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力美学视野下传统武术的技击性

2019-11-25王孟义

武术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技击传统武术暴力

王孟义 刘 洋

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山东 威海 264200

首先针对徐晓东的暴力事件,对传统武术中蕴含技击性提出质疑。是不是传统武术的真的不堪一击或者只是巧合,当然,事事都偶然事件存在吗,并不是每一位拳师都“弱不禁风”,其实,传统武术的技击性非常之强悍。听老一辈们说:老拳师不轻易出手,出手就一招制敌,不让对手有可乘之机。近年来,中国传统武术深受外来武术的强烈冲击,国人认为:传统武术只是花架子而已,没什么用!不能防身,关键是见效慢,不如跆拳道、空手道学的快,易掌握,表演性强。然而,国家呼吁: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使之不被灭亡。习书记在十九大精神讲话中提到,我们一定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弘扬下去,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1 暴力美学的定义

“暴力美学”是个新词,最初的“暴力美学”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术语,而是从形式感出发的批评术语,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才流行起来。严格地说,“暴力美学”的具体定义是很难确定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暴力”本身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厌恶恐惧的心理,而要从中发掘出“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美学的范畴来说:“暴力美学”是指把相关的媒体表现(电子游戏、漫画、动画、平面设计、广告等)中的暴力元素提取出来,创造纯粹的形式主义美感;同时包括对艺术加工过的“暴力展现”的审美体会。通过幕后的策划与精心设计,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美。例如:我们生活中武术拳馆招生,在馆前的海报展示中,某位拳师帅气的武术动作,总能给人们眼前一亮,凸显出暴力之美,油然产生一种敬畏之情。从而反映出在暴力美学之下传统武术文化之内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伴随社会的不断更新,不断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竞争的出现是在所难免,采取暴力去解决问题也在情理之中。例如:历史上哪个国家的建立,不都是通过暴力来实现。胜利一方,所采取的暴力就会被后人称作为一种美,一种生机勃勃之美。例如:唐王朝时期,罗家枪法在战场上洒脱,用暴力制止对方的英雄气概,无不是一种美。

从武侠电影演绎角度出发,由原来赤手空拳打斗到现在特技合成,暴力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盛宴。由原来的邵氏武侠到今天的金庸等武侠电影,无不彰显出暴力打斗带来的血腥之美,视觉上可谓一饱眼福。这其实也是一种进化,反过来从进化方面来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暴力的演变也是一样。进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竞争, 暴力则是竞争中一种无处不在的手段,进而逐步演变成为一种美学。

综上所述“暴力美学”成为当代艺术表现中的重要元素不仅在于它形式上好看, 也在于它应合了人的潜意识。也成为传统武术中除暴安良,杀富济贫,惩恶扬善,防身自卫,维持治安的一种有效手段。暴力美学就是以身体为媒介,运用攻击行为或暴力手段施加强力于对方,合乎人们心里,遵守社会道德,实现自我人性的完整和体现美的过程。

2 传统武术的定义

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态,是凸显其本质特征的归属,是区分其他事物的依据。志钧先生的观点: 传统武术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民间技击术”。李远伟认为:“传统武术是指在中国近代以前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有一定地域性特征和习练人群带有民族文化属性和技击属性的各种拳种的总合”。从传统武术的起源角度主要对其进行定义的如下:定义一: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 广大习武者以提高技击能力主体价值,体现为一种“体用兼备”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人体活动。定义二: 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打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 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定义三: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的,古代冷兵器时代发展的,中国民族特有的民间技击术。从构成概念的词语角度主要进行语词定义的如下。定义四:传统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达到完美的技击水平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体系。定义五:传统武术主要是指旧中国以前的我国武术。定义六:中国传统武术寓理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与大自然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发展总结创编而成,具有技击、强身健体、医疗和观赏等特色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演练出来,运用踢、打、摔、拿等技术,具有技击属性,合乎人们心里,遵守社会道德,呈现一种暴力美的国术。

3 传统武术技击功能

3.1 除暴安良,杀富济贫

从古至今,“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思想一直延续,这正体现了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功能。每一位习武之人,都想通过自己所学的武术匡扶正义,救贫民百姓于水火之中。暴力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例如:三国时期,性格暴躁的张飞暴打督邮,运用一身武术,暴揍其人,真可谓“为民除害,大快人心”。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戚家刀法更是无敌,带领戚家军杀敌无数,屡战奇功,为后人树立好的榜样。清朝时期,大刀王五,一身绝技,刀法炉火纯青,为变法献出宝贵生命,后被传为佳话。民国时期,精武门馆长——霍元甲,运用迷踪拳打败俄国大力士,为国家赢得荣誉,捍卫国家的尊严,弘扬传统武术精神,被后人歌颂。这是一种美暴力美,符合当时人们心中所想, 遵守社会道德,彰显传统武术的技击属性。

3.2 体质健康,阳刚之美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不但丰富,当代孩子的体质却不断下降,自我保护能力不够,逐渐失去“阳刚之气”,倾向于“娘娘腔、伪娘”方向发展。还有在面对歹徒时,自己的软弱暴露无疑,只能乖乖“就擒”,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俗话说得好:少年强,则国强。针对上述问题,传统武术可以化解。例如:正踢腿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藏着很深的含义。首先,它可以给孩子们树形,习练时,必须提胸抬头,眼睛平视前方,两手臂架平,下肢膝关节不能弯曲,迅速収髋。其次,在散打动作中,还可以起到击对方面门的作用,可突出技击属性,彰显出一种暴力之美、阳刚之美。螳螂拳中的翘脚步(七星步),前脚伸直,以脚跟着地,脚尖勾起内扣,后腿屈膝半蹲,大腿与地面成45度,全脚着地,重心偏后。模拟螳螂之形,彰显其凶猛之劲,强健之魄。

