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园安全管理

2019-11-23鲍国美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校园学校教育

鲍国美

摘要: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从校车安全事故,黑网贷,到海边游泳溺水身亡事故等,每件安全事故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教育者,不应该等到出了事故,才去反省和改进,而应该防微杜渐,从日常生活小事小细节入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切实做好当代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内容详实全面、措施得力得法,宣传渠道多元,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构建和谐、平安、文明的校园。

关键词:校园安全事故原因  管理渠道策略

一、校园安全事故案例

校园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楼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马路“杀手”、网贷……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着“祖国的花朵”。有人做过统计,光是由于校园内的安全事故而伤亡的学生,全国每天至少“减少一个教学班”!学近几年有关校园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事件网络安全事件,消防安全事件等屡见报端,而且每年的安全数字呈上升趋势。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

近年,教育部发布的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切实做到学校安全“警钟常鸣,长抓不懈”。我校收集整理部分学校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介绍给大家。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认真阅读本案例,认真思考,吸取教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心,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意识,身体力行,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贡献。

二、中小学生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1.学生自我防范、保护能力欠佳

近年来,在校园内外发生了许多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共同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具体问题如下:⑴缺乏安全防范意识;⑵缺乏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⑶学生法制意识淡薄,自我防范能力较弱。

2.中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行为无常

现在的中小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很多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交通违法,对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

3.交通工具的多样化与中小学生的技能不相适宜

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思维简单,思想幼稚,敢于冒险,什么都敢接触,什么都想尝试。基于这些心理特点他们就会贸然驾驶一些自己根本不能驾驭的交通工具,近年来中小学生驾驶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举不胜举。

4.家长监护不力,缺乏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和保护

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不遵守交通法规,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这些都无形中对未成年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渠道和策略

面对发生的一起起的校园安全事故,面对未来得及盛开就凋谢的一朵朵鲜活的年輕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是安全意识到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教育力度,实施三全教育(全员、全面、全过程),力图全方位强化安全意识:1、全员教育即学校各级加强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广大教职工系统学习、掌握安全知识以便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2、全面教育即安全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安全常识,也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加强防范,使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德、智、体全面教育之中。3、全程教育即要求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做到常抓不懈,使学生安全平稳地渡过学校生活。

二是重点实效到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开,更要重点进行,讲求实效:

1.是抓好重点对象如经常违反校纪校规学生的安全教育。

2.是抓好重点场所(场合)的安全教育。

3.是抓好重点时段即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如新生入学时期、节假日期间、学生外出实习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等时段。

4.是抓好以交通、消防、财产、网络、心理等方面的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知识教育。

三是安全宣传到位。

1.通过学校刊物、广播电视、校园网络和公共展板等媒体及校园文化活动,经常性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广大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2.把安全宣传教育与教学、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把安全文化融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服务,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3.加强安全文化硬件建设,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各场所,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四是安全教育和学习到位。

首先,应编写以思想教育为基础、法制教育为依据、典型案例为衬托,以防火、防盗、防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手册。其次,大学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计划中,安排一定的课时,使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力求安全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寝室、进生活。最后,安全教育与学习应与学校的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突出特色。

五是做好制度安排,力求制度到位。

1.建立、完善、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①层层签订和贯彻落实安全责任书,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②各级安全部门和责任人即学校主管领导、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班主任或辅导员、学校安全保卫部门等齐抓共管,多管齐下。

2.建立和完善学各项安全制度,建立长效的教育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3.建立警校合作、校家合作,实现学校与社会的通力合作,为学生安全和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当然,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等四座“立交桥”的通力协作,方可取得如期的效果。

猜你喜欢

校园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