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城镇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韶关市小坑镇为例*
2019-11-25刘芳梅
刘芳梅
体育+城镇旅游融合发展研究——以韶关市小坑镇为例*
刘芳梅
(韶关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小坑镇是“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其中“体育+旅游”是小坑镇旅游发展的产业特色,文章对其融合发展的条件(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类型(养生型、垂钓型、露营型、民俗体育型)及政府主导进行分析,旨在为全国小城镇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体育;城镇旅游;融合发展;小坑镇
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毗邻广西,与湖南、江西交界,是粤北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现辖三区(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七县(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等)。韶关拥有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培育出了“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四大旅游品牌,特别是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丹霞山、禅宗祖庭的南华寺等知名景区吸引了广大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韶关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等称号[1]。小坑镇隶属韶关市曲江区,北邻始兴县,南接翁源县。小坑镇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牢固树立和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森林、温泉、水库的特色优势,围绕打造“粤北主要度假旅游中心地”“难忘的旅游目的地”等目标,积极构建旅游全面开放新格局,2009年荣获“广东省旅游特色镇”称号。近年来,小坑镇政府坚持旅游大融合的发展理念,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大力推动“农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和“互联网+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注重发挥旅游业的拉动融合和催化集成作用,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体育+旅游”是小坑镇旅游发展的产业特色。
1 体育+小坑镇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分析
1.1 区位优势
曲江区是韶关市下辖区,辖马坝镇、小坑镇、罗坑镇、樟市镇、乌石镇、沙溪镇、大塘镇、枫湾镇、白土镇共9个镇。曲江区处于粤北中部,韶关市区南部,北江上游,自古为“五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之枢纽,湘、粤、赣交通之咽喉”,连接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也是珠三角经济辐射内地的交通要道[2]。区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从曲江城区到广州市只需45分钟车程)、京港澳高速、乐广高速(曲江城区到白云机场只需2小时车程)、106国道贯穿南北、韶赣铁路和韶赣高速横跨东西(韶关至赣州的车程仅2小时)。省道与地方公路纵横交错,三条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位于曲江城区西面3公里处,在曲江境内共有7个出口,9个镇中有6个镇可直接上高速公路。同时,曲江不断加快融入韶关中心城区步伐,稳步推进连接韶关主城区的莲花大道二期、禅意大道、曲江大道、新白线、营顶至邓屋公路五条主干道的建设,其中曲江大道将于2019年建成通车。小坑镇地处南华、丹霞之间,距丹霞山58公里、南华寺25公里,省道S344与S251贯穿全镇,公路交通便利,距离韶关市和曲江城区约半小时车程,距G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约20分钟车程。
1.2 丰富的自然资源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曲江境内山川秀美,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文气息浓郁,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小坑镇位于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内,公园总面积为16700公顷,海拔530~1373米,有多个山峰,相对高差近800米,1992年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树木参天,四面群山环抱,水力资源丰富,水库与溪流遍布,共有21万亩山林,森林覆盖面积高达85%。森林景观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茶科等常绿阔叶物种为森林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其中属于国家名贵稀有植物品种33种,如鹿子三尖杉、水松、铁杉、水莲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黄腹角,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穿山甲、水鹿、毛冠鹿、小灵猫等。公园里有小坑水库(亦称龙湖),形如月牙,水平如镜,清澈碧透,港湾迂回曲折,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别有洞天。湖水最深处为60米,一般在30米左右,湖中栖息着多种水鸟,是划船垂钓的好去处,龙湖的东西面有1座海拔1360米以上的龙斗峰和七星墩。小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形成了集休闲、养生、水上游乐等项目的度假区,也是良好的科研教学实习基地,适宜开展休闲、钓鱼、会议、修学考察等较高层次的活动。
1.3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资源
