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9-11-24李恩庆

教育界·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

李恩庆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导致了一定的贫富不均问题。为了摆脱社会矛盾激化的这一困境,有必要促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人都拥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文章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将均衡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联系。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程,让义务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创新发展。因此,各校都应该注重遵循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增强自身的教育均衡发展意识,并且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实际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将教育公平的目标有效贯彻落实下去。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概述

义务教育优质发展与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也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和构建成效。如今教育领域正在推进教育改革,而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无疑就是这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内容[1]。一般而言,教育優质均衡发展体现在教育权利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些方面,若是具体一些,还可以划分为区域教育均衡、城乡教育均衡、学校资源均衡、软硬件均衡等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旨在消除地域学校的教育差距,包括办学条件、办学质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水平等等方面的教育差距,有效贯彻落实基础教育中的教育公平。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始终是义务教育准确的永恒目标。为此,各校应该探索可以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有目的地推进与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与持续性的特点。如今,信息化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要让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最终提高教育质量。因此,信息化不仅是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具体而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信息化可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既推进教育思想与观念的现代化,又推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可促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先进发展,从而促使教育领域的深化变革。

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打破以往教育资源的封闭形式或者垄断状态,让教育资源可以真正成为供学生学习所需的知识海洋。而在教育资源共享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无疑可以缩小区域内和地区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很好的保障性条件。

再次,教育信息化可以实现学习环境的多元化、开放化。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教师能够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确保教与学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发现与解决,有利于充实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内容,甚至更新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使其可以在相互信任、尊重的平等而安全的交互环境下实现高效的发展[2]。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路径

(一)抓好农村教学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被提出之后,教育工作者就要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背景下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为了真正缩短区域内和地区间的教育差距,还需要抓好一些农村教学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至今仍旧有一些农村教学点还没有接入互联网,有些农村教师还没能拥有自己的办公电脑,“班班通”也未得到普及,“人人通”的覆盖面也不够大。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点所在,进而加强这些教育信息化水平低的农村教学点的信息化建设。

为此,我们要加强互联网接入工作、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工作,要加强农村教学点的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学校的“三通”建设,避免出现多媒体教室转型不及时、接入速率低、“三通”建设不通畅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克服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省市的经验,积极开发移动终端电子书包,优化教育教学的课件应用条件,并且提高各校教学办公用的计算机设备配置率,让师生都可以畅通无阻地进行网络上的互动、交流。

(二)加大义务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加大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对现有的各项教育均衡发展的扶持政策进行统筹,并且注重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省级负担比例,贯彻落实精准扶贫脱贫的教育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将现代化省级奖补资金优先运用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这方面,让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各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与学校经费的利用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比例,以保证在加大义务教育信息化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能合理地利用公用经费,切实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健康发展。

(三)充分利用教育大数据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信息化背景下,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可以推进各学校教育云的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快速整合,形成完善的教育大数据库,打破信息孤岛,让教育数字资源配置可以最优化,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3]。而且在这一教育大数据的发展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为此,我们可以开设一站式的网络课堂,例如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建立起微课和慕课等智慧教育的示范项目,在名师的引领之下,可以点评农村教师的晒课,让名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在精准培训模式下,打造出业务精湛且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在这样的教师队伍保障下,我们可以在教育领域灵活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新时期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而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实现提供有利条件,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采用多方面的措施来加强这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着力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栩铭,邓旭辉,何晓娅.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与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6-8.

[2]陈秋怡.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教育参考,2017(02):22-27.

[3]杨华利.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助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2):22-24.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