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改革探索
——以琴岛学院为例
2019-11-25李书利江吉涛
徐 阳,李书利,江吉涛
前言
体育教学模式分很多种,根据教学组织形式不同,大致分为传统专项体育课,体育专项课与课外俱乐部形式,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形式教学。根据每个学校的情况,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存在的价值,无落后与先进之分。
1 体育教学模式
1.1 传统专项体育课教学
传统体育课注重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传授,采取班级教学的形式,每周固定的上课时间,根据教学大纲教授内容,固定的考核内容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1.2 专项体育课+课外俱乐部
除了注重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加上课外俱乐部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班级教学和俱乐部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利用上课和固定课余时间,遵循教学大纲及课外训练计划,考核内容包括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实战比赛。
1.3 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身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时间自由,教授内容根据学生兴趣与身体素质的不同,更多注重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收获,考核内容包括出勤率,体质测试,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等。
2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优势
2.1 培养运动习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
以琴岛学院为例,俱乐部教学提供给学生多种体育项目供学生空闲自由选择,全天全时段开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项目的体验,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与锻炼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兴趣爱好,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为今后的体育生活以及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2 改善学生情绪,培养意志品质
例如瑜伽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修养身心;散打武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篮足排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生普遍存在“喜欢体育,但不喜欢参与体育课”的现象,俱乐部形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通过体育锻炼释放负面情绪,缓解生活学习面临的压力,做一个“健康人”,也是符合未来社会对高校学生的基本要求。
2.3 重参与轻考核,参加体育更加轻松
学生普遍存在“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各个俱乐部全天开放,保证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同时学生的体育考核评价标准不再局限于运动技术、技能的成绩,而是重锻炼,轻考核。只要学生参与锻炼,并达到相对课时,都能通过考核。这样充分减少了体育考核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体育锻炼。
2.4 资源充分利用,达到最大化
通过俱乐部模式教学,每个教师都能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水平,只有专业技术水平越高,教的越好,才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该教师的课程。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对自身业务水平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整体得到提高。
对学生而言,体育俱乐部教学可以为其提供更多选择,通过体验不同项目,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所在;同时,实行课内外一体化可以让学生在闲暇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减少学生的“手机控”和对网络游戏的痴迷状态,让学生将更多的课余时间用于锻炼身体。
对学校来言,体育场地设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俱乐部教学,每个学生都会至少一个以上参加俱乐部,从而使一些闲置或者拥堵的场地都得到很好的利用和缓解。除此以外,俱乐部教学采取学分制会收取少量费用,可以作为场地、设施的维护费用。
2.5 学校竞技运动储备人才
俱乐部教学结合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课外体育竞赛、课外体育训练一体化,使学生对该运动项目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不仅能够学习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更能学习实战经验等。对于一些爱好运动或者运动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深入辅导,成立业余训练队。近些年,通过俱乐部教学所组成的业余训练队,代表琴岛学院参加各种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的各种比赛,为学院争得许多奖项和荣誉。
2.6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态,而俱乐部教学不仅是体育教学更是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一项校园文化。每年举办的“阳光体育”、体育文化节等都是由体育部和体育社团配合举办的,每年的啦啦操比赛都成为体育文化节的靓丽风景线。体育生活体现学生的活力与精神面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部分之一。
3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施模式—以琴岛学院为例
通过多年摸索,并根据学院教师、学生、场地和设施等状况,为了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及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学分制”改革,琴岛学院体育部决定实施俱乐部采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3.1 选课
从2017级学生开始采取“学分制”教学,学生通过琴岛学院体育课程管理系统加入俱乐部,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课程安排进行预约课程,每个俱乐部设置选课人数和班级开课人数的上限。每个学生每学年只能加入一个俱乐部。本科生可以在3年半时间内修完4个学分;专科生可以在2年半内,修完4个学分;专升本的学生可以在一年半内,修满2个学分。
3.2 上课时间
采取全天全时段教学模式,保证每天八节课至少。每天从上午10:00开始,到晚上19:00,各个俱乐部会根据学生情况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可根据预约的课程时间进行锻炼。
3.3 教学内容
俱乐部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中一成不变的教学周历和教学大纲,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注重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以保证学生对运动技术、技能更好的掌握和巩固提高。
3.4 考核方式
轻考核重参与,轻成绩重实践,每修满50个课时,学生可以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得到1学分。本科学生需要修满4个学分,专科学生需要修满2学分。在大学毕业之前修满即可。
3.5 师资
根据学院场地器材、师资力量、气候特点等情况,已组建18个体育俱乐部,分别为健身、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橄榄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武术、散打、跆拳道、瑜伽、有氧健身操、攀岩、自行车、田径。每个俱乐部都配备充足的专业老师,且每位教师都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能够满足俱乐部教学的需求。
4 总结
高等院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创造能力的重要场所,而体育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中共关于全国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指出要强化体育课与课外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投入,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课内外一体化的俱乐部教学更是顺应体育改革的趋势,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