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兵器枪的文化内涵研究
2019-11-25李爱华
李爱华 吴 赛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1 枪的外形构造与中国传统文化
枪是由矛发展演变来的,其共同特点是长杆,金属刃,所不同的是枪的金属部分更小,更灵活。从晋代开始,军中逐渐流行用枪,到唐宋时期,枪已经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并且形制基本定型。《宋史·志·卷一百零一》记载:枪,槊也,唐羽林所执,制同槊而铁刃,上缀朱丝拂。即主体是长杆,金属锋刃,并缀上红色枪缨。这种外形与今天的枪的构造大体一致。枪的构造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其中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1)外在简约,涵义丰富。典型枪的造型是长杆,金属枪头,红缨,有时底部还装有鐏。这种造型虽然简单,却反映了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这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艺术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画讲究写意,所以往往简单数笔就能呈现出无穷的意境;中国传统诗歌、文学、哲学作品,往往也讲究微言大义,以很少的语句表达出内容丰富,意境深远的思想。而枪的构造虽然简单,但是却可以演化出无数技法和动作,稍加改装就能够有广泛的应用,就是这个道理。
(2)枪的简约造型,使它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枪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军队中装备最为普遍的兵器之一。唐代时,枪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形制,成为战场上的主要作战兵器,无论是步兵军队还是骑兵军队,都贯于使用枪术。[1]《唐六典》中所记枪制有4种,即漆枪、木枪、白干枪和檏头枪。[2]分别装备不同的部队使用。到了宋代,枪的发展更加繁荣,宋代兵书《武经总要》里记载的不同用途的枪有18种之多: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鸦颈枪、锥枪、梭枪、槌枪、大宁笔枪。[3]
枪既可以作为步兵兵器,也可以装备车兵,骑兵用,稍加修改就可以变成仪仗用的戟,钩挠敌军马腿用的钩镰枪,投掷用的标枪,攻城用的短刃枪,守城用的拐突枪等。其实枪在古代军事上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枪甚至可改装为旗帜。行军扎营的时候,还可以帮助搭建军营,支锅造饭,丈量距离,扎筏渡河等。枪并不是天下无敌的高手才能拥有的,由于枪的制造耗费金属材料较少,制造成本相对低廉,决定了枪拥有广泛的使用群体,上至统兵将帅,下至普通士兵都可以拥有。而正是枪装备的普遍,给予了枪广阔的施展空间,以其独特的作用,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因此可以说,枪的简约造型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即讲究中庸的特点,简单,实用,不夸张,不哗众取宠,不求奇求异,不走极端,含蓄内敛,但是内涵极为丰富,能够包容万千。
(3)枪的外形构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光明正大,顶天立地的思想相吻合。枪的主体构造是长杆,底部还装有鐏,即一种圆锥形的金属套,便于插立在地上。因此枪所展现给人的形象是长直,端正。因为枪是长兵器,所以枪的收藏存放不像刀剑那样,因锋芒逼人和容易锈蚀而需要用鞘藏起锋刃。枪的形象一展示便是全部,让人一览无余,所以枪的这种特点使便被赋予了顶天立地,不藏不躲,光明正大的形象。也因为枪是长兵器,所以枪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开阔的战场,尤其是场面宏大的阵地战,进行堂堂正正的战斗,而不会出现在封闭、秘密的场合做暗杀偷袭之用,体现的是一种大气磅礴。所以会有“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说法。因此枪的造型又体现了华夏文化对正直,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推崇。此外枪长直的形态和良好的韧性,还体现了一种坚韧顽强,宁折不弯的精神。
2 枪的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
技法是枪的核心价值所在,枪作为一种实用性强且使用广泛的兵器,被称作百兵之王,吴殳《手臂录》中写道:“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4]枪在千百年的演进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使用方法,这些技法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伴随着中国历史一起向前发展和演进。因此枪的技法更能够从自身独特的价值来阐述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枪的技法最初应用于军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枪作为兵器的使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枪的技法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却作为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保留了下来。