小坑镇内的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坐落于小坑水库旁,环境清幽、曲水流淌、鸟鸣山涧,于青山绿水间参禅论道、修身养性,是浮华尘世中一方净土、喧闹都市里的清静一隅,实现了温泉、森林的自然生态与禅文化的完美融合。小镇以禅修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为主营业务,单体设计主要采用东南亚地区建筑风格。自在天为虔诚供奉翡翠大观音的法界圣地,外形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里面供奉着一整块由翡翠原石雕琢而成的重逾百吨的观音造像,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翡翠观音,市场估价87亿美元,堪称盛世宝尊。小镇度假酒店按照五星级标准打造而成,建筑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酒店除了具备资深的酒店服务、专业的餐饮服务、贴心周全的接待功能,还具备谈禅、论道、打坐等多种功能,供游客修心、敬佛、悟禅,体悟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永恒,小镇是目前韶关市最大型的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旅游度假胜地。小坑镇的曹角湾村始创于清初的邓姓客家古村落,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建筑古朴,流淌着悠长的岁月痕迹,犹如一幅经历岁月侵蚀的古老画卷,距离韶关市区约48公里,距离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仅半小时,距离南华寺1小时,距广乐高速及京港澳高速出口1小时内[3]。另外,曲江是13万年前人类祖先“马坝人”繁衍生息之地,是4000多年前“石峡文化”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古老文化的摇篮之一。曲江历史悠久,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4年5月,撤销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辖区内的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弘扬“南宗禅法”37年的发源地,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南华寺先后被广东省和国务院列为广东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体育+小坑镇旅游融合发展类型
2.1 养生型城镇旅游
温泉旅游是世界上古老的休闲度假方式,具有健康、娱乐、休闲与解压的多元价值,社会大众对健康休闲日益重视,温泉养生旅游也得到了蓬勃发展[4]。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坐落于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内,占地500公顷,按照国家级大型禅文化主题度假园区的标准打造。小镇建筑秉承“禅文化”精神的设计理念,在传承佛禅经典文化的同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主题特色,并呈现“闲寂、自然、幽雅、朴素”的精神内涵。园区内集温泉养生、禅修、度假于一体,是国家级禅意养生旅居度假目的地。温泉区主要包括室内温泉馆、温泉中心以及森林温泉区,集中了SPA、按摩、沐足、鱼疗、温泉养生等多项功能。森林温泉区依山而建,共有60多个不同功能的温泉池,里面峡谷幽深、森林茂密,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置身其中既能享受珍贵的氡温泉浴,又可享受到森林负离子浴,还可以享受到绿树成荫、鸟叫虫鸣的自然风光。温泉馆内的泉水来自“罗汉泉”,是岭南罕有的无色无味可泡可饮的温矿泉,温泉水中含有稀有珍贵的氡元素,该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馆外面朝小坑山水,让人充分享受绿荫、竹林、禅意的佛化风光,在温泉休闲中可以体悟佛法的慈悲与享受禅泉的温润滋养。小镇先后顺利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文体休闲旅游服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验收,不仅为打造“大南华”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极大提升了韶关市旅游业的综合接待能力。2019年1月,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荣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世界第一屏——纳斯达克大屏,小镇通过央视《对话新时代》栏目的亮相并获得该殊荣,与其坚持弘扬中国传统禅文化,打造中国特色文旅小镇的努力密不可分,标志着中国特色文旅小镇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5]。
2.2 垂钓型城镇旅游
垂钓是一项集健身性、自由性、文化性、竞技性于一体的休闲体育项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与闲暇时间的逐步增多,钓鱼项目获得了快速发展,一种新兴的钓鱼方式——“路亚”应运而生。路亚(Lure)是一种模仿大自然食物链的规律,利用人工制成的假饵模拟水中生物来诱惑捕食性食肉鱼类攻击假饵并咬钩的一种钓鱼方式[6]。路亚钓不同于传统的钓鱼方式,其对象多为凶猛的鱼类,如鲈鱼、鳜鱼、鱔鱼、黑鱼等,钓手运用抛竿回线摆动主动寻觅鱼,主张放生上钩的鱼,具有优雅、环保、运动休闲等特点,亦称“水中高尔夫”。在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内,狂人国际路亚基地依龙湖而建,湖水面积 4000余亩,蓄水1亿多立方米,湖中小岛、半岛繁多,栖息着鱼类20余种,有加州鲈鱼、黑鱼、鲶鱼、罗非鱼等品种。基地的百米码头中整齐有序地停靠着30余艘美国原装进口油电混合专业路亚赛艇,同时钓场还配备多艘救援艇和观光艇,以保证钓场安全,如此强大的专业路亚设施设备,奠定了狂人作为国内高端路亚钓场的基石。目前基地已成功承办多场次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赛事,如2015年10月23日~26日的SFCU国际路亚精英赛、2016年9月17日~18日的2016赛季FLW CHINA中国区职业钓鲈大赛的首战、2017年6月10日~11日的牛橙杯狂人路亚夏季公开赛等。2017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名路亚生力军,齐聚在狂人国际路亚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皮尔钓具总冠名《2017狂热路亚夏令营》之旅,因强大的路亚梦想而集结,因勇于突破而不断挑战,同学们在坚持、拼搏、汗水与欢笑中完美落幕。狂人路亚基地作为业内公认的顶级钓场,有能力也有责任把中国路亚运动的青训肩负起来,相信“狂人路亚夏令营”会越办越好[7]。
