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研究

2019-11-23刘锦

速读·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刘锦

◆摘  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对我国教育行业而言,随着云课程的兴起,课程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正因如此,传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正逐渐面临淘汰,取而代之的则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文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展开讨论,并就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如何进行有效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我国大学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规划;课程改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目的主要是在于帮助大学生以发展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自己的真实能力和水平,确立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目标,快人一步的制定出符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职业生涯计划,在自己理想的岗位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和人生价值。然而,在当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很多学校依然沿用老套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许多学生对规划课程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无法意识到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而“互联网+”背景下,云课程的出现则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学习乐趣。因此,我们有必要展开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改革研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

1.重视程度不够。首先,站在学校层面来看,一些学校认为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学习则是次要任务,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不是特别严格,从而导致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其次,站在教师角度来看的话,当前一部分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当中存在态度不端正、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同时对课程内容的制定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了课程的开设犹如纸上谈兵、脱离实际。

2.师资不完善。目前来而言,一些学校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面临着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课程师资力量配置不够完善的问题。实际上,许多学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往往就是由就业辅导员兼职,就业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繁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难免会受到影响。

3.时间机会成本高。大学生在大一年级时正处于高中到大学转换的初期阶段,对理论学习和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还不够成熟。加之有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较大,大一新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常常处于“连轴转”的状态。因此,他们认为时间比较紧张。然而,大学一年级正是大多数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阶段。在此阶段,学生普遍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较为重要,此时如果再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他们往往觉得课程学习的时间机会成本过高,从而导致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心目中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不仅如此,还有的学校甚至占用了学生的周末时间,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这种行为让学生严重丧失了对规划课程的参与兴趣,有的甚至出现了抵触情绪。

4.内容不够生动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学生在机械的教学模式中感受到的只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然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目的,就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对自身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及其对应的岗位产生一定的认识后,撰写出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不过,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教师多是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出来,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

5.实践效果差。一般而言,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多以大作业的形式为主,并且考核作业的形式比较统一,学生对其往往抱以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学生会直接利用互联网资源,复制粘贴与自己作业内容相似的网络资源应付了事,从而导致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无法发挥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的大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课程,采用机械应付式的学习方式,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无法利用课程理论知识和生涯规划工具对自身进行透彻的分析、定位,并确定自己今后的职业的方向,因此也导致了生涯规划课程开设的实际作用不强、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不佳等问题的出现。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

1.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云平台”。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可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云平台”。借助此类平台,将一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教学内容录制成短视频,并将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避免因视频时间过长造成学生专注度下降。同时,视频所涉及的内容也应当力图全面、深入,包括如课程简介、课程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职业性向测评以及职业规划书撰写等等。视频制作完成之后,学校应当将其及时上传至“云平台”,并要求大学生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云平台”中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后台还要根据学生的账号登录情况,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情况等内容。

2.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效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课程质量方面想要获得实质性的突破,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课程的实效性得到充分发挥。当大学生的视频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并且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课程作业之后,教师则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消化,并布置相应的考核作业,待作业完成之后,教师还要挑选出完成情况较为理想的作业,鼓励这些同学以课堂演讲的形式,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考核作业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如此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表达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最后,教師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兴趣爱好、能力以及个性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职业,并对该职业的市场前景、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3.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互动交流。“云平台”课程设设并非没有缺陷,互动性不足便是其中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酌情增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互动交流环节。“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在“云平台”中合理利用QQ、微信、邮箱等交流工具,建立线上互动平台,让学生将自己在视频学习和实践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问题通过留言、私信等方式,反馈给教师或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加强对班级群的利用,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班级群讨论活动,共同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关话题。只有如此,才能够让“互联网+”充分发挥作用,提升课程的教学价值,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4.改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标准。针对“云平台”的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学校和教师应当摒弃以往单一的考核标准制定方式,采取平时成绩与作业各占30%,考试成绩占40%的方式来制定。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应当以学生的线上讨论参与、留言情况,课程完成情况以及视频观看次数等方面为基准。

5.加大评估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效果评估。实践中,“云平台”的平台后台会存储许多的学生课程参与数据内容,学校和教师应当通过收集、分析分析、总结这些后台数据,掌握每个视频内容的播放次数,从而得出哪类视频更深受学生喜爱、哪类视频学生疑问较多等信息,为课程教师今后的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云平台”的优势,多举并措,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大学生量身打造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晓业.书院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2]许瑜铭.“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改革探索研究[D].郑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互联网+互联网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