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校园马拉松发展的反思与重构

2019-11-24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马拉松跑步育人

陆 炎

1 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诉求

“核心素养”的提出,反应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核心素养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世界竞争的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深远发展的有效抓手。立足“场域”的语境中,可以这样认为,校园马拉松的出现是对学校体育教学与组织的一次丰富和突破。虽然,“跑步”一直存在于体育教学的课堂和课外体育的锻炼中,但,学生远离跑步、教师不敢让学生跑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滑以及学生体能储备的欠缺,都让“跑步”逐渐变成了学校场域中的一个“忌讳”和“后怕”的事实存在。然而,校园马拉松的出现,正逐步改变当前的一切。校园马拉松似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马拉松热”而不断升温。从政府治理到社会参与,从校园接纳到组织介入,校园马拉松的文化价值、育人价值、精神价值等多方面的内涵被进一步挖掘和引申,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前学校教育转型过程中,对于“立德树人”路径探索和教育实效的追求。校园马拉松是指在利用校园的地理环境、教学安排以及育人要求,组织学生、教工以及毕业校友等群体,开展的马拉松以及类马拉松的长跑活动。

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协会主办了一系列的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旨在积极倡导运动精神,不断激发大学生对跑步的热爱。这一鲜明的导向性,给大学生校园马拉松贴上了独特的标签。从“阳光长跑”到校园马拉松,以及团中央倡议的“三走”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鲜明的学校体育特征。同时,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导向,在学校体育的文化性、健身性以及竞技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校园迷你马拉松“热”之形成有效地催动了大学生主观锻炼意识的复苏,扩大了该群体校内外自主性体育参与规模,且为扭转大学生体质持续弱化之颓势注入了一剂强心剂。[1]

在此语境下,从核心素养的视角,进一步审视校园马拉松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为更好地促进校园马拉松的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学生体质健康,为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有益的思考。

2 校园马拉松的时代特征

2.1 校园马拉松开拓了学校体育教学的途径

校园马拉松开拓了校园体育的新形态。例如,2018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暨南京大学首届校园迷你马拉松赛,由“恒安合伙人计划”冠名,吸引了近3000人参赛,这里面不仅有大学生,还有教职工和校友等,比赛有领导和嘉宾鸣枪开赛,有精彩的开幕式,还有专门的老师带领的准备活动,还有南京大学学工部部长以及恒安集团华东区域总经理的讲话和对赛事的祝贺和祝福。曾几何时,一件校园体育事件能得到如此的关注和重视,一堂体育课能有如此多的人在同一时间共同参与,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体育缺乏的是关注,缺乏的是重视,缺乏的是共情。体育不应该只是体育的体育,健康的体育,而应该是全社会的体育,生活的体育。从身体原初的运动冲动,到奔跑过程的身体觉醒,让身处身体孱弱的舆论氛围和事实情况下的学生,获得了由身体自信到文化自信的升华。如果说体育教学只是存在于体育课堂,那校园马拉松丰富了体育课堂的表现形式,突破了只有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单线对话,加入了很多了积极元素。学校体育如果不能被学生说接受,所喜欢,所感知,那么,学校体育就不能对学生产生作用,学校体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要通过教育引导和舆论宣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2]

2.2 校园马拉松丰富了学校体育精神的内涵

校园马拉松放大了学校体育生活存在的事实状态,让更多的学生、老师感受到校园体育的范畴和边界;校园马拉松聚焦了校园体育氛围的营造,以立足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历史使命为前提,去吸引更多的学生走下网络、走出教室、走向操场。校园马拉松,可能不只是跑,它涵盖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更有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命质量、生存价值以及自我实现与发展,在马拉松运动中都得到了应有的关怀,而这种关怀也恰恰体现了马拉松的人文精神。[3]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条逻辑链来探究校园马拉松,体育—健康—跑步—长跑—马拉松—精神—文化—体育—健康—跑步—长跑—马拉松—精神—文化……,在这条逻辑链上,不仅仅是单纯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发散性的、交叉性的复合思维状态,每一个点都会与其他发生联系或产生影响。体育可以是一种跑步状态,跑步可能是长跑,长跑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种叫“马拉松”的项目,“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忍不拔、永不放弃”,这些马拉松与生俱来的“生命内核”在跑步中上升为一种精神,大学生对这种精神的信仰和追求可以内化为文化认同。在有了具身性的跑步体验时,进而可以变成身体自信,也就是大学生通过身体的自信奔跑,让健康成为身体的外在表现符号。

2.3 校园马拉松营造了学校体育环境的氛围

如果说,学校体育运动会开幕式的隆重上演,是一种仪式模仿与道德提倡;如果说,学校体育运动会赛事项目的丰富设置,是一种教学检阅与激情展示;如果说,学校体育运动会面向学生的全员参与,是一种普惠力量与必须使命,那么,校园马拉松集合了一切,并在此基础上,降低了运动参与的准入机制,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凝练途径,扩展了运动精神的共情体验,更主要的是,让身处学校场域下地每一个个体,都获得了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例如,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高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田径协会路跑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体育竞赛有限公司总经理,还有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副校长等学校职能部门的领导作为嘉宾,出席了2018-2019江苏省大学生马拉松联赛南师大校园马拉松比赛,同时此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省28所大学的在校学生,南京师范大学教职工和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跑步爱好者也参与了此次比赛,参赛规模达到3800余人。政府治理(领导)的关怀与重视,社会企业(资金)的投入与付出,场域存在(学校)的认同与创设,身体群像(学生)的觉醒与参与,在校园马拉松这一事实面前,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一度超越了以学校盛事著称的学校体育运动会。

