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研究策略
2019-11-25肖莉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
肖莉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我国越来越多的小学将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但是当前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时需要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合理规划,用最恰当的方式凸显体育游戏的教育意义。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
体育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形式,将游戏和运动结合起来,具有充分的娱乐性,让体育运动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以一种更具趣味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2.灵活性
体育游戏种类丰富,可以灵活的根据学校的基础设施以及学生人数对规则项目进行调整,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3.规则性
正如体育运动和游戏有各自的规范,体育游戏也是在规则的指导下进行。通过规则保障体育游戏的顺利开展,更加强化了趣味性。
4.竞争性与合作性相辅相成
游戏必然涉及输赢,体育游戏通常通过分组的形式展开,具有竞争性。但同时,要想在竞争中获胜,一个小组的学生之间需要相互配合,以默契的合作战胜对手。因此,体育游戏既有竞争性,也有合作性。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少年儿童生性好玩,单纯重复某一体育运动难免使他们产生乏力疲倦的感觉,进而降低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体育游戏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中单纯的体力消耗,而更多的依托趣味性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体育课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同时,通过体育游戏自主设置的规则,可以将体育基础知识、卫生保健常识以更易被消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从小养成锻炼的正确姿势,促进生理机能的发展,增强对外界疾病的抵抗能力,养成勤于运动的好习惯。
2.启迪学生智力
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人的大脑能否发育良好,与儿童时期的成长和心理环境密切相关。体育游戏既包括体力游戏也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在帮助小学群体形成健全体格的同时,也为他们智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参与智力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使得大脑的灵活性得到显著提升,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小学群体可以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促进大脑皮层的良好发育,提高智力水平,激发更大的潜能。
3.陶冶学生情操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侧重于运动,强调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体育游戏更加具备陶冶学生情操的功能。形式丰富的体育游戏蕴含了品行教育,就拿最简单的“老鹰捉小鸡”这一体育游戏来说,扮演“鸡妈妈”的学生在游戏中,也会对“鸡妈妈”这个角色进行揣摩思考,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身后的同学不被“老鹰”抓住,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并可能使他们对母亲的关怀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弥补了思想教育的不足,单纯靠课堂口头传授的思想教育,难免无法产生足够的共情感,体育游戏的形式让思想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体育游戏中严明的规则和竞争状态,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认真踏实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增强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是对少年儿童品行德操的陶冶。
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研究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运用游戏导入课程内容
在体育课课前准备阶段,很多学生还未从文化课过后的疲惫抽离出来,注意力相对分散,小学生群体本身身体还未发育完全,直接开始运动,不仅会降低课堂效率,学生也易在运动中受伤。因此,需要在课堂准备阶段利用好体育游戏,让学生在课前可以进行“热身”,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如一些小学体育教师已经将体操动作编入游戏中,并在游戏过程中提供专业指导,将游戏和热身充分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其他的课前准备体育游戏例如“幸福拱门”,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队,两队同学手搭手形成拱门,拱门两侧同学肩并肩站好。在拱门外端的一对同学从拱门下钻过去后,被钻的同学们迅速蹲下,第一对同学再从上面成拱门拱到原来的位置站好,依次到下一对,从下面钻过后再从上面过,每对拱门都要经过上下各一次。这种游戏既能在来回的跑动中达到热身目的,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此外,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需要的器材设计游戏。例如,在开展足球教学前,可以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组员之间按照一定的图形互相传递,完成传递规定圈数最快的小组获胜,这样就在热身锻炼的同时引出了课程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足球也有较为熟悉的感觉,帮助他们快速调整好自身状态,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课堂教学阶段注重体育游戏种类形式创新
课堂阶段是体育教学的主体部分,必须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此阶段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改变以往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对体育游戏种类形式不断创新。因地制宜方面,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运动项目和政策支持,为加快发展冰雪运动,天津市体育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加快天津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把冰雪运动知识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提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把冰雪运动内容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冰雪地开展游戏,从小激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助燃我国“冰雪强国”梦。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身体发育状况,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因材施教,为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从而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对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不易进行过于激烈的游戏,原地小范围的活动即可。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开展更多的智力游戏或者变长跑为“越野跑”,来吸引他们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三)将德育因素渗透体育游戏过程中
体育游戏可以添加道德教育因素,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对体育游戏进行优化,避免出现过于重视竞争而发生肢体冲突,形成争强好胜的心理。体育游戏的运用要让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树立证券的价值理念,形成人文素养。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体育教师要不断与时代接轨,完善自己的体育知识储备,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体育游戏作为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重要途径的作用,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感受运动的快乐,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不断强化身体素质,提升道德水平。通过对体育游戏的运用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成果更好转化,也助力体育事业发展,提高体育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