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安泽县扶贫成效及巩固措施研究
2019-11-23李玲
李玲
摘 要:安泽县位于临汾、晋城、长治3市的交界地带,是山西省定贫困县。在巩固脱贫成效过程中,发现当地存在旅游业特色欠缺、连翘产业链有待延伸、缺少个性化帮扶措施、农户对扶贫政策需要深入了解及农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旅游业、延伸连翘产业链、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引入多元扶贫主体等对策措施,以推动安泽县的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成效;安泽县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6-004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157.2 文献标志码:A
1 研究意义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 重点。目前,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2017年,我国还有7 017万人处于现行标准的贫困状态。在扶贫工作中,依然有着“谁是真正贫困”“致贫原因有哪些”“如何切实有效帮扶”和“帮扶效果怎么样”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2 安泽县基本情况
2.1 县域整体情况
安泽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隶属临汾,全县总面积1 967 km2,下设7个乡镇,包含102个行政村,总人口达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2017年安泽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28 06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39 577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2%;第二产业产值为306 314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6%;第三产业产值为82 174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9.2%。
2.2 贫困状况
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安泽县欠发达、后发展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贫困面较广、贫困发生率较高,是山西省定贫困县。安泽县共有39个贫困村,集中分布在和川镇、马壁乡和杜村乡。2014年底安泽县贫困人口共有4 471户11 310人,贫困发生率为18.98%;2015年底安泽县贫困人口3 385户8 283人,贫困发生率为13.90%;2016年底安泽县贫困人口1 991户4 706人,贫困发生率为7.90%;2017年底安泽县贫困人口共有162户317人,贫困发生率为0.53%。
安泽县贫困人口状况具有以下特点:①区域分布集中。全县有39个贫困村,占全县102个行政村的38.24%,贫困村集中分布在和川镇、马壁乡和杜村乡。②贫困程度深。全县近1/3的農业人口为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困程度深。③致贫因素多。经过精准识别,在贫困人口中,致贫原因有病、残、学、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缺劳力及缺资金等。其中,因病致贫占53%,缺资金占14%,因残致贫占11%,缺技术占8%,缺劳动力占5%,因学致贫占5%,缺土地、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的占3%,因灾致贫的占1%。由于安泽县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特点,导致精准扶贫工作难度加大。
3 精准扶贫方式
3.1 产业精准扶贫
产业精准扶贫是以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及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扶贫政策为支撑,建立起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安泽县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及其绿色生态优势,积极发展旅游、光伏、连翘三大产业。旅游产业带动当地致富,光伏产业推进阳光扶贫,连翘产业助力农业发展。产业精准扶贫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对我国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事关我国的长治久安[1]。
3.2 文化精准扶贫
文化精准扶贫指的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给予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从精神文化层面摆脱贫困。文化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更加注重人们思想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安泽县在教育扶贫上,每年投入1 000多万元,持续实施“十二年教育全免费”、住宿生交通补助、膳食补助等教育惠民工程,同时资助贫困在校生。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调整贫困地区生产方式,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2]。
3.3 金融精准扶贫
金融精准扶贫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依托,对贫困户提供符合要求的金融服务,满足贫困群众的金融需求,促进其脱贫,是一种造血式扶贫。安泽县的金融扶贫政策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贴息政策和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等。
4 精准扶贫成效
4.1 产业精准扶贫成效
4.1.1 旅游产业带动当地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安泽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以绿色生态游、红色文化游、乡村休闲游为主,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按照贫困户自身条件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创新型扶贫策略,将就业、收益和经营扶贫进行有机融合,使贫困户能够依据自身现有条件找寻脱贫路径,提升自主脱贫能力。据统计,安泽县2017年共接待游客176万人次,获得收益4.3亿元。
4.1.2 光伏产业推进阳光扶贫
安泽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由县级财政统一拨款,为贫困户免费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充分利用家庭屋顶光伏对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进行经济效益转化,依据发电量为村民分红,目前光伏电站已在39个贫困村、63个非贫困村投入使用,每个贫困户平均增收5 000元。
4.1.3 连翘产业助力农业发展
安泽县是中药材连翘的重要产区,连翘种植面积广阔,年产量可达400万kg,品质经国家认证。2017年7月26日,安泽连翘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推介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连翘药用价值高,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每年可为安泽县增收4 000万元。安泽县积极发展连翘产业,通过连翘采摘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当地贫困户的收入,进而带动安泽县经济稳步提升。
4.2 文化精准扶贫成效
4.2.1 普通高中、中职院校免学费、住宿费、书费
自2012年1月起,安泽县对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补助学费、住宿费、书费,学费按每生每年8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住宿费按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书费按每生每年668元标准给予补助。对普通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和技工学校等在校生全部免除学费,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全覆盖,学费按每生每年2 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住宿费按每生每年1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书费按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4.2.2 义务教育住宿生交通补助
自2014年1月起,安泽县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现居住地距校2.5 km以上的住宿生进行资助。按照学生每学期20周周末上下学乘车,以每人0.24元/km测算票价计费,实施交通补助。对住宿生提供交通补助,表明安泽县十分重视教育扶贫工作。
4.2.3 寄宿制小学住宿生“蛋奶工程”
为提高全县寄宿制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自2012年春季学期开始,安泽县在寄宿制小学住宿生中实施“蛋奶工程”,即向全县寄宿制小学生每周配送1次蛋奶营养套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3 金融精准扶贫成效
4.3.1 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贴息