(1)枪的技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包容和博大精深。虽然经过多年的演进,枪术衍生出很多个流派,但基本技法是大同小异的。历代文字记载和现在所见到的枪术,虽在风格特点上各有所长,但在枪法的应用上是基本相同的,不外乎“封、闭、提、掳、拿、拦、缠、崩”等。[5]在保持基本技法总体一致的基础上,可以演化出无数的招式。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每一个流派都是一个独立的武术系统,这个系统中往往也包含着枪法。一方面,枪术技法基础门槛低,易懂易学,开放包容,能够为大众所接受,所以成为装备最广泛的兵器;另一方面枪的技法内涵丰富,招式无穷无尽,变化莫测,看似人人都能够学,但是想要达到技法精通,真正掌握枪术的奥妙则需要长年累月刻苦练习。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特点。
(2)枪的技法最终目的是扎刺,体现了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枪法中,中平枪是主要的进攻方法,因此作为扎刺基本技法的中平枪受到枪法各流派的重视,吴殳在注古论中说“中平枪枪中王,诸法皆从此出,又能破诸艺”。[6]中平枪要求做到枪扎一线,以最短距离、最快速度,平扎出去,直奔目标。有“去如箭”之势。因此,反复练习中平枪,能够获得枪术所需具备的力度、准度和稳定性。中平枪的练习过程和技法特点,反映的是一种认准目标,心无旁骛,一往无前的精神。
(3)枪的技法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对立统一,阴阳平衡的朴素辩证思想。从枪的实用技法来看,一方面枪的使用讲究下盘稳固,充分体现了中国根植于农耕文明的文化传统,即重视根基,讲究稳重。另一方面,枪的使用又讲究灵活,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对枪法的描述是“变幻莫测,神化无穷”。枪术既重视根基的稳固,又讲究灵活多变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平衡,对立统一的思想。枪在具体的技法上,还讲究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有进有退,攻守转换等。例如,吴殳在论述枪法攻防时认为枪法应“戳中有革,革中有戳,力之直也能兼横,力之横也能兼直”,不能横向用力和直向用力分而不和,深刻阐明了攻防之辩证关系。[6]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还提出了“长枪短用”的思想,即考虑到枪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一击不中的情况,这时枪如果没有及时收回,反而容易出现空挡,被对方乘虚而入,因此需要掌握枪的短用之法。在一击不中之后,如果对方来得不是很迅猛,则赶紧以步法后退,重新调整进攻。如果对方来得迅猛,则迅速将枪杆向后缩回,仿佛手持短兵器一样,重新将枪刃置于敌前,是一种应急之法。这是枪法中一种极为宝贵的思想,众所周知兵器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枪的优势之一就在于其长度能够提供较远的攻击距离,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一击不中,不能及时收回,长度就会变成劣势,因此需要掌握“短用”的技巧。这与老子的道家学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何其相似。由此可见,枪术经过的不断发展,其包含的思想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辩证思想相呼应。
(4)枪的技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优良传统。枪的基本技法本身并不复杂,但是如果要练精并不容易,尤其是要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是极难的,需要多年的勤学苦练,因此有“年刀月棍一辈子枪”的说法。中国传统的枪术技法中,军队练习枪术是为了战阵杀敌,民间练习枪术是为了提高武艺,但是无论哪种都不是以表演花哨动作为目的。枪术练习是为了获得实际技能,兼顾强身健体。因此枪术技法的练习,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例如,明代民间枪法练习以单势操练为主,即反复练习基本动作,要求每戳(戳即刺)一次必尽力,进四步、五步为一组,每练一组,直到“力竭”为度,此后不断增加每组数量,最后戳数要达500次,使戳既有力量又有速度,能“一发透壁”。戳的基本练习到位后,再进行拦、拿、对练等练习,甚至在对练中出现“左腕右臂青紫流血”的现象,可见练习之刻苦。[7]无论哪种技法,都需要日复一日地苦练方能掌握。因此,枪术的练习与传承,实质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精神的发扬和传承。
3 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融合
