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奎生小学体育思想研究
2019-11-24,
,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陈奎生(1891—1984),湖南长沙人,著名体育家。17岁考入湖南中路师范学堂,1912年毕业后在该校附属小学任教。目睹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欧美列强雄踞世界,他坚信唯有“教育救国”,而教育救国的前提是民众应增强体质,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于是在1918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习体育[1]。毕业后回到湖南,在湖南第一师范担任体育教师,同时还在楚怡小学和明德中学等校任教。1927年以后,在浙江四中、湖北体专、湖南大学任教[2]。1932年回到湖南第一师范,一度任校长,在此期间有感于当时体育师资缺乏,遂在该校开设体育班,培养体育人才。1941年担任湖南省教育厅督学兼体育视导。1942年任国立师范学院体育系教授兼体育科主任。1949年后在湖南大学任体育系主任,后又在湖北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任教授、体育教研组组长。1958年退休后回长沙定居。1984年在长沙无疾而终,享年93岁。[1]
陈奎生一生致力于体育事业,被誉为“体坛元老”[3]。而在其众多的体育贡献中,小学体育思想是极为引人注目的,同时他也是我国较早深入研究小学体育的学者之一。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对其小学体育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以大成故纸堆、全国体育报刊、超星读秀学术搜索等数据库所搜索到的陈奎生撰写的数十篇文章和数本书籍为基础,深入研究其小学体育思想。对其小学体育思想形成的基础、具体表现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是对老一辈体育家的深切怀念,更是汲取其体育智慧,为当下体育事业提供养分。
1 陈奎生小学体育思想形成的基础
1.1 中国体育发展多年依然孱弱促使其主张普及体育从小学开始
陈奎生一生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目睹中国国力孱弱而饱受列强凌辱,他原本是小学普通教员,认为只有强健国民体质才能使国家富强,不被他国欺凌,遂报考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习体育。而在此时,中国已引介西方体育多年,却因为各种原因,学校、民众和选手体育发展不如人意。鉴于此先生多次指出普及体育、促进国民健康应从小学开始。“我国政府,近年鉴于国人体力日趋退化......乃极力提倡体育,是亦对症下药之道也,惟小学为国民教育之根本,提倡体育,应自小学始”[4];“我国以往小学的体育,向不为人所重视......我中国现在尚未到马上就亡的情景......强盛这国家,还是从教育上着手,而尤其要注重小学的体育”;“诸君子,注意儿童之体育运动,竭全力为儿童谋人生健康幸福之基础,造成活泼的优良有用之国民,其功自不可没也”[4]。先生在参观长沙市第一届小学运动会时,认为该运动会使儿童的体格和精神有了极大的锻炼,继而发出“有可爱之儿童在,中国不亡”的感慨。[5]
1.2 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他非常重视对儿童的教育,他与美国体育家赫塞林顿等人共同提倡自然体育,即“新体育”。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倡导尊重和顺从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体育运动促使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6]。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来华访学,在100多场演讲中多次提到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体育对促进健康的裨益。杜威的弟子陶行知、陈鹤琴分别于1917年和1919年归国后任职于南高师,大力宣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而彼时的陈奎生正在南高师学习体育,并且加入了陈鹤琴等人组织的中国儿童心理学会等学术组织。所以,陈奎生的小学体育思想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较大。他指出“人在儿童时代天性烂漫,恶静好动,活泼异常,此种天性,根据心理学只能予以发达,不能加以压制......兼之幼时之骨骼柔软,最易呈畸态之状态,若不及时授予体育,予以合法之训练,一待成人,则骨骼已硬,如有不良之姿势,虽欲矫正,亦难奏效”。[7]
1.3 各级教师工作经历使其关注小学体育
陈奎生1912年从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毕业后便留在该校附属小学任教师,1918年赴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习体育,共担任了6年的小学教师,1921年从南高师毕业后又先后在多所小学任教直至1927年,先生约有10年小学教师的直接工作经历。而正是丰富的小学教师工作经历使其喜爱上了儿童,并且对儿童的心理、身体发育有直观的了解。基于此,他对小学体育极为关切,进而深入研究小学体育。此后又历任大中小学体育教员、教育厅督学、体育教授,加入学术团体、撰写学术文章,教学实践和研究领域也与小学体育有较大关联;著有《小学体育之研究》《小足球》《小学器械运动》《早操与课问操》《中小学体育教材与教法》《小学体育教育的基本原则》等书文;编辑过《体育研究》《体育季刊》《体育特刊》等杂志;担任过湖南省运动会、华中运动会和全国运动会的总记录或裁判;此外他还加入了中国体育学会、中国儿童心理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心理测验学会等学术组织[8]。可以认为,陈奎生小学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其各级教师工作经历有很大关联。