2.3 露营型城镇旅游
2014年12月13日~14日,“寻古村之魅·泡禅境温泉”——第一届曲江曹角湾露营节在小坑镇曹角湾村隆重举行,吸引了来自韶关及周边城市的300多名驴友、自驾车爱好者参加。曹角湾村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上,是一个经历了近百年沧桑的历史文化名村。整个村落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20余栋,建筑类型多样,建筑之间的石砌巷道保存完好,流连其中仍能看到整个村落的历史原貌。一个藏匿群山中的古村落,有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祥和,整个村庄像一个世外桃源,在丹山碧水映衬下,一年四季景色各不同。曹角湾露营基地环境清爽舒适,地处山林隐秘之地,草地柔软,随处可驻扎帐篷,让游客感受自由自在的山野生活。2015年,为全面展示和宣传曲江的美丽景观和独特魅力,打造韶关旅游节庆品牌,“寻古村之魅•赏秀丽花海——第二届曹角湾露营节”于12月5日~6日在曹角湾村举行,吸引了来自韶关市及珠三角地区的178名游客参加了本次活动。本届露营节集游曹角湾历史文化古村,漫步秀丽的大唐花海,享受惬意的汤溪温泉,品尝地道的农家盆菜,齐聚奔放的篝火晚会,采摘香甜的莲花香橙为一体。2016年10月15日~16日,“篝火、音乐、萤火虫之夜——第三届曹角湾露营节”在曹角湾村举行,来自珠三角地区及韶关本地的300多名游客开展了露营、品尝喜宴、篝火晚会等有趣的户外旅游体验活动,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仰望苍穹,感受古村落独特的秀美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8]。
2.4 民俗体育型城镇旅游
2017年,为充分展示曲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曲江区举办曹角湾祈福旅游文化节,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扛阿公”民俗活动。6月24日,曹角湾村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逾千名游客、摄影爱好者们共同参与传承了两百多年的民俗庆典“扛阿公”活动。当天上午9点半左右,在热烈的鞭炮声、锣鼓声中,身着盛装、擎着彩色旗帜的“阿公”迎接队伍抬起神轿,捧着猪鸡水果等贡品从村中祠堂出发至明朝古庙水口庙,将庙里供奉的五位“阿公”用轿请回村中祠堂。众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村中的男女老少一起跟着队伍,共同参与到“扛阿公”民俗活动中,一路上人声鼎沸,喜气洋洋[9]。“扛阿公”是粤北客家人独特的民俗活动,最早起源于乾隆年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从庙里请出阿公,扛回村里的祠堂让村民祭拜,祈求五位阿公保佑村民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村里古稀老人的记忆中,“扛阿公”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节日。在文化遗产上,曹角湾完好地传承了民俗庆典“扛阿公”,该民俗活动最早起源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由当时的邓万盛公创建,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举行,早年为期六天,后在清末民初改为四天。流传至今,“扛阿公”民俗活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民国抗战年间,“扛阿公”活动因为战乱被打断。2012年,在当地村民的倡议下,一度濒临失传的“扛阿公”民俗才得以恢复。2015年6月,“扛阿公”被正式列入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3 体育+小坑镇旅游融合发展的政府主导
近年来,曲江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紧紧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曲江为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争当韶关经济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努力提高曲江人民富裕、安康和幸福的指数。体育+小坑镇旅游的融合发展,全面展示了小坑镇优质的户外旅游基础条件,努力唱响了小坑镇的户外运动品牌,这一切都离不开区政府、市政府、省政府及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与扶持。
3.1 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随着体育旅游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价值的逐步显现,政府愈加重视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国家层面上,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3万亿元;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同年12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另外,广东省体育局发布的《广东省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第二十四条提及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开发沿绿道、沿江、沿海、沿山的体育休闲运动线路和体育旅游项目,支持海洋和丘陵山区体育旅游项目的优化布局和科学开发。以体育专业基地为基础,构建集体育训练、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和景区,积极打造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韶关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专门出台了资金、用地、配套建设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珠三角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广东省户外运动天堂等,这些政策都大力推进了韶关市“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10]。
