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体育课与“拓展训练”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体能的实证研究
2019-11-24凌占一
凌占一
前言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新事物、新发明逐渐解放了人们的双手和双脚,与之俱来的是运动缺乏、肥胖率攀升的结果。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一代接班人,集中化的学习已经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困在书桌前。学校在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应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在培养学生科学文明素养的同时,注重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发展,“拓展训练”作为一种锻炼新方式,若能与公共体育相结合,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拓展训练”的溯源与内涵梳理分析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培训,强调的是“先行后知”的一种理念。“拓展训练”的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牛津大学的一位教师提出的,又称为“户外体验式培训”。这种培训最早实践于英国二战期间,研究发现,兼具强烈求生欲、意志力、合作力的士兵比身强力壮的士兵更容易存活下来。1941年,英国以海员为对象,建立了第一所户外培训学校。由此,“拓展训练”以一种培训意志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训练日渐推广起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新加坡、日本等国先后引进“拓展训练”,并纳入学校教学体系。我国于1995年第一次引进“拓展训练”,清华大学MBA教学将“拓展训练”率先引入教学。至此,“拓展训练”的教学理念与培训方式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开来。
通俗来讲,“拓展训练”是指“参与者通过完成相应活动关卡,充分激发创造性思维、完善人格、增强团体协作意识的体验式学习”[1]。“拓展训练”的课程几乎包含了海、陆、空三大领域。就教学方式而言,这种体验式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体育加游戏的组合,而是通过创建一定的情景,利用恰当的设施设备,让体验者完成挑战,并积极引导体验者进行反思,从而培养体验者的勇气、毅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在“拓展训练”活动中,体验者的身体机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更为关键的是在解决情景困境时,体验者做出的选择和采取的解决方式会对其日后的学习、工作带来不可磨灭的精神鼓舞。动手、动脑的合二为一,体育锻炼与趣味挑战相得益彰,让“拓展训练”在我国变得格外受欢迎,尤其是在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
2 公共体育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公共体育课作为我国学生学习之余唯一的集体锻炼课程,其教学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督促学生勤于锻炼,增强体质,从而实现身心健康,为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好基础。然而,在我国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学方式陈旧,跟不上现代学生的兴趣所在。
从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来看,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主要有羽毛球、排球、足球、篮球、健美操等传统课程,这些课程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确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兴趣点也随之发生转变,这些传统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容易出现教师按部就班,学生敷衍了事的教学结果。从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方式来看,大多还是以教师教学、学生练习,最终通过一场考试的方式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就。这种教学评价体系难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下一步发展来看,体育课应该作为充满活力的课堂,为学生提供身心放松的公共场所。而这就要求体育老师更换教学思路,以学生体验为中心,把体育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的乐趣,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公共体育课与“拓展训练”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据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示,“公共体育课不仅要求学生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其中,身体健康是基础。”[2]而“拓展训练”作为新环境下的一种新训练方式,将其与公共体育课相结合,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公共体育课与“拓展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课程的多元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训练”的加入可以一改传统体育课陈旧单一的老派学风,加入体验式训练课程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体育课的理论学习阶段,学生为了顺利开展后续的体验活动,会自觉认真的学习完成培训所需掌握的相关理论、行为规范。在具体实践阶段,面对情景化挑战难题,可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潜力,挖掘团队合作的精神,是实现学生身体锻炼与心理成长的绝佳方式。在总结反思阶段,学生自行在组内自发展开讨论,有助于实现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反思的教学效果。
“拓展训练”融入公共体育课的新式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训练”是一项动态的体育活动,学生所要面临的客观环境,如天气好坏、设备难易,与主观环境,如队员能力、习惯等,都是随机的。在这种环境下,加大了学生体验挑战的难度,创造了一种真实困境。而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越能够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公共体育课中学习到的意志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对他们现阶段的学习和日后进入社会都有极大的益处。
4 “拓展训练”融入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建议与对策分析
4.1 牢记公共体育课中“拓展训练”的安全教育
公共体育课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学生活动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公共体育课中加入了“拓展训练”,这项体验式训练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代课教师更应该着重强调安全问题,时刻将学生活动的安全性放在首位。为此,学校应该制定户外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条例,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学习,同时,为学生讲授一些受伤应急处理办法,以及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师生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将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此外,在“拓展训练”中,教师应该选取难易程度适中的训练项目,在确保教学趣味性的同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4.2 完善公共体育课中“拓展训练”的设施设备
“拓展训练”中比较常见的项目有信任背摔、高空抓杠、断桥、天梯、齐心协力、盲人攀岩、七巧板、罐头鞋、电网、逃生墙、雷区取水、真人CS[3]等活动,一般情况下,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设备,如田径场、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游泳馆、体操馆等,基本可以满足“拓展训练”对场地的要求。遇到有特殊设备需求的体验式项目,学校可以在能力范围内进行引进,不断完善体育课的硬件设施,让学生的户外体育锻炼良好的教育。
4.3 提高公共体育课中“拓展训练”的教师素养
区别于公共体育课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拓展训练”对代课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项体验式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包括项目介绍与引导示范,维护学生安全,引导学生思考,督促分享与交流,几乎涵盖整个项目的全过程[4]。因此,对于这些新的专业“拓展训练”知识技能要求的掌握与学习就落在了公共体育课教师的肩上。故而,学校加强对公共体育课代课教师的专业培训,提升代课教师职业素养是将“拓展训练”融入公共体育课中的必要条件。
4.4 认清公共体育课中“拓展训练”的主客地位
“拓展训练”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卓越的表现,公共体育课引进“拓展训练”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分清教学主次地位。公共体育课是一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综合性课程,而“拓展训练”是作为这门课程的一个环节来进行学习的。因此,“拓展训练”是作为公共体育课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来呈现的,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更应该将公共体育课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考虑[5]。
5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体育课与“拓展训练”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挖掘学生的各项潜能,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