3 校园马拉松的发展路径

3.1 校园马拉松赛道的设置要更好地突出对校园文化的提炼和解读

似乎是继承了社会马拉松赛道设置的一贯特色,校园马拉松在赛道设置的时候,也是尽可能地突出校园文化的特色、学校教育的底蕴,试图通过对不同建筑、不同历史意义的地点以及不同文化意蕴的串联,从一个侧面向学生更好地宣传学校,向学生传递校园文化的内容和意义。从一个静止的物化的文化形态,到校园马拉松学生奔跑过程中的切身感悟,无不体现了校园马拉松的独特教育价值。例如,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马拉松赛道从思源活动中心出发,顺时针一圈,经学苑西路—文治路—梧桐西道—彭康路—梧桐东道—文治路—学苑东路,共2公里。途中还经过了南门喷泉、……、腾飞塔、康桥广场等校园经典景观处。更有完赛选手,在“西迁精神”纪念墙驻足签名,合影留念。

这是校园马拉松文化性的凸显,校园马拉松融合了体育与文化,同时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在动态的身体体悟中,感知到了静态的校园文化,由此可以认为,校园马拉松很好地实现了文化育人,文化育人也是校园马拉松实施和发展中,必须加以考量的一个因素。

3.2 校园马拉松赛程的设置要更好地突出对学校体育的考量与引领

校园马拉松在继承了马拉松的文化内涵时,还应该立足于校园这一特定的场域,去更好地设置赛程,要充分考虑到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要求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事实。需要考虑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内外体育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运动乐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4]

例如,2018年首届南京晓庄方山校区马拉松,赛程为5.6KM;2018-2019江苏省大学生马拉松联赛,一共设置了14KM、7KM和健步组三个竞赛项目;2016江南大学校园马拉松,设置了“美丽江南”组距离为3.5KM,“至善江南”组距离为7KM和14KM。校园马拉松的主要参与者是在校大学生,在当前学生体质水平普遍不好,特别是在心肺耐力水平底下,甚至很多学校在运动会都纷纷取消中长距离的比赛项目的时候,处于学校场域的这一体育活动,应该要考虑到校园体育的现状同时作为一个风向标,具有引领意义的校园马拉松,也突出了对学校体育当前孱弱现状的积极考量。5KM、10KM,甚至是半程马拉松,年轻学子的青春活力,必须要通过奔跑去体现和加强。这些也构建了校园马拉松的健身性,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在参与中实现锻炼的意义与价值,实现校园马拉松的健身育人的诉求。

3.3 校园马拉松氛围的营造要更好地突出对运动育人的开拓与丰富

校园马拉松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已经营造了具有校园马拉松特色的校园马拉松氛围,成为校园独特的育人途径。这表现在了校园马拉松健身性与竞技性并存,校园马拉松的文化性与体育性交融,校园马拉松的娱乐性与育人性互补。体育是关于人的,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应该也可以回应人的一切诉求。校园马拉松也应该积极满足和回应学生对成长的需求。这是运动育人最好的表现形式。“使参与者从中获得社群的价值认同!善的交流!德行的培养,”[5]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10KM校园迷你马拉松就设置了关门距离与时间,不仅表达了校园马拉松的健身性,也传递了马拉松作为一项体育赛事的竞技性,而马拉松很多时候又是表现出了一种自我竞争的状态。此次10KM校园迷你马拉松还设置了团体赛,把马拉松这一单人的自我行为,进一步扩大到一种团队意识,在一段时间内,在一段奔跑的距离内,产生了共情的状态,突出了团队精神的培养。这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单纯的跑步动作或是体育行为。校园马拉松氛围的营造,需要不断地加强对运动育人形式和途径的开拓与丰富。

4 结语

置于核心素养关照下的校园马拉松,成为学校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培育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一个特殊的渠道和特别的舞台,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表现为体育品德、体育行为、体育技能。这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阶段学校体育发展和开展的主导思想和终极诉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是学校教育的诉求。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要落实到学生的体育行为上。校园马拉松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塑造,可以表现为享受校园马拉松,享受一种近乎身体的磨难,进而享受真正的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让身体的记忆更深刻,让生命的存在更真实”。[6]校园马拉松开拓了学校体育的教学途径,丰富了学校体育的精神内涵,营造了学校体育的环境氛围,校园马拉松对于塑造学生的体育品德,引领学生的体育行为,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当我们进一步思考校园马拉松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构建和考量,一是校园马拉松赛道的设置要进一步突出对校园文化的提炼和解读,二是校园马拉松赛程的设置要进一步突出对学校体育的考量与引领,三是校园马拉松氛围的营造要进一步突出对运动育人的开拓与丰富。

猜你喜欢

马拉松跑步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冰上马拉松
热天跑步防中暑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其实,跑了你才懂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