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进军奥运的路径阐释
——基于空手道“入奥”历程的思考
2019-11-25周鹏王雪
周 鹏 王 雪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
1 问题的提出
日本空手道源于中国福建南拳,起初称为“唐手”,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后改名为“空手”。[1]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国际奥委会129次全委会上,全票通过了日本东京奥运会新增空手道项目,这是继柔道、跆拳道之后亚洲的又一个入奥项目。空手道能成为奥运会项目绝非是日本体育界单方面努力的结果,它必然和国家经济、项目的群体基础、国家的宏观政策、国际话语权等有着重大联系。顺着历史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早在1952年,日本政府就开始拨款用于空手道海外表演和教练员输出,从而开启了空手道全球化的发展;随着这种影响力逐渐扩大的同时,它还在世界各地陆续成立了多个空手道协会,呈现出全球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尤其以在欧洲的推广和发展为最快,以法国为例,法国国内练习空手道的人有就有50万人,而练习武术的人只有9万[2],现代体育无不印刻着西方体育文化烙印的时代[3],为其进入奥运会奠定了文化基础;此后,随着普及程度的广泛和规则的不断整合,简化比赛规则,为练习空手道降低了门槛。
反观中国武术,其渊源流长,以“兼容并蓄,厚德载物”为人称道,按说这种文化应该在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称誉世界,成为当代全球体坛的一朵奇葩,但现实却让我们无奈的发现,中国武术的全球化发展并不尽人意,在世界各国的传播也极不平衡,入“奥”之路更是漫漫,仅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把它作为一项表演项目进行了“表演”,之后便没有了“音讯”;虽然此后多年,国家多次尝试将中国武术设为奥运会项目,但是直到今天因缺乏国际共识的基础,还只能徘徊在奥运会的大门之外。究其原因,不必违言,首先,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过分重视体育的政治功能,对于武术的群众化发展做的远远不够,体育彩票的资金大多用于竞技体育当中,武术在群众当中的基础逐渐消退。试问体育项目在本国都缺乏群众根基,又怎能在全球大放异彩?其次,从中国武术的全球化发展过程来看,资金来源上基本以国家拨款为主,社会组织缺乏自主性,过于依赖政府;此外,输出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数量不多,质量不高[4],无法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文化背景去传达武术当中的中国文化;进行的表演性活动多以套路为主,这和西方体育中的“竞争”观念格格不入;以散打为搏击形式的武术在练习时需以传统武术为功底,规则客观评价体系缺失,段位晋升困难等使得国外学习者望而却步。如此种种,不能不让我们深思,阻滞中国武术“入奥”的原因究竟为何?
2 中国武术“入奥”的现实门槛
从2008年至2016年三届奥运会,中国金牌数量分别是51枚、38枚、26枚,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强大,越来越多的西方强势项目写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但仔细来看,我们的优势项目大多是西洋体育的“舶来品”,在“奥运家庭”中仍然缺乏中国特色。而日本在这三届奥运会的金牌数量分别是9枚、7枚、12枚,虽然在金牌的数量上与我国相差甚远,但在项目推广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柔道、空手道进入奥运会就是一个完美的诠释。
武术是中国特有的,本无需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生存,但世界科技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在未来,世界必然会连接为一个共同体,任何领域都将充满合作和竞争。奥运会是当今体育领域受认可程度最高的盛会,武术走进奥运,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不仅是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作为全球大国在任何领域都不甘落后的发展决心,故研究奥运项目设置标准就显得意义重大。
2.1 通过“量化标准”审视空手道和中国武术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奥运会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入选的项目一定要有世界范围内的群众基础。在当前的夏季奥运会所有的比赛项目都必须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即男子项目必须在至少4个大洲的75个国家内广泛开展。[5]
