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之刍议

2019-11-23李殿勋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华民族传统

李殿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含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其次,由此衍生出来的文字、语言、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比如,我们常用的词语“世界”“信仰”“投机““迷信””方便“等都来源于佛家文化。

具体地讲,中华传统文化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为载体。其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结晶,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孕育了灿若星河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面对现代化的浪潮不断袭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面临着传承的危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学生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情感认知和知识积累,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德流失严重。在教育部颁发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此可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义不容辞。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呢?笔者浅谈几点拙见,予以商榷:

一,充分利用课程教材,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动力。初中语文教材不仅仅承载了丰富的具体知识,同时也承载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教材的使用不应该只是注重其“工具性”的发挥而忽略其“人文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各篇古诗文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历代精华之作,在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和才华的同时,不断散发着汉字独有的韵味,其中的美感、意境和思想更是能够让品读者收获众多的体悟。作为任课教师,在进行古诗文相关篇章的教学时应当注意保留古诗文的美感,以侧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第一要务。长此以往,加以强化训练,就会逐渐提升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实现自发性、自主性学习,更好地感悟语文之美。

二,转变教学理念,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弥补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改革,理念先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此,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过去“满堂灌”、“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内在需求,从学生的审美品位、道德人格、人生追求等出发,进行多方位、立体式指导。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丰富的传媒手段。现代传媒手段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化的不足,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借助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将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很好地吸引同学们的课堂注意力,在保持课堂教学关注度的同时提升信息的接受度,从而极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3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课外活动,亲自投身文化活动中

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效果的提升应该放眼于课堂内外,如果教师在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的同时,能够在课外开发一系列相关拓展活动,在帮助同学们深化课堂教学认知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以活动为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其一,充分开发利用本土丰富的节日文化。我们的传统节日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价值深邃,是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为依托,開展一系列围绕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例如在端午节前后几周,可以设定为端午文化周。同学们围绕端午文化进行知识拓展,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收集有关端午文化的古典诗词、名人名言、格言雅句、历史典故、传统民俗等,最后由教师组织统一进行端午文化的展示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的载体,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感悟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其二,结合兴趣成立传统文化学习团队。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具体兴趣和不同关注点进行自由结合,成立互帮互助、各有侧重的学习团队。在学习团队内部,团队成员之间定期开展一系列的团队集体学习活动,比如,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分享会,分享近期自己阅读过的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开展观点讨论会,讨论在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问题、学习方法和心得感悟等。而在学习团队之间,彼此也可以组织交流活动,切磋心得,增进了解。

总之,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结晶,汇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经典和情感依托。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同时也承担着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

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语文教师坚定信念,从提升自身素质入手,以课堂为主阵地,循循善诱地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文化情感,合理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中华民族传统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传统节日礼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