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足球教学中教学比赛的应用策略分析
2019-11-25刘朝晖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刘朝晖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青年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人数逐年上涨,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也在高校校园当中如火如荼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体育教师也开始积极探寻全新的教学模式,使高校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足球技巧和技战术。教学比赛形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其实践价值已经被充分证实,在下文中笔者将对此展开详细论述。
一、教学比赛在高校足球教学当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足球教学的质量
目前,足球在许多高校当中是作为选修课程存在的,这样一来足球教学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教师往往在传授基本知识之后就让学生自行练习或组织比赛,导致学生很难掌握实质性的足球技能。从教学方式上来看,传统的足球教学方式过于重视练习的作用,忽视比赛的组织,足球本身就是一项竞技运动,如果脱离了竞技性的话,学生对足球的了解进程就会非常缓慢[1]。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教师可以在比赛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在比赛中教师还可以充当教练员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指导,从根源上提升足球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总体来说,教学比赛是素质教育在体育方面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当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提升足球教学的深度
足球作为团队型的竞技项目,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对其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并抱着学习的态度来从事足球活动。很多学生在观看世界杯、欧洲职业联赛的过程中已经对足球规则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在学校的体育课程学习当中也掌握了一些足球的基本战术。因此在大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比赛的形式,在实战过程中提升学生对足球技术和战术的运用能力,使足球教学更加具有深度。此外,教学比赛的形式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足球学习积极性,增加足球教学的趣味,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统一。
(三)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比赛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本质上发掘学生的足球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比赛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学生在激烈的比赛当中产生强烈的求胜欲望,就会自动自觉地将所学的足球知识应用到比赛当中,最终完成自身足球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教学比赛在高校足球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培养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
学生足球兴趣的养成除了自身的喜好以外,教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虽然教学比赛这种方式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快速提升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但是如何将学生引进足球这个“门”,是教师在教学比赛当中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从具体做法来看,教师要颠覆以往的教学观念,全面优化和更新教学模式,准确运用比赛式的教学方法,从而使足球教育更加具有整体性、时效性和娱乐性。不论学生的技术水平如何,学生们都更乐意投身到比赛中去,因为只有比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哪怕是失败,也比死板的练习更能激起学生的斗志。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被全面激发,那么以后的一切教学都会顺理成章地开展了。一些学生从小对足球运动有着强烈的兴趣,经常观看各种足球联赛,针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向其传授一些高级的技战术知识,还可以与学生谈论喜爱的球星,逐渐地引导他们参加比赛式的训练[2]。对于一些对足球运动不熟悉或是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合理控制训练教学的强度,在教学时重点提升趣味性,让学生首先树立对足球运动的浓厚兴趣,待学生达到比赛训练的标准之后再开展正式的教学比赛,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培养兴趣的方式,能够使足球教学比赛更加具有成效,同时也为教学比赛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比赛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的足球技战术水平,如果没有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支撑的话,学生就无法在比赛当中实现自我的提升,教学比赛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比赛结束之后要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明确学生在足球运动当中的优势和不足。教师在考核评价当中要尽量做到专业化,同时也要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对于一些足球素养比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从专业视角出发对其进行评价,例如控球率、传切率、射正率等指标,使学生在教学比赛当中获得明显的成就感;针对初次接触足球运动的学生,教师在考核评价方面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基本指标,如跑动积极性、拼抢积极性等等,使学生在教学比赛当中实现不断的提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些身体素质非常好的学生,在教学比赛当中就会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速度和力量的优势来战胜对手,而一些身体素质较平庸的学生就会在比赛中学会用更加灵动的方式踢球,通过技战术的理解和运用来弥补自身的身体劣势,这样一来足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达成了,即教会学生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足球运动。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训练
从目前的教师结构来看,我国高校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是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当中成长起来的,仅有一小部分非常年轻的体育教师经历过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对教学比赛的认知和理解程度较深。这些中年甚至中老年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怀揣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体育竞技精神,但是在现代教学模式的理解和接纳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劣势。这样一来就导致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愿意对新型教学模式进行过多的研究分析。一些教师还会其他的教学成功经验进行照搬照抄,由于自己对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导致教学效果没有达到既定的要求。鉴于此类情况,高校相关部门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应用的培训,从根源上转变高校足球教师的教学思想,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以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在培训当中要遵循理论和实际并重的原则,使教师深入了解足球教学比赛的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同时学校还要组织教师建立一个专门的教学群,定期邀请一些教学专家通过网络问答的形式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教师之间也要在群里积极沟通教学比赛的应用心得,相互借鉴优秀经验,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不断的进步。
(四)保证教学比赛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教学比赛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果体育教师对其理解程度不足的话,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模仿的形式当中,如果长期进行单一的教学模仿的化,不仅会使教学的整体质量下降,同时还会使教学比赛的形式流于表面,在课堂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足球教学比赛的应用过程中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明确教学比赛的目的,不能为了比赛而比赛,比赛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开展足球教学比赛时要详细记录每次比赛的过程,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对比赛进行分析,明确在教学比赛当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后以此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下次教学比赛开始之前,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在上一次教学比赛当中出现的问题有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用下一次的教学比赛来检验上一次教学比赛的成果。通过这种循序剪辑的方式,教学比赛的实际效果会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学生和教师在其中都受益匪浅。
三、总结
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教学比赛在高校足球教学当中的价值和具体应用措施,望高校相关教学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应用。让学生在足球教学当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