国际空手道联盟(WKF)是国际奥委会唯一承认的世界性空手道团体,2008年时在亚洲35个国家和地区,欧洲49个国家和地区,非洲38个国家和地区,澳洲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美洲36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始,共有164个成员国,约有6700万人练习空手道;到2010年已经增加到180个成员国,有1亿多人练习空手道。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空手道的练习人数增加了近10倍。国际空手道联盟总部设在西班牙,主席多为欧洲人担任,工作语言是法语和英语,规则的修订日本人也没有权威的话语权。我们需要明白,国际奥委会由于历史原因带有明显的欧洲主义色彩,空手道在欧洲如火如荼地开展使得其进入奥运会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国际武术联合会是中国武术唯一的世界性组织,通过在官网搜索发现目前有成员国149个,分布在5个大洲。[6]其中欧洲包括46个,亚洲包括38个(包括港澳台),美洲包括25个,非洲包括36个,大洋洲4个[7],从标准上来看我国已然符合进入奥运资格,但仔细分析后发现,从习武人数来看,世界范围内习武人数超过10万人的国家只有4个,在欧洲只有4个国家习武人数在5000-10000人,71.7%的国家和地区习武人数在5000人以下;习武人数少于500人的国家有8个;这些都表明武术虽然在全球覆盖面很广,但是真正练习的人很少,在世界上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从武术协会数量来看,有30.8%的国家有多个武术协会的存在,不同的武术门派林立,外国人很难明白套路之间的差距,此外,一些武术协会只属于民间的自发行为,基本隶属于空手道协会,严重影响了其规模化发展。
2.2 通过“定性标准”审视空手道和中国武术
2.2.1 项目的人文取向
人文取向主要看该项目是否符合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体现出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价值,日本空手道由于其在古代时期就与中国武术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道”的内涵上有很多基本是与武“德”有相似之处的。“道”(“正戈之道”,“止戈之道”,以“始于礼而终于礼”为训诫)是指精神和内在的涵养[8],在练习过程中保持严肃认真,克己复礼的态度,通过练习将人格修炼内化到人们心中;同时服装,比赛前的“呐喊”都显示出空手道项目的独特,为其包装了一个显著的“符号”。
中国武术受到中国古代“儒,道,佛”的影响,其中蕴含了很多我国的传统思想,武术动作中体现出动静结合,虚实并举,天人合一等特征。“武”的上部是“戈”,指兵器,下部是“止”,指禁止,意为通过运用恰当的“武力”来平息战争,这与“正戈之道”相似。
就人文价值来看,武术和空手道都旨在通过身体练习培养人格,从内涵来看,空手道开放包容,迎合了欧洲人一贯的竞技风格,武术相对含蓄内隐,使得外国无法真正理解我们文化的意蕴;从发展的走向上来看,空手道重“德”甚于重“术”,由身体训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磨炼;中国武术重“术”甚于重“德”[9],在体育计划体制的惯性作用下,武术背负的政治价值过高,单纯谋求武术竞技水平的提高,武德方面的培养和熏陶则相对或缺;从社会角度看,体育运动的分层显示了一个人的地位和财富,“面子心理”导向下的中国人并没有对武术产生内心的认同[10],武术的练习更多集中在三级体校当中,无法在群众当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力,这就让人不禁感叹,一项体育运动在本国都难以“生根发芽”,如何能够在世界上“遍地开花”?
2.2.2 项目的经济价值
奥运会中的经济价值体现在通过高水平体育运动的竞技表演,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吸引媒体的持续关注,以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奥运会作为全球典型的媒介事件,非承办国会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转播第一手奥运赛事,同时新闻、图书、服装等产业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承办国会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观看比赛,举办城市从侧面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酒店业、交通业、旅游业、体育用品等产业,会形成多个经济增长点,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世界空手道联合会在世界范围内有188个成员国,1亿多人参加空手道的练习。这个庞大的运动群体在体育设施和设备以及运动装备等方面都会产生大量的需求;其次,欧洲举办的空手道锦标赛每次参赛人数在3000-5000人,现场座无虚席,这已经成为了媒体主要的热捧对象,电视转播方面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最后,在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由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其体育运动的倾向会影响很多体育文化落后的国家,从而带动了更多的群体参与到这项比赛当中,在此过程中也会发生相应的体育消费。
中国武术在欧洲仅有约50万人练习,空手道单单在法国就发展到50万人,从参赛人数来看,2000年,2002年,2005年三次欧洲武术锦标赛来看,中国武术的参赛人数分别是300人,218人,186人,观众数量更是寥寥无几,根本无法引起媒体的关注度,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武术比赛的上座率只有不到30%;竞技比赛的过程没有能够吸引观众,无法形成媒介效应,对武术的认知程度也局限在某一个地区,甚至大多数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武术和功夫的区别,这些都直接导致武术无法带来应有的经济价值。
