开展实验教学并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活动,还拥有铜冠物流和顺丰速运安徽分公司两个校外实习基地等。
3.3 师资情况
师资情况主要涉及教师的数量、年龄、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铜陵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数量规模和结构均达到《标准》要求,但绝大多数教师特别是40 岁以上教师非科班出身,以及深度融入企业工作实践具备经验的教师差距明显。
3.4 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一般包括生均直接教学经费、生均拥有图数量、满足条件的专业实验室个数等,五所高校教学条件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五所高校教学条件表
由表3可知,各校的教学条件均基本达到《标准》的要求。安徽财经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投入经费是较多的,且生均拥有图书数量也排在前列;安徽大学作为一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先后入选卓越人才计划、高水平教学团队等多项质量工程项目,与安徽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保持密切合作,然而其物流管理专业的生均直接教学经费却排在五所高校倒数第二位,可能制约争创一流进程,应未雨绸缪。
4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安徽省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尽管安徽省物流业进步显著,但是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物流规划支撑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强、网络体系覆盖不全、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新技术应用不广、物流标准化水平不高、管理能效有待提升等问题,归根结底是物流人才培养难以满足需求。
4.1 培养目标不尽全面
人才培养定位偏离,目标不清,极大影响课程体系完整协同、教师队伍合理稳定、教学条件改善有力等。五所学校提出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却对学生的物流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除安徽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外,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铜陵学院的培养目标未能明确体现科学研究内容,且安徽工程大学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也涉及不够。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兼顾妥善解决经济社会系统中物流管理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疑难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其中包含本科生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探索科学现象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
4.2 课程体系不尽合理
课程体系系统性不足,难以全面顺应和引领物流业趋势。当今,人工智能(A)、区块链(B)、云计算(C)、大数据(D)、边缘技术(E)、5G(F)如火如荼,物流业加速向智慧化、平台化、交融化、生态化的转型发展,虽然五所高校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大致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却很少有前沿趋势课程。同时,《标准》明确指出选修课程应超过总学分的15%,实践教学学分应超过总学分的20%,并且建议总学分应该在140 分-170 分之间,根据五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设置,除安徽大学符合标准外,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实践教学和选修课程的学分偏低,安徽工程大学和铜陵学院的选修课程占比较低,安徽工程大学的总学分达到182.5分,远超过标准推荐数值。
4.3 教学条件不尽如人意
虽然教学实验室、生均直接教学经费、生均拥有图书量等基本教学条件得以满足,但是受高校投入结构特别是人头费占比过高之影响,实验室软硬件设备更新缓慢,部分甚至还是10年前购置的,难以满足新时代物流业发展前沿趋势需求;同时,受高校体制机制制约和社会学习方式变革影响,部分实验室利用率不高,纸版图书一方面购置少;另一方面学生阅读方式借助手机和电脑,借阅率逐年走低,如何匹配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之问题凸显。
4.4 教师总量相对不足和素质能力欠缺并存
虽然五所高校教师规模结构基本达到《标准》要求,但对比每年物流管理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的师生比则相对不足,如安徽工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教师只有10 人;特别是绝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就业,了解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不够,且相当部分教师几乎没有或很少参与科研活动和教研活动,加之不跟踪物流业最新动态,导致教学内容落伍、教学方法过时、教学工具单调,难以承担辅导学生课外学术和社会实践活动之重任。更为严峻的是,随着作为师资主要补充源泉的博士生就业途径的多元化,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资方面问题突出:一方面人才引进困难造成师资队伍相对在校生数量比例偏低,其中薪酬待遇不高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失衡,如职称结构的不协调、企业实践经历的占比不高、境外学习工作经历的短缺等。
5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安徽省本科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应对之策
5.1 明确培养目标
面向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学懂弄通做实《标准》要求,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第一是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涵爱国爱民、社会责任感和信用理念、科学人文素养、工程社会技能、国际视野、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弘扬劳动精神,践行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第二是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两者兼得,涉及计算机和信息能力、外语能力;第三是学生了解物流发展史和动向趋势,掌握物流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第四是学生拓展知识广度,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理工等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第五是学生自学能力,涉及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创造、融会贯通、交流协调能力等。此外,各个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其安徽省周边资源,牢牢把握本质基础,因地制宜增加安徽省、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特色内容。
5.2 完备课程体系
面向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通识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实践课模块等三个模块有机协同组合的课程体系。
通识课模块主要分思政、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方面。思想政治方面,应落实教学大纲和教材,强化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程”责任和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责任,体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数学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术业应有专攻,具备理性思维和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应设置高数、线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具体教学方法在入门时可由学生自己熟悉教材梳理数学框架了解各种知识之间关系,教师做深做细课程基础部分,应用部分则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完成数学课时还应强化运筹学必修课和数学建模选修课,考虑原先教学上存在内容选取不合理、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等诸多问题[11],注意管理运筹学与运输和配送、库存和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课程内容的区分以避重复,数学建模课程重点应突出创造思维能力。英语方面,按照《标准》将英语教学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强化听说等语言应用能力,如鼓励学生英语演讲、赋予期末考核听说读写等量权重、必须参加一项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等。计算机方面,循序渐进,突出动手实践,从办公软件开始,学习office 常用的VB,了解初步计算机硬件,学习C语言为其他语言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学习数据结构。此外,安排一定的通识选修课,拓展学生视野。