3.2 政府召开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资金需求总量的增长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困难,传统的融资模式已难以胜任,因此,政府必须创新融资模式,扩大资金来源,多渠道解决旅游业融资难的问题[11]。从2017年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办“广东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两年时间与国内200多家知名旅游投资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提升了“广东旅游投融资对接会”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韶关市是粤北生态旅游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省旅控股、港中旅、碧桂园集团、保利发展集团、奥园文旅集团等一大批大型旅游投资集团的广泛关注,投融资对接会的召开,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推动粤北地区文化旅游产融对接,以实现旅游资本、资源与市场的对接。投融资对接会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对接机制,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平台,建立韶关市旅游项目投资辅助决策系统;二是搭建智库平台,围绕“文旅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投资”等热门话题,邀请业界大咖分享和探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三是搭建展示平台,将韶关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和农特产品进行展示推介。推介项目主要分为融资类和招商类项目,其中曲江区共有“马坝人——石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百丈崖漂流风景区”、“曹角湾古村落”、“枫湾温泉”等8个优质旅游项目。
3.3 政府举办旅游节庆活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发改社会〔2014〕2344 号)文件精神,围绕建设“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区”、“广东休闲度假祈福首选地”的战略目标,曲江区政府遵循旅游市场经济规律和特点,通过政策激励、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等多种方式,实现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市场运作、惠民利民的旅游节庆活动举办模式。近年来,已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主要有“曲江区南华诞祈福文化节”、“曲江区桃醉枫湾花果节”、“库区人家”曹角湾祈福节、“禅意小镇”国际路亚猎鲈文化节、曲江区第二届“纵情山水”登山节、曲江区第二届“风情古村”露营节、曲江区首届“中华药膳”养生文化节等。另外,2018年11月,曲江区政府在小坑镇举办“曲江区首届小坑环湖徒步活动”,副区长、区体育局局长、小坑镇党委书记、小坑镇镇长等领导亲自参加了千人队伍的环湖徒步活动。小坑镇镇长唐玲君表示,小坑镇举办首届环湖徒步活动,是一次对“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引领人们走近户外运动,引导市民树立“绿色、健康、运动”的生活理念,积极将小坑镇打造成韶关市的体育特色休闲小镇[12]。
[1] 高维忠,李兵.韶关市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韶澳旅游合作[J].韶关学院学报,2011,32(3):74-78.
[2]黄志坚.粤北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研究---以韶关小坑镇为例[D].广东工业大学,2012.
[3] 黄晓晖.粤北韶关传统村落文化特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2):30-32.
[4] 许瑞雪,李鹏.广东省温泉旅游游客期望、感知、满意度与忠诚度影响关系研究[J].热带地貌,2018,39(1):61-69.
[5] 韶关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荣登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世界第一屏[DB/OL]. http://www.sgta.gov.cn/lyxw/xsqlydt/201901/t20190110_773035.html. 2019-01-10.
[6] 周丹.对路亚引入中国市场的实施过程研究及效果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6.
[7] 路亚就要这么玩!皮尔钓具总冠名《2017狂人路亚夏令营》完美落幕![DB/OL].https://www.sohu.com/a/164269580_748876,2017-08-12.
[8] 韶关曹角湾露营节:300多名户外爱好者古村露营[DB/OL]. http://www.sohu.com/a/116285090_119778,2016-10-16.
[9]曲江区举行曹角湾祈福旅游文化节[DB/OL].http://www.sg.gov.cn/xw/xwzx/xsqdt/201706/t20170627_212840.html. 2017-06-27.
[10] 田广增.韶关市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18,39(1):73-77.
[11]张应华.多途径破解旅游融资难题[J].旅游研究,2018,9(3):9-12.
[12] 小坑镇举办首届环湖徒步活动[DB/OL]. http://www.qujiang.gov.cn/xw/xwzx/jzdt/201811/t20181119_760394.html.2018-11-19.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and Town Tourism -- A Case Study on Xiaokeng Town of Shaoguan City
LIU Fangmei
(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4CTY01);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2018017)。
刘芳梅(1975—),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