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女子曲棍球体能训练与方法手段的研究

2019-11-25徐永燊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3期
关键词:曲棍球肌群教练员

徐永燊

(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四川省是中国最早开展曲棍球运动的省份之一,为中国曲棍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对曲棍球运动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技战术统计、技术动作分析等方面,尚缺乏对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论述。本文对四川女子曲棍球队进行了实证研究,就该球队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的体能训练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以期更好地提高四川女子曲棍球队的体能训练水平,为曲棍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对策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四川省女子曲棍球体能训练与方法手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文件资料,了解四川女子曲棍球队的发展、取得的成绩及主要比赛的情况。

1.2.2 观察测量法观察四川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并进行指标的测量。

1.2.3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四川女子曲棍球队的高级教练员进行访谈,了解四川女子曲棍球队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的体能训练情况。

2 体能训练的方法应紧密结合曲棍球专项需求

2.1 体能训练的负荷安排应严格遵循曲棍球项目的供能系统特点。应尽量结合曲棍球专项训练来进行,即多进行结合球的体能训练。

2.2 体能训练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专项常用动作,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常用大小肌群的训练。训练过程中还应特别注重主动肌群和被动肌群的协调发展问题,避免运动员由于肌肉发展失衡而造成运动损伤。此外,体能训练的负荷安排还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遵循区别对待原则,避免“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消”的现象发生。

3 体能训练应紧密结合曲棍球实战需求

3.1 体能训练应以比赛的实际需求为原则,避免脱离实战需求的格式化训练,当今曲棍球比赛的发展趋势是攻防节奏更加快速,对抗更加激烈,运动员所有的技术行为都是在良好的体能保障下进行的。因此,在运动员能够有良好的体能保障时,应在训练中适时加入对抗,以确保训练更贴近比赛、并更具实效性。

3.2 体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善于调动运动员主观能动性,给运动员一定的发挥空间,即教练员给出体能训练大框架的要求后,运动员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四川女子曲棍球队曾经聘请的前马来西亚国家队的德国籍主教练保罗·里兹克,其在体能训练中非常注重调动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不像国内有些教练员那样给运动员规定好固定套路,运动员必须按照既定方案严格执行。保罗教练只是告诉运动员一些原则,给运动员充分的自由,让运动员自己去根据当时的场上状况来选择合理分配自己的体能,给运动员以更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同时与运动员进行沟通,使运动员感受到最大限度的信任和尊重,培养动员独立决策的个性特长。

4 结 论

4.1 要高度重视体能训练。因为没有良好的体能做保证,要想在比赛中打出流畅的战术组合是痴人说梦。特别是曲棍球项目,运动员在场上的所有技战术行为都需要借助于器械来完成,且球小、棍面窄,对体能的要求更高。没有受过体能专项训练的人,只要身体健康,就完全可以在足球场或篮球场上施展一下拳脚,但去打曲棍球却绝对不行。这是因为使用器械的运动项目难度远远高于直接使用肢体的运动项目。

4.2 体能训练初级阶段应结合曲棍球项目特点,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后,教练员也要善于调动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体能训练初学阶段,教练员都是要求运动员不停地跑,但随着运动员能力的逐渐提高,为了适应比赛的实际需要,再一味不停地跑就不一定正确。因为在实际比赛中,首先是跑动位置是否有利于下一个技术动作的衔接,其次此次跑动位置是否对自己有利、对对手不利。因此,运动员在比赛场上懂得合理分配自身的体能比在场上不停地跑更为重要。

4.3 过多的模式化训练要求会使运动员出现疲惫心理,教练员怎样要求就怎样练,一旦出现体能不足的情况,运动员自己就会放弃比赛,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比赛。而比赛场上是充满变数的,不同人员不同的时段会演绎出不同的情况,所有机会都是稍纵即逝,欧洲一些强队在控制比赛节奏、合理的分配体能等方面相比国内球队做得更好,在比赛场上其比国内球队更会阅读和掌控比赛。

猜你喜欢

曲棍球肌群教练员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女子曲棍球队运动损伤因素及体能训练干预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体操运动员正、背链肌群功能失衡的认知问题及改进举措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
五招简单练习 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草原文化高峰期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