从中国历史文化来看,枪不仅仅是种简单的兵器,它与中国历史文化的高度融合,被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被赋予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过了其作为实用兵器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1)枪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阳刚之美,尚武勇猛的推崇。在一般人们的印象中,单就枪的外形来看,平直的长杆,雪亮的枪头,火红的枪缨,本身就有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加上古典文学作品中对枪的外形,构造、名称的艺术化提升使其文化意义更加深远。而枪与人的结合就使枪不再是一件冷冰冰的兵器,变成了有着丰富内容的文化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枪是中国古代众多名将、民族英雄的惯用兵器,这些有的有历史依据,有的则是历史传说,但在戏曲,小说,民间传说等艺术形式的演绎和传承下,这些历史人物形象和枪的结合已经被普遍接受,共同塑造了一些历史人物勇猛,俊美的形象。例如,赵云、马超、罗成等人物经《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塑造和渲染,其年轻俊美、白袍银铠,白马长枪,英姿勃发的将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例如《三国演义》对马超的描写:“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这些人物在人们心中不仅外在俊美,而且武艺高强,枪法更是出神入化,因此枪又是勇猛无畏的象征。至今在中国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的年画门神中尚有这些人物形象存在。除了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正史中也记载了很多善于用枪的猛将。例如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后梁名将王彦章:“骁勇绝伦,每战用二铁枪,皆重百斤,一置鞍中,一在手,所向无前,时人谓之王铁枪”。《新唐书》中还有唐初名将秦琼善于使枪的记载:“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在历史上,随着这些英雄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的提升,对枪的描述及形象塑造也逐渐丰满,华丽甚至神化起来,与人们心中认定的历史英雄人物相得益彰。
(2)枪与古代众多民族英雄的故事相结合,不仅有其形象的阳刚之美,更是忠诚勇猛,保家卫国的象征,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红色的枪缨代表着对国家的赤诚,锋利的枪头代表勇往直前,挺立的枪杆代表威武不屈,顶天立地。枪这一兵器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相结合,成为爱国民族英雄最好的注脚。善使长枪的杨家将抗辽的故事经过小说《杨家将》的艺术再现,流传至今,家喻户晓。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岳飞的善于用枪和他的“精忠报国”的精神一样深入人心,至今尚有岳家枪法流传。甚至在《说岳全传》中,岳飞的枪被具名为沥泉神枪,神化为大蛇所变,足见民间对其推崇。然而岳飞善于用枪是在正史中有记载的,宋史卷一百二十四有关于岳飞使用枪作为兵器杀敌记载:居数日,复遇敌,飞单骑持丈八铁枪,刺杀黑风大王,敌众败走。甚至在抗日战争中,缺乏武器装备的敌后战场,红缨枪还一度成为抗日武装与日军进行白刃战的武器。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枪是华夏民族抵御外侮,坚韧不屈,杀敌报国的象征,这是枪所承载的华夏文化中最为重大的意义。
(3)枪是中国独特农耕文化的缩影。枪及枪术技法诞生和发展于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因此,中国的传统兵器枪所代表的是中国独特的农耕文化。从枪的外形来看,作为长杆加金属锐器组合的枪,其实是锄头、铁锨、耙子等农具的变形,与漫长的农业社会一体相承,同在一个文明内部。中国的枪就其文化本质来说是中国农业文明生产力在兵器上的反映,它的目的是为农业社会的有效运转服务。在中国古代兵书《六韬·龙韬·农器》中就有这样的明确思想: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锄耰之具,其矛戟也……”。作为中国传统兵器的枪实质上是对农业文明的一种保护,因此枪虽然技法成熟,奥妙无穷,但并没有被赋予过多的好勇斗狠的因素,从枪的制作材料看,它的锋刃部分耗费的金属远没有刀剑斧多,只保留了有限度的杀伤力,而相比刀斧的大劈大砍,枪的技法更讲究灵活,所以枪很少会给人以残忍、杀戮、富有侵略性的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保守、内敛和含蓄。
最后,枪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兵器之一,它诞生和发展于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并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时至今日,枪的军事价值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枪所凝聚的爱国、尚武、自强不息、坚韧顽强、开放包容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被保留了下来,从外形到技法都被深深打上了中华文化的烙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