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闲体育专业应急救护内容设置研究*

2019-11-25

运动精品 2019年6期
关键词:户外运动应急学生

张 华



休闲体育专业应急救护内容设置研究*

张 华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都江堰 611830)

对休闲体育专业的应急救护内容设置进行研究,对理论设计、实操安排、演练、情景模拟与比赛、体能等四个方面作出说明,并提出建议: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以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为载体,根据时代发展购置新型救护医疗器械保障训练器材和场地,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应急本领,推动高校应急救护课程的教学创新和持续改进。

休闲体育;应急救护课程;内容;设置

从欧美传入我国的户外运动现在已成为我国体育休闲的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户外运动中。户外运动快速发展,参与人口急剧增加,由于户外运动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一些难于预料的风险不可避免地出现,如果户外领队的处理不及时,应对措施不恰当,会给参与者造成不少伤害,给户外运动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据《2017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年事故中,活动参与总人数2346人,事故总人数1007人,受伤事故107起,受伤人数121人,无人员伤亡事故141起。死亡事故35起,死亡人数41人,其中群体性死亡事故2起,死亡7人,失踪事故7起(其中一例与死亡事故同例),失踪人数8人。

生命可贵,户外安全问题已连续多年成为影响这一运动健康发展的关键,已成为政府、行业机构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对于行业机构来说,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参与者的指导和帮助。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旨在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全球范围内几次大的灾害在在全世界各国引发了不少思考,这使得“尽可能预防意外灾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利后果”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向全民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和技能”来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更是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在2013年12月19日,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在国家层面上正式明确医疗救护员在院前医疗急救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院前急救实践中,公民反应和第一反应人的数量和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早在2001年8月,中国红十字会与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4个部委局联合发出了国家关于紧急救护工作的指导性通知—《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在相关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已经相继开展了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工作。应急救护又称院前急救,是指通过教授应急救护知识和急救技能,使民众在突发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自救与互救,从而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有研究表明,院前急救培训能明显提升高校学生的器材认知度和急救技能。

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承担了户外运动人才培养,开展应急救护教育,对人才培养很有必要,有学校将红十字急救员培训体系纳入课程,但是两天的短期学习,存在理论多、实操少、模式单一等现实问题,对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针对本专业的特殊性,要设计符合职业需求的救护内容。因此,研究休闲体育专业户外应急救护内容设置,对户外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1 系统救护理论的设计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和养生。但对于急救知识,大家的重视和掌握程度却不够。有研究表明,我国民众普遍缺乏自救互救意识,对基本急救技能的了解仅限于记忆中支离破碎的理解和新媒体时代一些亦真亦假的海量信息轰炸,缺乏动手操作练习,对关键知识也理解不清。当生活中出现突发情况,需要用到的时候,他们往往束手无策,而让事发者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有部分人知道“黄金四分钟”,但是并不了解“急救白金十分钟”。因此,保护生命、保证健康,强烈的急救意识十分重要,个人经验与技能的积累决定着其应对事情的反应情况,这需要系统的应急救护理论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增长知识提高意识。

职业安全健康是保证从业者基本权利的基础。在教学理论设计时可以借鉴美国心脏协会(AHA)、野外医学协会(WMAI)、美军战术战伤救护(TCCC)、香港圣约翰救伤会等的培训内容,整合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课程、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项目中关于救护的部分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重组和设计,同时要利用好“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活动。理论教学重点突出应救护的意义与重要性。

1.1 常规应急救护内容

需要掌握“先救命后治伤”的急救原则;掌握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方法;熟悉急救电话的拨打方式;救护员的自我防护;艾滋病的预防;心肺复苏理论;创伤急救理论;禁毒;常见突发情况如火灾、水灾、地震等的应对方法,这是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

1.2 职业需要的应急救护内容

高校户外运动专业学生应急救护理论设计除了红十字救护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增加同专业相关,适应职业需要的内容。根据户外运动的特殊性,野外环境的不确定性,还需要懂得迷路、失温、中暑、冻伤、高原病等的机理和应对方法,以及在徒步行走会遇到一些野生动物、毒蛇毒虫等,能识别常见有毒植物、毒虫,并学会毒物咬伤蛰伤等的处理方法;懂得急救包内药品的选配和使用;熟练掌握户外伤害识别和户外伤害预防方法,风险识别模型,了解户外运动人身意外保险的购买方法和保障范围,熟悉出险后的应对步骤,尽可能规避风险,具有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

1.3 资深从业者的高水平讲座

加强与地方红十字会的合作,加强与行业的对接,获取更大的支持。聘请校外红十字救护师资、行业专家举办讲座,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带领学生参与校外安全讲座、论坛、会议等多种方式拓宽视野,切实提升认识水平。积极推动与行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合作。

2 规范的实操安排

系统理论学习的同时,实操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救护信心和能力重要手段。急救器械使用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它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使用救护医疗器械、材具,规范的操作,正确的处理措施,才能正确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从而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进而抢救患者生命。因此,实操训练是户外运动专业学生应急培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急救技能的操作,教师要关注细节,以小班教学为主,注重学生的个别指导。

