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轻叩习作之门

2019-11-23牛俊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生活

牛俊霞

当语文教师有共同的感受,写作教学实在难教。尤其是三年级第一学期初始阶段的习作,虽然给学生讲清了习作步骤,详细点拨方法,但学生受能力限制,表现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孩子们不知如何下手,无从表达,长时间过去蹦不出几个字。身为教师不能只是着急无奈,失望叹息,而是需要静下心,梳理习作教学思路,琢磨习作教学方法,才是可取之处。

一、朗读范文,学会借鉴、仿写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读他人优秀的作文,能撞击思维,触发灵感。小学语文书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是语言表达,材料运用,结构段式都是很好的作文范例,假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着作文教学,有心的同学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开始学写作。比如介绍家乡的美景,仿照《富饶的西沙群岛》,介绍家乡所在的位置,然后用上“那里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等句子。又借鉴《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习作顺序,分别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天空、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景物的特点描写。鼓励学生多读手头的作文书,积累语言,感受语感。 允许学生借鉴,摘抄优秀的词、句、段放在习作适合的位置,需要的地方。学习了《翠鸟》后,我借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鹦鹉、喜鹊、啄木鸟”等鸟类图形,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后,仿照作者的写法选取自己喜爱的一种鸟类进行描述。有了形象的事物,,孩子们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描述很精彩,既有作者写法的影子,又有自己的独创和想象。学生写到:“鹦鹉是一种可爱的鸟,瞧,它头上的羽毛像天蓝色的头巾,背上的羽毛像草绿色的外衣。翅膀上像穿上天蓝色的长袖,腹部的羽毛像红黄色肚兜。它小巧玲珑,一双黄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树枝,一对黑珍珠般的眼睛下,有一张弯曲的小嘴。”

二、利用多媒体,提供素材。

利用多媒体,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去看,去听,去感受。比教师费尽口舌说要有效得多。比如介绍美丽的家乡,生在新疆新源县的孩子,以吐尔根乡的“杏花沟”。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那拉提”引以为荣。只让学生口头去说,思维受阻。出示漫山遍野的杏花图、绿树掩映下的毡房图、牛羊成群的草原图……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熟悉美妙的境界,再加上文字提示,图文结合,学生的习作空间敞亮了,写作思路清晰了,写作素材丰富了,自然笔端下流淌的文字多起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平时观察生活不够,认识受限制,如果空洞的讲些传统文化,他们会听得云里雾里的。于是,我就收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剪纸、皮影、春联、灯笼、刺绣,还播放了一些短片:元宵灯会、舞狮子、踩高跷等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有些学生自豪地说:“老师,我参加过元宵灯会,我还猜中灯笼上的谜语呢!”也有些学生说在老家看过舞狮子。通过这些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们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纷纷发表自己的感观。还可以将一两篇优秀的范文展示出来,便于写作十分困难的孩子参考阅读。

三、创设高刺激的体验活动

多数孩子比较好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如果写作课上总是很枯燥的讲讲方法和例文,孩子就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并且习作条框化没有新鲜的语言和真情实感。因此,针对小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有意识地创造体验活动,是习作的“活”素材。记得三年级上学期一次习作的第一课时,组织全班同学做游戏,讲清游戏名称,游戏规则,在老师讲述的故事中,测试学生的反应能力。那是一个气氛紧张激烈地场面。游戏结束,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说着、笑着流露真情。水到渠成,稍加点拨学生都静下心,心情舒畅地把心灵感受诉诸于笔端。看着他们心甘情愿地表达的神情,教师心里美滋滋的。

四、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体验生活。

生活有多丰富,习作资源就有多丰富。作文来源于生活,作文反映生活。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走进大自然,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在这段话中,诗人歌德明确指出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为教师,有必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写作教学走进广阔的天地。记得,我在村队一所学校教学,春意盎然时,我带着孩子们走进校园附近的杨树林。那是一种诗意的境界。绿意葱茏的林子里,孩子们在快活地找春天。“老师!我找到了!”抓着几只小蚂蚁给我看;“老师,我找到了!捏着几朵小黄花,跑过来。”“老师看,一只漂亮的花蝴蝶快速飞了过去!”,“哎!老鹰!老鹰!”多么美妙的境界!多么兴奋的课堂。我们别斯托别中学校园就是一块储存习作资源的仓库。景色之美和人文之美和谐相融。单“莲花池”一处,就有赏心悦目的美景可供学生欣赏、创作。早春有高洁优雅的玉兰,初夏有可人,娇小的睡莲,初秋,一池荷花依旧怡人的眼,入冬,操场边沿杉树、皂荚各具风姿……哪一处都有描述不尽的话语,哪一角都有倾泻不完的情怀。就连草坪上满眼黄灿灿,自然舒展,洒脱天真的蒲公英也绝非书本上描述的模样和形象。习作课上我很愿意带领学生走出去观察和感悟。赏着,说着,很自然地将习作方法有机地点拨进去:想象、联系、对比等方法自然流出。真所谓:眼里有景,心中有情。孩子们渐渐能写出属于自己话语特色的作文来。因此还有不少学生的作文在我县党建网上发表。

五、放眼身边,坚持不懈写微作文

微作文顧名思义就是字数少的作文。写该作文可以给学生减少数量压力。想法多则多写,反之,可以少些。但是教师一定要做学生发掘素材的引领者。微作文的素材几乎信手拈来,就看你是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于灵动的心。告诉孩子微作文的素材就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习作教学就是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善于反思,积极琢磨 ,合作探究,勤奋学习,才会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即使苦恼而令人困惑的习作教学在您的辛勤耕耘和智慧点拨中也会看到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