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2019-11-25李鹏程朱城子镇中心小学
李鹏程 朱城子镇中心小学
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将全体学生打造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人才,要注意加强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运动竞赛,培养学生日常运动的积极思想,通过多样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保证学生的良好身体状态。
一、当代小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对于运动兴趣低
许多中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似乎没那么浓,尤其随着网络化时代的来临,更多的学生更喜欢玩手机游戏,而不去真正的体育锻炼,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学生的运动习惯应该从小进行培养,而小学就是非常重要的起步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的去锻炼,当学生认为运动很有意思的时候,这个体育课就会开展的更加顺利,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体育教师教法少
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上没有过于重视,家长也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多于身体健康情况。新课改的实施加大了对学生体育课堂的关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全面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热爱运动、终身运动的思想和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学校也加大了对体育课程的关注,很多学校都会在春秋季节开展运动会,鼓励全体师生共同参加,近几年,趣味运动会的开展更是使学生运动健身的热情推崇到较高点,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积极运动的意识,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顽强勇敢、奋力拼搏的勇气与自信。
二、探究提升小学生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教师要构建一个积极的小学体育课堂就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打造,教师可以加强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运动竞赛以及培养学生日常运动的积极思想,具体的教学开展如下:
(一)加强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现在中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也不全然乐观,有些学校,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学校对于体育课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缺乏相应的教具与器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更是不够重视,过于强调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提起重视,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打造生命化的体育德育教学课堂。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运动竞赛,激发团队精神
教师应该培养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劳逸结合的学习模式才会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开展一些班级与小组的竞赛活动,如拔河、接力赛、篮球、足球等适宜学生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在春秋季节开展校园运动会,充分发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所有师生参与,还可以开展趣味运动会,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教师应该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合作的班级比赛中,班级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会合作的意义,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可以配合更默契,学会以集体利益为重,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开展如拔河、4×100接力赛、班级篮球对抗赛、足球、羽毛球等多种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让学生在合作中找到运动 的乐趣,学会团结合作,提升自我的素养。
例如,我在讲解《小球类和球类游戏》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进行整队,要求学生按身高依次站好进行报数,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课前的热身运动。因为学生之前已经熟知了篮球的基本要领,所以本节课的内容是教会学生一对一的防守,将学生分为两组,一队持球,一队防守,防守的要求是积极防守、动作到位、准确判断、照顾大局,防守队员一定要灵活运球,运用正确的防守姿势,积极进行,组织课堂上的短暂游戏性比赛,同时可以在课下进行班级对抗赛,秉承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其中,教师既可以给学生做出良好表率,又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一举多得。总之,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运动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找到快乐。
(三)培养学生日常运动的积极思想,切实增进体能
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化体育课堂是新型的高效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具有互动性,传统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人主讲的模式,教师在上面讲解,学生自己听,也不爱提问,思路跟不上教师的思路,而信息化的体育课堂就可以依据学科的特点制定课件,声色结合,实时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图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体育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心生向往,介绍优秀的运动员,增强学生的运动动力,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模范,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与热情。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不仅是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更关键的是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较高的身体素质才能保证学生高强度的学习,二者相辅相成,真正使学生达到全方位的优秀。
要想激发学生热爱体育,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实施激励性教育,具体方式可以选择语言激励法、行动激励法、名人事例激励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运动的欲望。例如,我为学生讲解“乒乓女皇”邓亚萍如何排除万难问鼎奥运冠军,克服自身不足,依靠个人的顽强拼搏,为祖国争光。对这些体育健儿光辉事迹的讲解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另外,在实践教学中,要重视运用语言激励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讲解《体育与健康常识》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为学生进行了讲解。近年的学校的安全事故的新闻频发,让每个人都胆战心惊,比如之前的“踩踏事故”就是因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做好所致,学生安全意识不高,教师忽视安全的讲座,安全隐患层出不穷。所以,作为体育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在体育课上除了室外运动之外,也应该开设室内的体育课程,为学生讲解平时应该注意却很少能够自觉注意到的事情。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课上与课下的安全,渗透安全意识,为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营造一个最快乐的体育课堂,一个最安全的美好校园环境。
另外,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运动意识,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时间,一方面要利用好体育课时间,一方面还要将每一堂课间的时间积极利用,运动和学习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应该将上下午的两个大课间有机利用,可以带学生做健身操、广播体操或校园集体舞等,丰富学生单调的运动形式,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跑操,嘹亮的口号、整齐的排面鼓舞了班集体的士气,有利于学生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要优化课堂,只有教师对体育课程加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所提升,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