2.2.3 项目的社会价值
奥运会项目的社会价值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普及程度,在练习过程当中对人的教育意义。如项目形成的历史传统,竞技比赛过程中比赛结果的透明性和公平性等方面的影响。
空手道在世界上的普及程度颇高,甚至在欧洲已经成为一项炙手可热的格斗型运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闲暇时间增多,空手道成为大多数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很多欧洲青少年通过练习空手道暴力倾向明显减少,恭敬谦卑的态度逐渐养成;空手道为了进入奥运会对规则进行了整合,引进了体重级别制度,规则方面空手道采用“寸止”(在击中对方部位前一寸停止,后来限制于头部咽喉等薄弱部位)的比赛方式[11];空手道技术简单易学,在学习过程中辅以段位制度进行评价,招式演练和实战是捆绑进行的,实现了安全性和观赏性的整体结合,形成了打练结合的发展模式;空手道的“型”在比赛中只有8个,对于结果的判罚也会相对客观公平。
中国武术的“中庸之道”“和谐”观念与西方追求力量和竞争的价值观念大相径庭,传统武术套路过于重视动作的优美和准确性,西方人认为缺乏实战性,甚至一度被称为“花架子”,同时动作难度过大也非常不利于武术在“快餐文化”社会背景下传播。教学过程中没有一套标准的评价制度,这阻碍了衡量学员的进步程度;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两个方面,套路主要以表演为主,散打更注重实战应用,在比赛中两种类型相对分离,使得武术运动中的表现难美性和竞技性无法统一,同时,在竞技比赛的过程中攻防的判决无法量化,裁判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不利于比赛结果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3 中国武术进军奥运的策略优化
3.1 实现国家和社会“双轮驱动”[13]
日本的体育管理体制属于“综合型管理”模式,由文部科学省和地方教育委员会制定体育的宏观政策,资金筹措和赛事组织由社会组织执行,为空手道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而我国由于仍处于举国体制的惯性作用下,国家体育运动的发展更重视政治价值,集全国资源推进奥运会项目的发展,挤压了传统项目的发展空间;其次政府“越位”现象严重,赛事的计划、统筹、落实统包统揽,社会资源鲜少融入,导致国内还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同时我们需要明白,我国社会组织也存在“半官半民”的性质,在政治上缺乏权威性,在经济上更多的是依靠政府的资金拨款,主要领导基本由具有“官方”背景的人担任,这些都非常不利于民间力量推进武术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通过练习能够将我国的文化精髓内化在每个人心中,同时练习武术对于提升内涵,增强体质,吸引旅游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有责任将武术文化推广向世界。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武术应该借这个机会,加强在国内的传播,在国际上展示武术体现的文化吸引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空手道“成功入奥”的发展进程,对我们不无启示:(1)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背景下,国家应出台武术的相关政策,鼓励各省市积极响应号召,为武术的发展指明具体的发展方向。(2)在国内要划清体育行政部门与社会团体的职责权限,首先体育行政部门应简政放权,全力支持社会团体的发展,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红线”,引导社会力量组织落实武术推广,带动基层群众开展武术活动,使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共同形成合力发展武术运动;(3)在国际社会中,“一带一路”的建设,孔子学院的传播,使得沿线国家构成了命运共同体,为武术国际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增加武术运动员和优秀教练员的海外学习任务,由点及面构成一张武术传播的网络。
3.2 重视武“德”的培养,加强民族自豪感
空手道注重“道”的传播,在练习过程中将人格修炼放在首位,使体育运动当中蕴含的文化特性内化为对民族的认同感。空手道本与中国武术同宗同源,但是中国武术过于重视技术提高,对内在文化传授相对较少。在古代,“尚德不上力”是武术的习练精髓,通过武术以磨炼人的道德品行,武术的传播不能因为过度看重政治价值而将我们“骨子里”的东西丢掉。武术“入奥”过程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特有的文化以及我们的国家形象。武术当中透露的“中庸和谐”是对西方国家所说“中国威胁论”,“中国意图改变亚太地区的格局”等流言最好的解释。
