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足球活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2019-11-25杜国兴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
杜国兴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
在全面足球浪潮的驱使下,各地中学开始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活动,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体验中,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其更好地投身祖国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本校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诸如领导本源定位不准确、师资力量不均衡等问题,限制着校园足球活动的有效实施。面对此情况,我在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探寻解决对策。
一、中学校园足球活动现状
(一)各级领导本园定位不准确,足球育人发挥不充分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其次才是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掌握足球知识、技能等。如此认知,是有效实施校园足球活动的保障。但是,就当前的中学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来看,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对校园足球的教育定位把握得还不够透彻,既没有建立专门的校园足球实施小组,也没有配备专业的足球人员,仅仅是在思想意识上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在实践活动开展中,由于力不从心,无法对足球人员进行训练,使得一些人员将知识、技能训练作为重点,忽视了育人功能。
(二)足球师资力量不均衡,培训机制不完善
教师是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者,其自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校园足球的实施质量。就当前中学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来看,获取了足球教练员等级的教师是少之又少的。众所周知,足球教练员等级不仅代表了足球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展现了足球教师的专业能力。足球教师专业水平地、专业能力不足,自然而然地限制着校园足球活动的有效实施。
(三)未形成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环境对个体的成长发展起着直接的作用。在实践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体育文化的认知是较为浅薄的,其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体育文化。因为文化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灵魂,在文化的缺失下,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可想而知。而且,在教师体育文化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其难以建设浓郁的校园足球氛围,自然而然地难以影响到学生。学生对足球活动认知不深刻,或不感兴趣,那么,他如何会自主地投身到足球训练活动之中呢?所以,浅薄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限制着校园足球的发展。
(四)学训矛盾下的踢球无路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校园足球活动是以训练形式开展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与训练之间产生了矛盾。因为,校园足球训练活动的开展会侵占学生的学习时间,甚至会侵占学生的上课时间。面对此情况,一些学生不知何去何从。而且,一些中学尽管意识到学训矛盾,但其并没有对此做出调整或改善,导致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和训练压力下,对校园足球或学科学习失去了兴趣,打退堂鼓,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因为参与校园足球,没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在发现此情况之后,自然会要求学生推出校园足球训练活动,甚至要求学校取消校园足球训练,如此导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受到阻碍。
二、中学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对策
面对以上所提及的问题,我认为,要想有效地组织校园足球活动,我们需要:
(一)各级领导正确认知校园足球,发挥足球育人功能
纵观《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旨在育人。因此,在组织校园足球的时候,各级领导要将育人摆在受到位置,引导教师在活动开展中,采取多样的方式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为其全面发展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着力培养年轻教师
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校园足球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要想提升校园足球的开展质量,学校需要制定足球教练员师资队伍优化政策,将优秀的足球教练员纳入其中,以此提升教师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实施老带新的对策,由足球教练员对年轻的体育教师进行训练,使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积累足球训练经验,提升足球训练技能,进而有效地组织校园足球活动。
(三)加快建设校园足球文化,形成良好氛围
足球文化的建设对校园足球的发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时候,学校应当大力向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宣校园足球,并结合本校的发展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教材,同时在班级里鼓励学生绘制校园足球黑板报,开展足球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此将足球活动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其在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建立对足球的新认识。
(四)学训合理搭配,校园足球循序渐进
面对当前所存在的校园足球学训矛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实现“体教”的结合,根据学生的上课时间,合理地制定足球训练计划,保证在不占用学生学习时间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定时、定量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在专业技术与文化学习方面获得发展。
总之,面对当前中学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对校园足球的新的认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合理搭配学训,以此提升校园足球质量,保证学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