自2010年起,安泽县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给予贴息政策。市、县两级财政局分别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贷款贴息资金”专户,实行专人管理,不得挪用。创业贷款贴息政策的实施,使大学生村官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很多大学生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3.2 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
自2010年起,安泽县推出有关当地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财政贴息比例为中央承担75%,县级财政承担25%。安泽县妇女多数无固定职业、无稳定收入,无法为家庭带来经济效益。
实施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使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可以合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小规模创业和互联网创业,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妇女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加了妇女的个人收入,提升了妇女的社会地位[3]。
5 巩固扶貧成效面临的问题
5.1 旅游业特色欠缺
安泽县旅游产业单一,欠缺旅游特色,现多为采摘园、桃花林等自然景观,与周边其他市县的旅游景观相似度高。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越来越个性化,旅游者更希望参加特色鲜明的旅游活动,单一的旅游景观难以吸引旅游者的目光。
安泽县旅游业特色欠缺,其根本原因是农户思想认识的问题。当地群众对旅游产业的地位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受资金缺乏、景点无特色等“条件决定论”的影响,对旅游项目开发的信心不足。即使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带动,也未起到十分良好的效果。安泽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经济优势,旅游业的先导和带动作用有待发挥。
5.2 连翘产业链有待延伸
连翘产业包括种植、栽培、加工、销售等环节,当地农民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人员、专业技术支持和专业知识,在种植、加工、销售等各环节没有达到专业化的水平,继而影响连翘产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当地农民在采摘连翘后会立刻卖出,缺乏对连翘的深加工,连翘产业链延伸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5.3 个性化帮扶措施较少
精准扶贫,要义在“精准”。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要深入贫困户家中,充分了解各家各户的致贫原因。由于致贫原因的多样性,贫困户自身需求不同,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才能实现精准扶贫。通过走访调查,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措施相对简单,缺乏个性化帮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大多数帮扶责任人入户帮扶,只是简单询问贫困户的家庭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问题,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在农忙时帮助贫困户干农活等,在产业推广、政策宣传方面帮扶较少,个性化帮扶措施较少。②贫困户脱贫的主要途径是外出务工,以及领取国家发放的养老金、低保金、惠农补贴、煤补、高龄补贴和办理合作医疗保险等来补贴家用,帮扶措施相似度很高,缺乏针对性强的个性化帮扶措施。
5.4 农户需要深入了解扶贫政策
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对扶贫工作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使群众更加了解国家的政策、明白当前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
通过走访发现,不少贫困户对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了解较少,仅限于浏览宣传手册、听帮扶责任人介绍。扶贫宣传力度小,没有进行回访来检验宣传效果。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了解较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
5.5 农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农户不仅是扶贫的对象,也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主体。农户对扶贫政策的认识和自身的价值观念对精准扶贫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农户对精准扶贫的理念存在偏差,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不以“贫困”为耻,反以“贫困”为荣,在脱贫过程中,隐瞒家庭收入实情。②关系户通过钱权交易等手段获得贫困户名额,部分农户利用村委或基层政府的亲戚朋友获得贫困户资格,霸占贫困指标,使真正贫困的农户得不到帮扶。
6 巩固扶贫成效的对策和建议
6.1 发展特色旅游业
发展特色旅游业是安泽县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旅游产业作为安泽脱贫的三大“法宝”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唯有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才能使贫困人口进一步摘掉“穷帽”。安泽县人杰地灵,除采摘园、桃花林等景观,更有荀子文化园、枫叶林等特色旅游景观,应将生态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安泽县独特的特色旅游产业链,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6.2 延伸连翘产业链
安泽县缺乏连翘产业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在连翘产业的种植、栽培、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进行规范指导,给予技术支持和保障。扩大连翘的种植面积,提高连翘的产量,深度开发连翘的药用价值,严把品控关。杜绝提前采青,划定统一收购标准,提升连翘的产量和品质,吸引更多农民投入到连翘产业的建设中。延长连翘产业链,建设大规模连翘加工企业,发展连翘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使安泽县连翘产业更加正规化、标准化。
6.3 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
为使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扶贫政策,更好地落实帮扶措施,从以下几方面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①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扶贫政策的宣传工作,在各村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横幅。主要领导在例会中带领干部学习扶贫政策,并亲自到贫困户家中进行政策宣传。②针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宣传,对于年老、不识字、患大病等特殊人群,由帮扶责任人上门宣传扶贫政策,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根据贫困户的需求对接相应的政策,向贫困户讲政策内容、标准、申请流程等。③定期走访,强化监督。扶贫工作组要进行不定期抽查,通过走访贫困户,抽查干部政策宣传情况、了解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情况。对于未向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宣传手册发放不到位、敷衍了事的帮扶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6.4 引入多元扶贫主体
当前我国的扶贫模式仍以政府作为扶贫主体。政府承担绝对的扶貧责任,这是不现实且不合理的。应引入多元扶贫主体,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群体的积极性,使其自发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明确各主体的责任,政府在整个扶贫工作中处于主导和统筹全局的作用,市场起调节作用,提高扶贫的准确性;社会组织吸引社会力量,对贫困地区、贫困户开展对应帮扶工作;志愿者群体为精准扶贫注入新鲜血液,使扶贫措施更加灵活、生动。
7 结束语
安泽县是山西省贫困县,地处偏远地区,土地资源匮乏,农民教育水平低,扶贫任务艰巨。分析安泽县在2014年建档立卡至2017年退出贫困县期间,精准扶贫的实践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摘帽”巩固过程中的相应对策和建议,为安泽县脱贫巩固工作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沈卫华.精准扶贫背景下忻州市社会救助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7.
[2]高悦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7.
[3]许汉泽,李小云.“精准扶贫”的地方实践困境及乡土逻辑———以云南玉村实地调查为讨论中心[J].河北学刊,2016,36(6):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