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创新研究
2019-11-25王强沈阳师范大学
王强 沈阳师范大学
一、引言
文化自信是基于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树立起来的,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游戏或身体活动等形式来表征各族民众的精神寄托与社会期望。因其衍生于各民族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与各民族的民风民俗、自然环境、宗教信仰以及文化沉淀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作为新增的高校体育课程之一,在文化自信理念的引导下,以创新为原则来加强课程建设,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打造成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全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二、创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时代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与时代背景的契合度大幅度下降,或因其长期隐于民间而未能得到普遍的认识,已呈现出逐步消失的状态,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在于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抢救性的挖掘与整理。通过必要的优化与整合手段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使之成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教学内容,并借助高校体育教学向广大学生进行项目技能的培养以及项目文化的推介与培养,是高等院校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手段。虽然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已经开设一段时间,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因此,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创新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适应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促进其社会实用价值的全面提升
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以及文化自信视域下所被赋予的全新诉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适应性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不仅有助于摒弃传统的过于强调对学生技术动作传授的狭隘观念,同时,还能够对学生开展相关的文化教育,使得课程建设呈现出技术传授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的良好态势。确保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建设能够切实遵循文化自信的引导,促使高校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实现对传统陈旧性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的综合能力
因受限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滋生了“唯达标论”的教学观点,因而项目技术的传授就成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未能形成技能学习与文化体验的双重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与影响被人为地阻断。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根本无从了解,或者是知之甚少。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失效,也因此导致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与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初衷、预期目标和社会期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失。文化自信是引导教学观念转变的核心观念,在其引导下来确定具有“技能培养与文化感知”双重功效的课程发展目标,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对现有的课程进行相应的调整,用全新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课程结构,实现技术传授与文化熏陶的并重发展
在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总结后发现,课程结构太过单一是其现存的主要问题,是导致课程结构明显失衡的主要原因。受此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局限在对项目运动形式与基本技术的了解上,未能形成技术掌握与文化认知的有效结合,导致其学习效果的实用性较为低下。众所周知,文化自信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其核心意义在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与充分尊重。鉴于此,以文化自信为导向,调整现有的程结构,提高其适应程度,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应采用的主要手段与途径。这就要求:首先应优化技术教学内容,提高与高校校园的契合程度,使之更易于开展与推广;其次,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元素浸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文化浸透与技能培养的并重发展;第三,教师要在文化自信的引导下,实现角色的转变,既要执行运动技能传授的教学任务,又要扮演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二)实现课内外教学活动的相互对接,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
一种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需要有适应性教学模式的支撑。现阶段,为了推动校园体育活动的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用价值,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已成为热点。在此背景下,要求应对课外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根据学生的兴趣来组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生社团,以组织开展课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手段来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衔接,打造出具有开放式特征以及较高活跃程度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在技术与文化方面的“双丰收”,实现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适应性发展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