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彩绘活动的多元化选择

2019-11-24叶芙蓉

教育界·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

叶芙蓉

【摘要】目前的美术活动往往重技能,忽视了孩子对美的感受和欣赏。大班幼儿的彩绘活动选择了树枝、瓶子、蛋壳、瓦片等,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艺术造诣与对美的理解和感受。活动材料大都来自孩子周边事物,更符合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特点,能培养幼儿初步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关键词】彩绘活动;多元化选择;大班幼儿

一、运用自然材料,开展多元化的彩绘活动

(一)利用现成的自然材料开展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适宜自己的表现方式去模仿或创作。”自然材料的质朴特性成为幼儿彩绘活动的创作源泉。我园地处城乡交界,有着丰富的资源,经常到校园走走,大自然的树枝、树根、树叶、瓦片、石头随处可见,它们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指南》在艺术领域中反复提到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要亲近大自然,我们便让家长带孩子到自然中去寻找树枝、瓦片、树根等等这些取之不尽的材料来开展活动。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让孩子既兴奋又好奇,比如:用树根彩绘、造型;用树叶贴画、喷画;用树枝拓印、裝饰。

(二)发挥材料的独特特性,使其在彩绘中更具艺术魅力

材料本身是枯燥单一的,没有连贯性,我们就要突破限制,对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发挥其独特性,变成丰富的艺术品。比如用石头瓦片和树枝结合来描绘,做盆景,用奇石、叶子做假山,做造型装饰,用树枝做房子,用树叶盖房顶给小鸟搭窝,等等。随着彩绘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孩子们对材料的兴趣一直在延续,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多彩。通过多层次运用拓展彩绘的形式,引发孩子自主创作。

(三)投放各种半成材料,赋予彩绘新的生命力

材料是我园美术研究的内容,每个班级都有具备各自特色的彩绘区域。材料的有效充实,不断丰富着班级的特色区。大班年段除用自然材料外,还有草帽、伞扇、鞋子、灯笼、酒瓶、T恤等。比如在瓶子上设计各种四方连续纹样或二方连续纹样,用阴、阳、拓印的方法来彩绘瓶子,用萝卜、青椒、洋桃等果蔬来印染T恤等等。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表现创作,并沉浸在游戏中,他们赋予材料新的生命力,在不断的互动中引发新的灵感,在美术活动中用已有的知识建构新的经验,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创作活动。

二、多元化的选择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给予幼儿想象的空间

我们只有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了解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彩绘活动虽然更多的是在物品上描绘,但往往运用到编织、泥塑、撕纸、折纸等技能。美术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各种动手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多元的自然材料和美术技能是幼儿美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主题活动“春天来了,桃花开了”中,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材料,在各种大小的缸瓮外彩绘美丽的图案,并在各种造型的树枝上描画,然后用颜料点桃花、大米拼桃花、橡皮泥搓挑花、布条裹挑花等,接着将制作好的桃花粘在绘好的桃枝上,最后将桃枝插在彩绘好的缸瓮上,一个鲜活的美术作品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走在校园里,绚烂的鲜花和小朋友自己创作的手工花层层叠叠交错在一起,十分美丽。我们引导孩子体验不同的彩绘和手工制作结合的过程,培养幼儿参与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习欣赏作品,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多元的彩绘和技能相结合中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新力及审美能力,同时在评价和欣赏的同时体验自己操作的成功和喜悦,为美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样化的活动途径能呵护幼儿热情的创想

(一)在分区活动中自主探索,在集中学习中互动交流

在分区活动中,合作对于幼儿的自主探索和交流是很好的支持。我们引导幼儿建立合作小组,让幼儿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探索。

