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传统武术的“技击”体现
2019-11-25董立兵
董立兵 杨 伟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1 视角的解读
本研究主要从宏观视角,以比较能代表当时社会形态的一些组织来观察武术的技击发展历程;武术技击的体现主要是指:当时社会条件下举办的比较有影响力的,而且能够很好体现武术“技击”的活动或比赛。通过这一视角,可以更方便地分析武术的技击本质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表现形式。
2 武术定义及概念的梳理
武术的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最根本的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达各不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同时进行发展、变化的。从历史上看,有很多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兵技巧一类;到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延用至明末;而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中的“武术”一词;民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了“武术”一词。本研究中的武术就是对武术发展过程的统称。
就具体的概念而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一些教材中出现的,认可度比较高的:比如,1961年《武术》教材中对武术的定义为:“武术是以拳术、器械套路和有关的锻炼方法所组成的民族形式体育。它具有强筋壮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这个定义确立了武术,按套路运动发展的内容、目标和方向;自此,在武术套路比赛表演中大量吸取体操和舞蹈动作。文革以后,武术套路技术的体操化、艺术化逐渐加剧,在1978年《武术》教材将武术的定义修改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的动作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规律,编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各种套路。它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这里强调套路的编排必须以技击动作为为荣,包括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为素材的体育运动。1983年《武术》教材中武术的定义为:“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条件下遵照一定的规律,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此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这一概念奠定了武术按套路运动和格斗运动分项发展的理论基础。之后,武术定义不断被修改,但武术具有的套路和搏斗两种运动形式,一直是人们对武术最基本稳定的认识。2004年《中国武术教程》教材又提出:“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演练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
通过定义及概念的演化,显而易见:技击是武术的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那么,在冷兵器时期,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官方组织的、认可的、比较有影响力的、能够体现武术技击的史料?
3 传统武术在不同时期的技击表现
3.1 原始社会时期:模拟兽而舞、舞而非武
原始社会时期,各种部落经常发生战争,在战场上斗争的实战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等技击动作,被模仿、传授并加以习练,促进了武术的萌芽;其次,原始人类在祭祀、求神、模拟狩猎或战争的场景,持各种兵器手舞足蹈,用巧妙的动作展现自己的敏捷拳脚。这种原始的舞蹈与武艺的演练时分不开的。古籍《尚书·尧典》中记载,一个名叫夔的首领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让我们敲打起石鼓,和百兽一起跳起来吧!)这里的“百兽”指的是模拟野兽的形态动作,是一种狩猎舞。原始社会时期的武术只是启蒙,就更谈不上技击,与其说是技击,不如说是“舞术”他只是对实战技术的一种模仿。
3.2 奴隶社会时期:执技论力,本源形态
奴隶社会时期,出现了实战对抗形式的比赛。《礼记·王制》记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即较量武术实战功夫的高低。春秋战国以后,诸侯争霸,都很重视技术在战场中的运用,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加强。这时比试武艺的形式已广泛出现,同时也推动了武艺的发展。据《管子·七法》记载,当时齐桓公每年通过“角试”来选拔英雄。据《荀子·议兵》和《庄子·人间世》所记载,当时比试武艺已非常讲究各种技巧,拳术打法有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此时,可以说是武术实战的初步形态,通过大量的实战总结出一定的攻防技巧,当时的统治阶层也是以“技”和“力”选拔人才,此时的“武术”可以说是注重力量和技击的实战武术,力量和技术合二为一,是武术实战的最本源形态。
3.3 封建社会时期
3.3.1 秦朝时期:以摔为武,规则技击
秦朝时期出现了比较正规的技击比赛、角抵和手搏,比赛时有裁判、赛场和一定的服装。通过史料可以发现,在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彩画了当时一场比赛的盛况:台上有3个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短裤,腰部系带,足穿翘头鞋,2人在比赛,1人双手前伸作裁判,和现在的体育技击比赛已经非常接近了。武术在奴隶社会实战本源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出现了以观赏为主要目的比赛,具体而言应该说是摔跤比较合理。