2.1呼吸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儿童食用果冻、猫哆哩等,以及不慎将小物件如钮扣、花生米等吸入呼吸道;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边进食边嬉笑;老年人及某些疾病的患者生理调节机能减退,都是容易发生呼吸道异物梗阻。呼吸道梗阻是急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要熟练掌握救助他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学会自救办法,掌握特殊人群的救助办法,如婴幼儿的背部叩击操作,肥胖人群、孕妇人群的救助办法。

2.2 心肺复苏、AED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大脑细胞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PR)很关键。有研究表明,85%的心搏骤停发生在家中,也就是说,掌握CPR的操作是在抢救自己的家人,民众参与现场院前急救是国际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CPR是必须掌握的操作,由于这一操作只可以在心肺复苏假人上进行,学生可借助的器械有限,可以适当增强这一项目的练习比重。让学生学会成人、儿童、婴儿、溺水的心肺复苏的单人、双人操作办法和步骤,熟练掌握AED的获取和使用方法。

2.3 止血与包扎

快速识别出血部位、种类、特点,使用正确的止血方法。熟练掌握并运用加压包扎、“8”字绷带、回返式包扎、螺旋包扎、螺旋反折包扎、头部包扎、眼部受伤、臀部包扎、肩部包扎、胸部包扎等部位绷带或三角巾的包扎方法,以及危急情况下就地取材的物品包扎。

2.4 骨折固定、搬运与绳索技术

骨折部位的初步判定,学会借助其他物品进行的断肢固定,健肢固定的方法。常规的徒手的单人、双人、多人的搬运办法;常规的借助毛毯等的包裹搬运;特殊的依靠登山背包、扁带、绳索、脊柱板、手工担架的单人、双人、多人的搬运办法。

掌握户外绳索技术,熟悉双8、布林、渔人等节的打法,熟练掌握常用绳结的1-2种操作,清楚绳结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能使用户外背包、登山杖、树枝等进行简易担架的制作,掌握装备的检查、使用、保养、报废方法。

2.5 地形图识别能力

学会地形图的辨识,熟练掌握手机卫星导航技术。能进行路线的设计和规划,合理安排行进路线和备用路线,合理安排休息区,能计算行进路线的距离和爬高量,避免迷路情况的发生,为野外搜救做准备。

3 演练、情景模拟与比赛

定期开展应急救护专项演练,建立常态化的应急管理。让学生在“防灾减灾日”、学校运动会、军训等大型活动时作为救护演练的组织者和活动策划者,学习应急管理,进行实践锻炼。

教师给学生设计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突发意外伤害情境模拟案例,并使用影视化装技术等,以贴近真实的情境布置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正确处理,真正体现急救技能的应用价值。

建立学习小组,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相结合,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持续保持学习热情。针对特定的情景进行课堂讨论和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围绕某一情景,扮演伤员、救护员、观众不同角色,通过角色的变换,互相练习,强调角色感受并进行事后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分享方式,有利于沟通方面的训练;课外作业以拍摄微电影的形式布置,地点可以选择校园的任何角落,以拍总结思考;通过情景模拟,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应急救护技能进行考核,以接近真实的紧张环境,促使学生对应急救护技能运用的更深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举办和参与各类应急救护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用赛事成果检验应急救护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参与马拉松等各类赛事保障服务,以另外一种身份参与比赛,保障选手,服务社会。让学生在这些激烈而生动的真实情境中锤炼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养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加强应变能力。

4 体能训练

突发情况的处理,要有一定的技术,还需要良好的体能。户外运动方向的学生必须进行相应的体能训练,才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如手臂力量的训练,耐力训练,重装徒步训练,10公里越野跑,可以借鉴篮球裁判考核的莱格尔测试,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马拉松比赛等形式,增强学生的体能。

5 结论与建议

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关系到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职业素养教育。科学合理设计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应急救护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应急救护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有着积极意义。

学校要关注应急救护师资培养,扩大与行业的交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编写适用于高校户外运动的应急救护培训教材,制定课程标准。建立应急反映机制,跟踪课堂反馈,及时更新应急救护课程内容。牢固树立“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思想,培训合格的救护员。从实际出发,结合户外运动的特点,根据时代发展购置新型救护医疗器械、保障训练器材和场地,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应急本领,推动高校应急救护课程的教学创新和持续改进,保障职业安全与健康。

[1]吕丹丹,米展,聂城,等.建构主义视域下应急救护课程教学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141-142.

[2]许曙青.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安全健康应急救护体系建立与实施[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4):40-44.

[3]王胥人,桂莉,王毅欣.美军战术战伤救护最新指南解析及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0):44-47.

[4]成永军.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体系构建探究—以湖州应急救护学院为构建范本[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6):81-85.

[5]杨栋,张瑜.新型救护医疗器械、材具使用和掌握在现代院前急救普及和推进中的实践研究—以武威职业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项目为例[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19):58-60.

[6]周群.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体系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8.

Research on the Setting of Emergency Care Contents in Leisure Sports Specialty

ZHANG Hua

(Sichuan Technology & Business College, Dujiangyan 611830, Sichuan, China)

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运动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课题:高职院校开展应急救护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DJKY18-09。

张华(1980—),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户外运动应急学生
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风险认知及其影响作用
试论我国户外运动的发展
冬季户外运动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赶不走的学生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学生写话
应急预案的编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