比如在大班彩绘活动“蛋壳”中,从画的主题到布局、到色彩、到上色,都需要小组的共同协商。只有在互动中激烈地碰撞,作品的创意才会体现出来。又如彩绘“青花瓷”,引导幼儿在白色纸盘上彩绘青花,对大班孩子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它的绘画图案款式种类繁多,装饰秀气素雅,乍一看会觉得让大班孩子画青花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事实上,通过小组的协商交流,共同探讨出如何描绘青花瓷,彩绘活动内容的选择就不会片面追求幼儿艺术方面的发展而与主题相割裂。要以幼儿自主探讨为主,活动环境的营造、相关资源的利用等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在彩绘活动中充分运用所获得的各类信息主动地进行整合,从而创造性地呈现自己的作品。

在集体活动中,为了不束缚孩子的想象力,我们在制作课件中大量播放了不同类型的图片,比如蛋壳拼贴画、蛋壳组合画、蛋壳彩绘作品、蛋壳艺术作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立体呈现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我们不断播放课件,又用具体直观的蛋作品相结合来激起幼儿想象力。这样既避免了教师的示范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又在整个活动中反复注重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去创作,在集体学习中帮助幼儿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并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支持,为重新组合新的想象开阔了思路,呵护了幼儿的创想,启发幼儿从新的角度去发挥想象。

(二)在家园互动的亲子创作中体验,在以大带小的班级氛围中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当然,家园互动的亲子活动使教育具有了感染性、长期性、针对性。孩子们在家长的合作指引下到野外采集,变废为宝,将彩绘的轮胎、蛋壳、草帽、树枝等变成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猪、调皮的猴子、美丽的蝴蝶。亲子相互合作,气氛和谐轻松,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利用废旧的材料进行拼接,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我园还经常开展大班哥哥姐姐带小班弟弟妹妹的活动,大班的孩子对重心、平衡、对称、色彩、分类等有了充分的掌握,而小班的孩子只有形状、大小的粗浅知识结构。因此,我们让大班孩子带动小孩子,让游戏的群体性更为突出,有意识地发挥他们的合作、带动、引导、辐射、帮助等作用,培养他们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相互交流的能力。

四、多种多样彩绘方法的运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在彩绘活动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用色块进行分布使用

比如瓶子,用任意的方法对瓶子用胶带进行横竖斜粘贴,之后利用颜色在每个分割的色块上选用冷暖色搭配,然后用排笔蘸色,由易到难设计单色练习,有单色色块、线条练习、多色练习等,把瓶子根据横切面和竖切面进行分块彩绘,瓶子就像彩虹一样美丽。这样便使幼儿掌握了最简单的彩绘方法,多色練习在单色的基础上提高了一个台阶。经过多次练习,从幼儿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幼儿对底色进行处理,基本掌握了分色的方法。

(二)积极运用幼儿的身体作为作画的载体

在彩绘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运用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在充分欣赏手型彩绘的基础上乐意用自己的身体去模仿和创造。让幼儿通过想象,在自己的手上画老鹰,用手型绘孔雀,用双手绘蝴蝶,通过不同形式的涂画、拓印画、手型画,让幼儿画其所画,画其所想,按自己的意愿有感而发,创造不一样的身体彩绘作品。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与众不同的孩子,并给予鼓励,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乐意学,主动学。在身体主题彩绘中,幼儿可以尽情地用缤纷的色彩表达愉悦、高兴等情绪,表现色彩的不同性质和象征意义。平面与立体交错有致的,用手、脸、手臂等载体,具有一种特殊的美在创作中,每个环节的操作对孩子来讲都充满了好奇与不确定性,充满了美的体验与美的感受。

《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彩绘作品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是幼儿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理解和创造的一种手段,也是孩子心中一颗小小的美的种子。我们应该科学地预设或生成合适的内容,并创造条件培育幼儿心中那些美好的种子,给予孩子激情,给予孩子空间,给予孩子鼓励,使其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孩子们需要老师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去发现美,探究了解我们的孩子,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把普通的东西点化成智慧和美的艺术品,让孩子在自己的彩绘世界里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创作,大胆地创造,画出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孔起英.幼儿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大自然的浓缩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区域游戏分享交流模式的建立及对大班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探究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信心
白板,让数学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