3.3.2 汉代时期:艺术技击,武舞合一
汉朝时期,广泛流行的是“宴乐兴舞”,比如《史记·项羽事纪》中所记载的“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便是这一形式最具代表的反映。此外,还有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都具有娱乐性;但是,就历史资料来看,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技击比赛,反而武术的“舞”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武术的实战技击被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史料来分析,当时的武术技击器材(比如剑等)都是随身携带,具备实战性,演练与实战技击是一个整体,武舞合一。
3.3.3 隋唐时期:注重功法、缺乏实战
隋唐时期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也是选拔武术人才的大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统治者制定了武举制度:频繁的战争,就必须要通过一些手段来选拔武术人才。武举制度作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主要是是封建国家,为选取军事方面的人才,从而设立的考试制度。萌芽于隋炀帝时期: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 年)诏云:“天下之重,非独制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才堪将略,则拨之以御悔;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隋书·炀帝纪上》)此诏一出,很明显可以看出科目中的“才堪将略”“膂力骁壮”显然是选拔武术方面的人才。
就具体的考核内容而言,隋朝以后的唐代武举更加细化,主要包括: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唐代武举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而非实战技击。总体来看,他的选拔制度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武术对抗有一些偏差,缺乏对实战的考核,更注重单项技术,不能全面体现武术的攻防技击。
3.3.4 宋元时期:官方打压,以舞代武
宋朝时期,技击武术受到了打压,出现了“勾栏瓦舍”等场所,这是娱乐集中的地方,对武术表演的“舞”化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南宋时,表演内容增多,形式更为多样,除了民间艺人表演外,军队也时常表演武艺,其内容、形式之丰富,前所未有。根据史料《梦梁录》和《太平广记》记载,宋代的一些行医卖药者,在卖药之前往往先通过耍弄拳棒等来招揽观众,或者由其他的市井艺人“打套子令人观睹”,这种以习武卖艺来取悦观众,从另一方面推动了武术的表演技艺的发展,同时也说明此时期武术价值取向于表演,一向被看中的实战武术逐渐没落。
元朝时期,技击武术同样受到压制,武术大量实战动作和戏曲舞蹈结合,成为专门的舞蹈动作。武术搬上了舞台就逐渐演变成了“艺”;尽管此时的武术还保留着技击攻防的特点,但终因受戏剧表演的限制,武术套路走向艺术化了,加强表演效果和气氛的花法增多了,套路技术中,手到眼到、手眼相随等实战技术以及身法上的俯、仰、折、叠等被夸大渲染的演练技巧也多了,此时的武术可以说是现代竞技武术的前身,注重高、难、美。
3.3.5 明朝时期:注重技击,实战武术
明朝是实用技击武术的大发展时期。整个明朝,军事战争不断,北方始终与蒙古作战,南方也一直有倭寇侵扰海疆,因此明代习武,总是以实用为标准的。对武术也是一个大的促进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武术拳谱等著作,如俞大猷的《正气堂集》、唐顺之的《武编》、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何良臣的《阵纪》、程冲斗的《耕余剩技》、郑若曾的《江南经略》等一批武术及军事名著。
明代著名军事家,何良臣结合多年的军事实践与经验,编著《阵纪》,在文中提到:要反对华而不实的花法套路,武术要强调实用性。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从实战需要出发,对武术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倡导实用武术,并强调武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用。明代抗倭名将、武术家俞大猷曾著《剑经》介绍棍法,强调棍术实战用法。所以说在明王朝时期,武术的技击价值占据主体地位。
3.3.6 清朝时期:健身武术,以武养身
清代是以少数民族贵族统治广大的其它民族,对武术实战技术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政策,禁止民间私藏武器、练习拳棒。这一时期的统治者有一个点就是健身,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太极拳,“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十三势行动歌诀》上对于太极拳创造的目的说得很明确,“详推此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就是使原来居于客观效果的健身,上升到第一层次,太极拳在清代得到较大的发展。
4 结论
通过研究整个冷兵器时代,武术的发展历程,来观察冷兵器时代的武术,得出以下结论:
(1)整个冷兵器时代没出现过以实战技击为比赛内容的大规模赛事;
(2)从武术的起源、发展到成熟,“舞”几乎贯彻始终;
(3)社会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武术的首要价值:舞、武、健身等等;
(4)武术的技击本质通过比赛的方式很难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