2 陈奎生小学体育体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2.1 因材施教体育教育观
192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壬戌学制”规定小学分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共6年,此后小学学制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由于当时中国国力孱弱,民众受教育机会少,小学生的年龄分布较广,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年龄相差较大、发育和接受教育的情况不一致,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先生主张小学体育教学要因材施教。
首先,教材选择上,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要存在差异。他指出初级小学生内脏、神经、肌肉等发育不完全,易疲劳,且喜欢个人运动,所以在选择体育教材时,应多用个人运动少用团体运动,不过于激烈;并且球类方面,宜用足球、篮球等,田径可选择跳高、跳远且竞赛不要超过百米,体操方面一二年级以故事性的游戏(先生自编的体操),三四年级多用仿效式的体操,一二年级用单个动作,三四年级可以用组合动作,而最好不用器械体操;武术方面,一二级不用,三四级用角力游戏等。高级小学内脏、肌肉发育已经可以承受较为剧烈的运动,神经肌肉控制也较发育完全,此时好团体运动,有争强好胜、勇敢冒险的精神,所以高级小学田径教材选择较多,如跳远、跳高、推8或6磅的铅球,有体力好的可以选择小铁饼或标枪;体操可以选择复杂的动作,可以有吊环、单双杠、跳箱等;武术可以选择正式角力、对打等,但是我国练死力气的拳术不可以选择。[7]
其次,以运动能力对儿童进行分组,主要针对同一级的学生。他提出全年级的儿童也会存在运动能力不均衡的情况,所以主张在全级运动时,以运动能力为标准将学生分为最善运动组(一二组)、中等运动组(三四组)、更次之运动组(五六组);在运动时,一二组在一起运动,三四组一起运动,五六组一起运动。这样运动能力强的儿童不会被运动能力差的儿童拖累,导致比赛失败或没有进步,而运动能力差的儿童则不会因为运动能力强的学生霸占其运动机会,导致自己无法练习。[4]
2.2 儿童游戏教育观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尤推“儿童游戏教育论”[9],陈奎生在这一方面与其有共通之处。他认为儿童天性活泼、喜动恶静,而这种天性只能予以发展而不能压制,这样才能使儿童健康成长。对于发展儿童天性,先生首推游戏。他提出游戏对于儿童有四大功用,分别是体育功用(锻炼身体、促进脑部发育等),德育功用(养成儿童团结合作、爱国牺牲的精神等),智育功用(养成儿童思考、决策等能力),美育功用(使儿童摒弃邪僻之意念、游戏时所选用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等)。[7]
但先生推荐的游戏含义较广,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正式的游戏,如田径、篮球、足球等,但是因为儿童发育尚未完全,所以正规的技术动作和规则对于儿童来说过于繁琐,因而要将其简化,使儿童了解简单的运动技术动作和规则即可,发展天性、培养体育兴趣是最重要的,年龄稍大以后,可以再进行正规的运动。针对正规运动的简化和运用,先生专门撰写了《小学足球游戏法》《小学篮球游戏法》等文专门进行介绍[7]。其二是非正式的游戏,即平常儿童所参与的各类游戏,这些游戏又可以分为故事性游戏(司马光砸缸、陶侃运球等古今中外合教育意义的著名故事),追逃游戏(发展儿童灵敏性),竞争游戏(儿童天性好竞争、教师在游戏中予以正确引导),乡土游戏(启发儿童乡土观念和民族、爱国思想,并且此类游戏来源广、数量多)。[10]
先生指出,游戏应寓于教育之中,要重视教师对儿童的指导,“以教育上预期最大效果,否则徒见其流为嬉戏,习成顽性,既害其本身,复害其社会,是有莫大之损失也。故学校应聘任教师,予以儿童适当之指导,以发挥儿童之真正价值焉”[10]。对于游戏的选择,先生指出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格、性别、季节、学校等具体情况进行,否则有害无益。如初级小学儿童因爱个人活动,所以要选择个人游戏,高级小学儿童团体意识增强,可选择团体游戏;冬天寒冷可选择教激烈和时间较长的游戏,夏季则相反;学校设备完全可以多用器械游戏,反之则多用徒手游戏[7]。最后先生强调,游戏选择应与时代相联系,提出国难当头,小学游戏教材选择“应多合冒险、勇武、忍耐、奋斗、诚实诸性者,儿童受此陶冶,必能奋发蹈厉,领悟优胜劣败之真理,民族意识之教育,藉此可值其基础,以矫正向来柔弱畏难之风习”。[10]
2.3 科学体育观
西学东渐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中国注入了科学的血液;魏源以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各行各业逐渐引入科学理论;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树立了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陈奎生也力推体育向科学化发展;他提出“练习体育,亦如治工程然,须遵守物理学上生理学上所指示之原理原则,按程做法,既不可疏间,复不宜习之日久,自有成效”[11]。他在《小学体育之理论与方法》前言中也谈到,“以体育纳入科学之内,主张注重正确计量之实验,以求正确之结果”;并且他也将体育科学化付诸实践,将体育分为学科和术科,“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个人及公共卫生、生物学、组织学、解剖学、心身测验学、生理化学、实用肌学、运动生理及卫生学、普通救急法、医学体操及按摩术、体育原理、体育历史、体育行政、体育统计学、体育方法、运动选配法、童子军原理、人体姿势学等;术科包括游戏、体操、田径赛、跳舞、武术、游泳及其他各种运动”[7]。在为小学体育教员做演讲时多次提出,体育教员应注意研究与体育有极大关系的科学,以便能够了解体育原理,科学教学的同时还能开发体育教材,打破“拿来主义”,他还先后撰写了《入水比赛记录之方法与表式》《小学生感性测验的报告》《初级小学六十米番薯(折返之意)赛跑的统计报告》等研究报告,力图通过数据统计、科学表达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有此想法并付诸实践,实在是难能可贵。
