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为例

2019-11-25张欣然

运动精品 2019年6期
关键词:珠海校区专业课程

张欣然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为例

张欣然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对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研究,认为:应以岗位需要为社体专业课程目标;优化社体专业课程;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构建毕业生、用人单位和专家对课程的反馈机制。

珠海校区;社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参与健身活动的人群逐年增多,健身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体育专门人才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1]。为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运而生。经过多年发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为全民健身事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但是面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体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辐射作用逐渐显现,体育消费表现出了多元化、多层次性,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仍然具有很大的缺口。如何才能使社会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体育市场无缝对接,满足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是每一位教育者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海市,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迅速发展的体育事业,使得各种体育人才需求呈现出动态增长趋势。为了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本研究对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简称社体专业,下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旨在把脉问诊,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珠海校区社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始建于2002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珠海校区于2013年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由于师资有限,珠海校区社体专业发展依赖于校本部支持。珠海校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有与遵义校本部不同的外部环境,例如经济发达程度、体育产业发展状态、体育消费需求等,因此,珠海校区社体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应与遵义校本部的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应基于校本部的培养方案、模式,并结合珠海校区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对珠海校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适度的优化,以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人才。

2 珠海校区社体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2.1 以岗位需要为社体专业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教育目标的总体要求确定的学校进行体育课程编制的准则,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准则,也是指导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2],也决定了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准确把握或评估未来体育就业市场的动态需要,依据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将未来就业岗位的需要体现在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目标中。据学生就业后的反馈信息看,珠海校区社体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会选择留在广东,有少部分选择回家乡发展,因此,广东体育消费的需求及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应成为校区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充分考虑的。

2.2 优化社体专业课程

2.2.1完善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最具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作为最能体现出专业特色的课程部分,它所要传授的知识属于专业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核心知识,最能体现专业培养的基本素养与要求,其水平与质量直接决定着专业及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3]。目前珠海校区社体专业的核心课程开设有社会体育导论、社会体育管理学、教育学、体育基本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但是面对日益增加的大众健身需求以及新兴运动项目的逐步普及,现有的核心课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增加并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十分必要。建议在突出医学特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以及就业岗位需求的变化,适当增加运动休闲、健身健美、体育市场营销等系列课程,并且在核心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中流行的休闲、健身类项目课程学时数,减少竞技类项目课程内容和学时数比重。

2.2.2优化专业教育课程开设时间结构

目前,珠海校区社体专业课程设置涵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创新教育四个平台,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一共13个课程模块,课程的涉及面较为全面。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包含运动技能与运动知识和专业素质拓展两个部分(必修和选修),虽然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但是必修部分运动技能项目开设的相对较为传统,新兴的项目涉及较少,且开设课程的学时数较少。笔者认为对于就业市场需求旺盛的运动项目应该大胆开设,例如健身、健美运动等;术科专项专修课程开设的时间太晚,学习的时间跨度较短,专业技能学习深度不够,导致技术技能竞争力欠佳。建议调整部分项目课程开设时间结构,例如:将原来大三开设主项、副项的时间调整为大一开设或者大一开始开设主项,大三开设副项,以保证大学期间术科专项技术早接触早练习深学习,使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提高就业竞争力。

2.2.3延伸社会可用资源

珠海校区社会体育专业还属于新专业,特色课程的开设依旧受师资、练习场地、设施等因素的限制,为了最大限度的培养优秀体育专业人才,笔者认为社体专业课程的开设不能仅仅限于校内资源,丰富的校外资源也应该被充分利用,例如:校友资源、校内教师的社会资源等。据了解,已经毕业的学生从事各行各业都有,社会资源较为丰富,应该充分借助校友会的平台作用,与相应的的师资、场地资源建立一定的联系,尽可能的开发社会可用资源,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以培养更优秀的毕业生。

2.3 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2.3.1加大实践、实训比重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检验和巩固知识,也是锻炼工作能力的重要机会和方式。从培养方案看出,珠海校区体育专业正式实习的时间为3个月,此外还有8周的见习,虽然实习时间满足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但是从实践的效果以及学生反馈的情况开看,见习的时间欠短。笔者认为鉴于大三课程不多,应该将课程调的集中一些,加大在校见习比重,将原来的8周时间调整为两个学期,例如,周一周二正课,周三周四周五见习。经过见习的过程,再进行正式实习,实习效果会更加优秀,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2.3.2用人单位担课程,增强学生岗位需要意识

珠海校区的课程设置相对较为全面,但是由于珠海校区社体专业开设较晚,师资贮备不足,加之部分课程与相其他专业的课程差异较大,难以与其他专业直接形成教师资源共享,“因师”设课程时有发生[1]。笔者认为应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建立合作培养机制,邀请用人单位承担部分课程,例如健美运动、健美操课程,与健身房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健身教练来到学校担任健美运动课程老师,通过健身房的教练,使学生间接接触岗位需要的人才技能,这样不仅解决了师资缺乏不足的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目标性,避免了学习过程中的没重点、盲目性。

2.4 社体专业课程评价

社体专业课程的评价离不开校内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师教的情况的真实反映,体现出课程开设的质量。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学生学到课程知识能否用于实践,能否与社会的需要相吻合,是实施课程评价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课程的评价也应该有毕业生、同行专家、用人单位的参与。

2.4.1毕业生对社体专业课程实施的反馈

毕业生就业现况的调查对于了解就业状况、了解就业岗位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毕业生来了解岗位所需要,能够进一步具体真实的展现社会需要。珠海校区社体专业已经有两届毕业生,但是对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只有就业三方协议,且不能真实反馈学生的最终就业的情况。因此,应建立相应的动态反馈机制,深度了解学生的就业状况,并真实反馈社会及就业岗位的需要,进而调整课程设置,使社体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

2.4.2同行专家对社体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

珠海校区社体专业采用的是2016年校本部制定的培养方案,其中课程的设置是根据遵义校本部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虽然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是珠海校区所处的外部的环境没有被考虑进去,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够强,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人数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笔者认为应积极邀请相关的专家来校区交流,将专家的可行的意见融入到专业课程设置中,使珠海校区课程设置更加完善,以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优秀体育人才。

2.4.3用人单位对社体专业课程的建议

学生工作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高度评价,是对学校培养学生质量的极大的肯定。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体育人才,那么培养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应该主动的去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以及我们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体育人才。笔者认为毕业生工作后应对用人单位进行针对性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与需求,并对学校培养学生质量进行反馈,学校应根据反馈的建议等对课程设置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课程的设置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3 结语

珠海校区自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以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两届体育专业人才,也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培养经验。在广东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专门性人才的需求依旧很大,为使珠海校区社体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对珠海校区社体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显得十分必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及对人才动态需求将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保持常态化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与需要。

[1] 孙林.江苏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体育世界,2010,11:81-82.

[2]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3] 李剑荣.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精细化管理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9(26):213-215.

[4] 唐绪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调查探析——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2018(3):120-121.

Research on 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Specialty -- Taking Zhuhai Campus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Xinran

(Zhuhai Campus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huhai 519041, Guangdong, China)

张欣然(1987—),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网球教学与训练、体育测量统计。

猜你喜欢

珠海校区专业课程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珠海开放大学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这条鱼今日在珠海掀起热浪!7.7亿诠释珠海水产业发展新态势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珠海之旅
风口浪尖上的珠海银隆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