专业课方面,五所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几乎均是围绕物流的七大职能进行设计。物流之核心是服务,将定制化的物品流体以货损低、成本廉、速度快的方式送达客户且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是物流业的不懈追求。伴随人工智能强烈冲击物流业生态,安徽省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所需的物流人才类型和素质技能也日新月异,原先只会基本操作的人员不再是重点需求对象,需要更多的是紧跟时代步伐,投身物流行业的单元化、机械化、自动化、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课程设置应加强物流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学科专业课程结合。具体地,开设一门导论课如物流学概论和一门统筹课如物流系统工程,强调物流学科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史、系统思维、要素和结构、分解和集成、预测和决策、规划和评价、建模和仿真等,再具体围绕物流的七大职能展开;首先是运输(包括配送)主要创造空间价值,由集货、分拣和理货、配装和配载、传递和送达服务等环节组成,涉及时间准确率和成本合理性,影响因素是线路规划和工具选择,考虑运输的货、车、路匹配,结合“智能运输”的人工智能带动无人机和无人飞行器、无人车和无人轮式机械的配送等,克服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瓶颈。第二是仓储,主要创造时间价值,涉及仓库选址和布局、货架布置和陈列以及流程优化,打造融合智能算法和自动感知识别技术的“智能仓储”等。第三是装卸搬运,因难以创造价值,应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无人化的装卸搬运设施设备的使用,提高搬运活性,需掌握设施设备的配置和选用。第四是包装,主要考虑流体的损失和载体的成本之平衡,涉及选用包装材料、包装技法、包装设备等,需要深入材料的物理、化学和生化性质,且关注绿色包装的演化进程。第五是流通加工,通过方便易行的组合、剪切、成套裁制、打标签、粘标志、分门别类、计量检检、截直弯管、打孔、挂钩等作业,促使流体发生物理或(和)化学变化等,极大限度实现客户价值,促销售、护质量、提效率。第六是信息处理,鉴于物流信息化水平总体不够和发展迅猛并存,表现为流体和载体标识普及率不高和匹配性不强、EDI和GPS/BDS的应用不广等,顺应需求按照数据、信息、情报、智能关系递进,在物流信息管理基础上补充设置智慧物流和供应链等课程,提升逻辑思维和运用数据的能力。第七,增值服务,是提供差异化的特色业务,升级客户体验,根据具体问题和创造需求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借助IT实现定制化服务,带动市场由出售产品免费服务向免费送产品服务收费转型。此外,根据各校层次定位不同,考虑开设诸如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作业服务、营销工程、创新创造创业等必修课和选修课,以便学生从一个较高站位看待问题,开阔思维,增进情商,提升格局。
实践课模块,考虑物流学科涉及物流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践领域应用案例,应将专业理论和知识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服务于专业实践。模块包括理论课配套的实验课、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生产见习和社会调查、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物流学科和技能类竞赛等三类。第一类,理论课配套的实验课、独立设置的实验课主要包括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类课程、数学建模、Matlab、Spss 统计软件、Python 程序设计、Flexsim 建模仿真,以及TMS、WMS、SCM、CRM等系统等。第二类,生产见习和社会调查是培养学生了解企业、居民和社会物流状况,加深理解物流现象,提升发现问题能力,同时为后续围绕物流七大职能的专业课增强感性认识,时间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期间;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旨在让学生练习从事具体物流职能工作时的剖析问题和化解问题的能力,具体考虑安徽省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带一路、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中部地区、合肥都市圈等定位,以及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动向,结合政府政策、行业痛点和难点、企业问题和短板进行选题,时间安排在第二学年暑假或(和)第三学年暑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全面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工具手段融合贯通、交流合作、创新创造等解决现实痛点,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部分和第八学期。第三类,物流学科和技能类竞赛、互联网+和挑战杯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可以结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物流企业以及课程安排顺序进行,逐步增强学习挑战度,增强创新创业本领。
5.3 打造师资队伍
面向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传统需求日渐饱和甚至下降,高品质的个性化需求大量涌现,物流需求结构不断升级,高校应在满足《标准》的基础上,打造一流本科专业,关键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第一,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师资的要求,学校和专业发展规划制订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体现区域经济和国家的战略需求,涉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第二,遵照师资团队建设的基本规律,以点到面,以名师和(或)带头人为核心,组建物流管理教学共同体,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丰裕教学资源和案例、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第三,竭力塑造一支合理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拟定教师既有较全面理论知识又具较多样实践经验之标准规范,加大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培训促进成长。同时,加大师资引进力度,完善薪酬待遇吸引博士人才加入团队,结合科研项目启动资金、住房购置或者租金之补助,创造干事业的环境,让人才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合理引进高端领军人才,帮扶带动年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加强高校和企业、行业协会、公共部门之间的协同联系,吸纳物流企业或者企业物流部门的高管上课报告讲座等。
5.4 改善教学条件
面向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改善教学条件。第一,切实落实年度生均直接教学经费标准并逐年提高,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水平投入,将钱优先保障补短板、强公平、树公正,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第二,实验室开放是创新分享理念、善用创造性思考、实行科学研究、践行就业创业的核心载体,应在考虑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做到7×24 开放,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锻炼自己。第三,充分认识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无论是对学生的情怀、教师的教学科研还是社会的象征意义均有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12],通过畅通师生与图书馆和资料室的交流渠道,破解部分物流类教材著作存在章节体系不明、知识内容陈旧、知识重复多、经典教材缺乏等问题[13],倡导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学习效果和社会效益。第四,丰富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和拓展资源利用方式,如政校企行联合模式等,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协会、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共生、共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