2.4 倡导小学体育教材的生活化
陈奎生提出小学目的之一在于“学习有利于生活上之运动,如跑、跳、投、掷、爬、攀、攻、避、骑射等”[7],所以小学体育教材应该与生活相联系。首先,与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相联系,如追逃游戏,“追逃,即进退二者,皆人生进程中,重要之动作,而于儿童时即须练习之有素焉”;竞争游戏(包括足球、篮球在内)“竞争好胜,人之互情,儿童尤甚,教者,最宜利用此种天性,发挥人类之特长,以期独得生存之技能”。其次,小学体育教材与生活劳作相联系,目的在于学生掌握自己照顾自己的技能。“在体育活动中训练他们能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就能减少成人为养护他们的一些消耗,又若是国家一旦发生国际战争,儿童亦能尽力在后方担任看护运输等工作”[12]。他将具体生活工作编入小学游戏中,如游唱教材中的“木匠作工”“农夫作工”“一个铁匠”等,让儿童在游戏中了解具体的工作步骤[24];对体操的改进中,他提出故事性的游戏,即把体操动作描述为某种生活中的动作,在增加趣味的同时,让儿童了解生活的技能,如“采莲”“敲冰”“制作书箱”“推磨车”“汲水”等。[7]
2.5 德育寓于体育之中
谈及学校体育,不可避免要涉及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先生认为,可以从狭义和广义方面看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夫以教育为全体言,体育为教育系统中一部分,与德育、智育、美育居于同等地位,同有完成教育目的之功效,惟此仅就其狭义言耳。若以其广义言,体育实兼德、智、美三育,因体育健康者,常思想灵敏,道德高尚,动静咸宜,终日抱乐观主义,有进取无退缩,人生幸福日进不已,身体虚弱者,脑力迟钝,思想不能持久,懒于检点,道德常因此堕落,由此可见,德育、智育、美育之发达有赖于体育者,殊非浅显”[7]。但是在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先生是倾向于德育寓于体育之中,如对于运动会的举办、奖励等方面,先生都主张注重儿童运动精神的培养,而淡化物质奖励,以养成儿童良好的品德,“用团体比赛发达其公德心、合群心、忠心及爱国心,以养成其共同主义及牺牲精神”[7],“我对于比赛与奖励,都主张偏重精神方面,而轻视物质方面,比赛技术固然重要,而比赛精神和道德更重要”[13]。先生非常推崇“运动场为伦理之实验室”,在儿童分组中小组长的选举,非常强调公正和道德,首先的两个条件就是公平正直、热心服务;强调“小学运动课之宗旨,不在乎技术之本身,而最要者,实为人格之训练”[4]。所以可以看出,陈奎生认为德育寓于体育之中。
2.6 主张立足国情,开展小学体育事业
近代中国体育的发展史可以认为是一部国外体育引介史,近代学者通过留学、出国考察、翻译国外体育著作以及外国人来到中国访学、工作将国外体育的先进经验带到中国来,但是国外的体育是基于该国的具体情况而发展的,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所以陈奎生倡导立足国情,采用国外先进理念,普及和发展小学体育。他先后撰写了《现代国际体育的新趋势》《英美足球小史》《读美国体育先导沙氏事略以后》等文章,介绍国外体育。先生认为中国国情是国民身体羸弱、经济凋敝、列强凌辱、民众对国家认同感低,所以首先要开发民族传统体育,以充实学校体育教材,“需探取美国运动的方法,选择我国的固有的运动材料,实施以德意志严格体育训练的精神”[14];其次,从简开始,利用可资利用的一切资源,“惟我国目前正甚穷困,对于体育上之设置,不能抱大的奢望,故必须合于应用经济之原则”[15]。这些观点也是当时的体育工作者的普遍观点。
3 陈奎生小学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3.1 增加小学体育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学生兴趣广泛,在体育教学中,最初只愿意参加趣味性活动,逐渐地对学习的内容和需要独立思考的练习产生兴趣,对呆板、单调的活动易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体育教师上课时若能体现故事化、情节化、游戏化和竞赛化,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16]。当下的大中小学的教材趋于一致性,然而大学生已经学习多年体育,但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个或多个运动技能的学生并不多见,与儿童时期没能形成体育兴趣并持之以恒练习下去有很大关系。所以,增加小学体育趣味性,使儿童爱上体育运动,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至关重要。陈奎生推崇儿童游戏教育观,主张符合学生心理特性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并对体操、武术、舞蹈等进行趣味性改编,以发展儿童天性,增强参与体育的兴趣。这里我们可以根据陈奎生的观点,从三个方面增加小学体育的趣味性:其一,简化或改编正规的体育活动,如简化足篮球规则;其二,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游戏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秋千、风筝、打花棍等,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当地固有文化和民族文化;其三,体育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儿童情意性表现的机会。
3.2 注重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