武术的发展要取“西方”之精华,去“西方”之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首先要将中国所特有的体育文化表现出来,包括外层的体育物质文化,中层的体育制度文化,内层的体育精神文化,武“德”当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练习武术能够使得练习者真切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加深人民群众对武术的民族自豪感,一旦武术的内层文化被接受,武术的中层和外层文化也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使得每一个中华儿女肩负起弘扬武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在国际上塑造属于中国的体育文化版图。
3.3 “品牌效应”带动武术的经济价值
品牌是一种“符号”,体育之所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本身的符号意义,与品牌相关的概念是产品,一个好的品牌可以经久不衰,一个产品必然会随着时代进步更迭换代。空手道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正是由于其技术难度低,对于初学者较为简单,并逐渐转变为空手道的坚实的传播者,最终在全球形成了一个品牌,这个品牌带来的经济效益吸引了更多的从业者,更是加大了品牌的影响力。而中国武术是一个好的产品,但却不是一个好的品牌,由于武术的派系众多,加上我国武术产生于古代的小农经济,武术的传承大都仅限于本门派,并且在海外进行武术指导的人大都孤身一人,通过收授弟子进行小范围的传播,各种派系之间很少交流,使得武术长期以来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内容。
所以,中国武术要建立“品牌效应”,(1)就国内来说,国家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带动武术的大众化发展,通过税收,政策扶持等方法鼓励民间资本注入武术项目,使得武术可以从某一个地区开展,逐渐辐射到全国,加大武术在国内的普及力度。(2)构建以产品为载体,文化为灵魂,和谐为理念的品牌,整合优化繁杂的武术门派,统一进行包装和市场推广;(3)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分别建立推广策略和目标,逐步将武术品牌渗透到世界不同国家。(4)在自媒体如此强大的今天,武术的发展要与媒体形成合力,使其成为媒介中的重大事件,通过多次对武术事件的转播使观众近距离感受武术的魅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新闻媒体过度的商业价值观使得“不来钱”的武术在电视,网络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低,国人对武术的了解也逐渐淡化。应该加快武术在媒介事件当中的“上镜率”,通过武术锻炼人口普及,加以新闻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增强武术在全国的影响力。
3.4 整合武术内容,建立完整的武术技术体系
空手道通过“组手”,“型”,呐喊,礼仪规范成为了其独特的标志,被西方各国所接受。武术技术体系是覆盖理论到实践的过程,(1)从理论来说,及时更新武术相关的书籍,资料,加大在新时期政策下武术的发展方面的研究;(2)从实践来说,要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指导人们进行训练,并在训练中系统传授武术当中的传统文化。形成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的武术技术体系。(3)要对现有的武术资源进行整合,保证武术套路完整性的情况下,整合武术“门派”之争,拿出一套大众化的练习内容,简化技术动作,制定量化的规则标准。
3.5 扩大武术传播的对象
日本空手道创始人船越义珍在传播过程中首先选择了在大学传播,通过在大学设立学校空手道必修课,逐渐传播到中小学和社会的各个阶层。而我国现阶段学习武术仅局限在体育院校和高校的体育系当中,并且练习内容大都只包含一些武术套路的表面动作,没有深入到武术的精髓。大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价值观,对国家政策也比较熟悉,利用大学生对武术的学习推广,流向不同的工作类别中,同样能够对武术的传播起到助推作用。
3.6 国家应加强武术人才的对外输出比例
日本先后花重金外派空手道指导人才,专家到各国去亲身教授,逐渐在世界得到了强烈的反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要将武术文化推广到世界,虽然多次派遣武术人才前往国外进行表演传播,但普遍不具有跨文化传播意识,质量比较低下。
当今世界西方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优势,处于主导地位的媒介传播体系,不断将本国的文化通过体育渗透到文化落后的国家,对我国来讲,不断挤压我国武术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立足自身,提炼出一套属于我们独特的武术特点;加强武术人才在国外的传播力度,不仅要在动作上给予指导,更要将武术中的中华文化深入到练习者心中;同时在国际大型组织中要培养相应的人才,在制定规则,项目申请“入奥”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中国声音”。
4 结语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邻为镜,可以知进退”,空手道与武术一衣带水,内在文化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只要我们在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以自身体育文化为基点,广泛吸取世界各国养分,展示出“和而不同”的武术文化,定能最终进入“奥运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