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9-11-23刘洋
刘洋
摘 要:目的:分析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笔者学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治疗,将50例先入院的患者定为对照组,后入院的5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将两组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果进行记录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程度较轻,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上述指标数据结果同对照组患者相关数据比较均存在显著优势,经计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对肩袖损伤患者术后采取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使临床的治疗得到患者的满意。
关键词:肩胸关节运动训练 肩袖损伤 手术 肩关节功能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a)-0017-02
肩袖损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创伤、疾病引起的肩袖组织供血不足及肩部慢性撞击损伤所致,该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由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慢,因此需要加强患者的肩胸关节康复训练,才能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得到尽快恢复。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对肩袖损伤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中100例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中包括男21例、女29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5±3.1)岁;对照组中包括男22例、女28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6.0±3.0)岁。此次研究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数据对比显示(P>0.05)。
1.2 方法
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训练方案,术后4周内采取肘、腕、前臂及手指关节的制动康复训练,每次训练10min左右,每日训练2次。术后4~6周采取保护性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肩胛上用体操棒辅助进行关节活动,同时进行不同角度的肩关节周围肌力训练和闭链肩关节稳定性训练,训练幅度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而定,每日训练2次;术后6~12周,进行功能和肌力增加训练,训练时可辅助肩梯及肩关节旋转训练器械,每次训练20min左右,并根据患者承受能力调整训练强度。若患者存在关节活动障碍,可根据严重程度采取关节松动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肩胸关节运动训练,术后第2周对患者采取肩胛骨被动训练,治疗师用手帮助患者固定肩关节,另一手帮助患者进行抬举、前伸及后缩等被动训练,并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整训练幅度,同时进行肩胛骨手法抗阻训练、内收及外展训练;术后第4周对患者采取肩胛骨周围肌力训练,首先采取活动度配合前拉、后伸手法抗阻训练,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采取弹力带进行站立位内外旋训练,从而达到增加肩袖肌力量的目的;术后第6周将训练增加至肩胛胸壁关节稳定性训练,训练方式为稳定治疗球,指导患者在倾斜45°的桌子上,将双肩向前伸屈60°并向下压住治疗球,并逐渐改为双肩前屈90°至单臂支持。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次数,患者共治疗3个月[1]。
1.3 观察标准
研究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活动、活动范围、力量测试)等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对比,单项分值为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将两组患者对此次治疗满意度进行评分对比,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越好;并采用自我陈述评分尺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尺为10cm,每1cm为1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调查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描述,经t检验,差异在P<0.05时,代表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 结果
两组计量数据对比如下。
评分记录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数据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组间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之上(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肩袖损伤是临床骨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并在中年重体力劳动者群体中发病率最高,肩袖损伤后会导致患者无法自动使用患肩,且肩关节内旋及外展时会出现明显的压痛感,因此降低了患者的肩关节功能[2]。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手術治疗,通过治疗可使患者疼痛得到缓解,但术后仍需要良好的康复训练,才能有效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并能减少患者对消炎镇痛药的依赖。因此近年相关研究中,针对肩袖损伤患者术后采取了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并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3]。肩胸关节运动训练是通过科学系统化的分阶段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首先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通过第一阶段的肩胛骨被动训练,可有效刺激患者肩袖部的神经血管、肌肉和肌腱,从而使患者肩袖部肌肉紧张症状得到良好改善;通过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肩胛骨周围肌力训练及肩胛胸壁关节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上肢及肩关节的血运,提高患者上肢及肩关节的外旋、前屈、上举及背伸等功能的恢复速度,并能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良好改善,最终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同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后的对照组比较,通过添加了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后的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
综上所述,肩胸关节运动训练对提高肩袖损伤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减少患者疼痛程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荣斌,王帅,黄彩凤.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J].系统医学,2017,2(10):33-36.
[2] 李海,麦麦提·沙吾提,席玉镜.运动训练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10):64-65.
[3] 赵良晴,刘景瑞,陆利芳.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