3.3 防身自卫,维持治安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关于昆山龙哥被反杀的视频,当然最终判处当事人属于正当防卫,没有任何罪责。据说此人习练过传统武术,面对行凶之人没有惧怕,而是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将行凶之人制服。不仅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而且还维护了社会的安定,真可谓一举两得。通过网上的视频,我们可以得出:此时传统武术的特点——技击性——在此时发挥的淋漓尽致,彰显出一种暴力之美。印证了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符合当下社会的道德。虽然,我们不主张以暴制暴,但是,在我们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之时,暴力也不失为一种有效解决之方法,更不失为一种暴力之美。总之,传统武术不仅可以防身自卫,免受伤害,而且还可以维护社会治安,使之国家长治久安。

4 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

4.1 “一校一拳”的教学理念

“一校一拳”就是在一个学校内教授一种拳种,指出“淡化套路、突出技击、强调方法”的学校传统武术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在《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武术类课程是以攻防技击动作为练习手段,以武术知识、武术技能和民族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体育实践性课程。例如:在一学校一到六年级教授少年规定拳第一、二套,突出技击性,说明其用法,并进行实战演练,巩固其所学知识。在一学校一到六年级教授螳螂拳,让其体验到象形拳带来的美感,懂得一些劲道,为后续学习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搭建一个平台,使传统武术拳种学校化教育落到实处,使学校武术教育与传统武术教育衔接,使之发展其传统武术文化,走向世界文化之林。

4.2 从国家和民族层面强调“尚武精神”,加强行政干预力度

早在五四年间,孙中山先生写下“尚武精神”四个字,并说:“中国的拳脚技击,与西方的飞机大炮有同等的作用。”此话的意思是说面对歹徒或者行凶之人时敢于亮剑的凛然正气,可以摧毁一切困难和恐惧。在当今,国家纷争日益激烈,竞争不断加剧,“昆山龙哥事件、滴滴杀人事件”等杀人事件屡见不鲜,此时“尚武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时刻鞭策自己,保护自己,也克住对方不敢肆无忌惮。还有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转变教育理念,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和行政策略,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提倡“尚武精神”,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在面对歹徒或者行凶之人时免受不必要的伤害,更彰显出传统武术在暴力美学之下的形态之美。

4.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3.1 传承人的保护

传承人在传统武术的弘扬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传承人的保护变得非常重要。首先,在物质上对其帮助,给予应有的报酬,解决其经济上带来的困难,并解决其孩子上学带来的不便等问题,让其感受到国家的无为关怀,使其心存感激,心系祖国。精神上,不断激励,给予其一些权力,例如:在运动员选材上,他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并科学地进行选材,其他人可以从旁协助,使其无后顾之忧,全新的投入到事业中来。制度上,更新教授方式。以前传承人教授基本功至少习练三年,比较枯燥、无味。现在有所不同,要与时俱进,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水平、能力、知识的接受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让孩子从娱乐和游戏当中学习拳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尽量适应其发展模式,让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发挥到极致,给人一种暴力之美,使学生受益无穷。

4.3.2 非遗进学校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的摇篮,也是传统武术这一非文化遗产在其“永葆青春”的地方。例如:心意六合拳传承人在2008 年国家级非遗批准以后,就让心意六合拳走进了校园;鸳鸯螳螂拳传承人在成功申报非遗以后,加大宣传力度,开创了青岛市非遗进学校,开始在学校推广。七星螳螂拳申报非文化遗产后也推进学校发展。校园是推广传统武术非常重要的场所,是重中之重,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武术这一非文化遗产的传承抓住了学校教育也就抓住了传统武术传承的现在与未来。学校的发展,不仅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还磨炼学生的意志力,在面对困难、歹徒、行凶之人时,能泰然自若地处理,给人一种暴力之美。同时也阻断了学生们向伪娘、娘炮方向发展的趋势。给社会带来一些正能量,爱的雨露洒满大地。总之,非遗进学校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传统武术行而有效的路径。

5 结语

伴随近几年传统武术不断出现“灵异事件”,传统武术不断受到抨击、指责,传统武术只是花架子,华而不实,根本打不了人等恶语重伤,传统武术不实用,没有什么技击性,可谓“外强中干”。然而,自古以来,传统武术其技击性一直存在,而且还非常强悍地存在。传统武术进军学校,积极响应“一校一拳”的基本理念,一方面促进其更长久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在面对危机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而且还不受到伤害。这其实是一种美,一种暴力之美。加大传承人的保护,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元素保留下来,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促进传统武术传播。政府应当加大对传统武术技击性的干预力度,加强非遗的申请与保护,促进冷兵器在舞台上的出现。唯有如此,暴力美学下传统武术技击性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也唯有如此,中国传统武术技击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传统武术的地位才能不被撼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才能融进世界人们的心里。

猜你喜欢

技击传统武术暴力
传统武术怎么了?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暴力云与送子鹳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向暴力宣战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