儿童是未成熟的人,是孕育一切发展可能性的人,对于儿童来说,没有比成长更重要的目的,所以在儿童阶段对其进行生活化的教育有利于儿童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对于儿童生活化的教育需要自然情景、家庭环境和学校情景相互协同[17]。当下的儿童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包办一切,儿童丧失了在自然情景和家庭环境中较多从事生活化活动的机会,那么小学体育便成为儿童生活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使儿童在学校体育中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生活化目的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陈奎生对于小学体育教材生活化的倡导为我们提供了范式。基于现实情况,我们首先应注意教师对儿童体育活动生活化的引导,如对于属于基本生活的动作,如走、跑、跳等,教师在进行传授时也应当向学生强调学习此类动作的生活意义,以便学生能够了解学习这些动作的实际生活意义,增强其参与体育技能学习的意向;其次,对于一些枯燥的体育项目,如体操等,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劳作相联系,如洗衣、拖地等;第三,教师可以将遇到火灾、地震等危险情况下的逃生、自救、求救技能编成游戏,让儿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逃跑等动作,使儿童在此类游戏中完成体力活动的同时,掌握逃生技能。
3.3 关注对学生品德的教育
2017年3月修订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校体育的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的重心是学生的“体”和“德”,但是当前大部分学校只注重学生的“体”,体质情结的泛滥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18],所以学校体育教学开始以学生体质增强、运动技能掌握为主要目标,忽略了体育对于学生情意表现的作用,这当然是有失偏颇的。小学时期是学生情意养成的重要时期,可以借鉴陈奎生“运动场为伦理之实验室”的观点,运用体育来培养学生的品德。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会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域所,体育教师是培养学生品德的引领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首先要文明举止,给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其次,要转变教学观念,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在体育活动中营造关怀的体育活动氛围,鼓励弱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第三,及时捕捉时机对恃强凌弱等不良行为进行制止,并进行教育;第四,善用竞争与合作,在对儿童的竞争性进行激发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完成体育活动。体育从来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而是通过身体活动达到体质增强、心智提高的目的,小学体育更是如此,所以不论是小学体育的实施亦或是改革,都不能忽略“体质增强”与“品德培养”。
3.4 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充实小学体育教材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提出文化强国战略要坚持文化自信,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陈奎生关于民族体育的挖掘,给了我们较多启示。他基于经济凋敝、民众国家认同感低的国情,提出开发中国固有体育(包括乡土游戏),在增加学校体育教材的同时,可以使儿童增强民族、乡土观念。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当下科学理论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挖掘,选择和改造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既充实了小学体育教材,使儿童在体育教学和游戏中不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又能使儿童在精神上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也必定日益加深,这也是实现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捷径。
4 结语
陈奎生被誉为“体坛元老”,一生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历任大、中、小学体育教授、教师,参加学术团体,参与编辑体育学术期刊,一直关注小学体育。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知识关怀使其对于小学体育许多观点与当今体育实践不谋而合,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能有如此先进性的思想,实在难能可贵。儿童游戏教育观、科学体育观、倡导体育教材生活化等观点与自然体育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倡导立足国情,开展体育事业,体育教学为救国服务,这些观点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对其小学体育思想的研究,不仅是对老一辈体育人的怀念,更是汲取前辈的体育智慧,滋养当代体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