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2019-11-23汤跃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分类垃圾环境

汤跃

2019年6月3日,习近平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想要全面获得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培养好垃圾分类的习惯,才会将垃圾分类的行为贯彻终生,从宏观角度看,甚至影响整个世界,因为一个孩子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可以带动整个社会,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习惯?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应该为幼儿垃圾分类行为的养成提供有力的支持,创设适宜的环境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将环境因素有效转化为教育因素,顺理成章的促进幼儿垃圾分类行为的养成,我认为适宜的环境包括:

(一)客观环境

以幼儿为本的原则,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承载着目标可以观看操作的直观形象。客观环境能初步激发幼儿探索垃圾分类的好奇心,也能切实学习相关知识和方法,比如班级环境,互动墙,区域活动等等。

1.班级环境

班级就像社会的缩影,也是情景教学的体现。在中班里突然出现四个垃圾桶,孩子们无不好奇,凑到跟前,我简单介绍后便布置作业“从家里找到一件自己的垃圾明早带到班里”孩子们挠着头嘴里嘟囔着“我的垃圾?做什么呢?”第二天,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牛奶盒,旧衣服,饮料瓶……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体验到的乐趣以及积累的经验远比听教师的说教所获得的要多。

2.互动墙

将近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融会贯通再现与互动墙,展示了幼儿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孩子们发现了互动墙的变化,主动凑到旁边,大雄胸有成竹的像莹莹介绍“你看,这个蛋壳是应该放到厨余垃圾的”,莹莹也不示弱边动手边说“我还知道过期的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因为它有毒”。孩子们都想在互动墙上大显身手,激发了他们展示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成果。

3.区域活动

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的进行活动。在美工区中,幼儿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绘画垃圾桶,还可以利用废旧纸盒、光盘、布料等低结构材料大胆创作,变废为宝制作成宇宙飞船,布贴画等作品;益智区中,我简单制作了“垃圾找家”的地图,幼儿利用所学动脑思考将多种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到相应的垃圾桶中。表演区中,幼儿和家长利用废旧材料准备的道具和服装,我们共同制定的剧本,幼儿自选角色排练,最终为大家带来了一部精彩的情景剧《“桶”治地球》,在开放日活动获得了家长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对垃圾分类加深了理解。

(二)主观环境

由抽象的影响力塑造而成,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成人和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的行为和日常用语等等,这种无意识的随机营造的氛围,对处于客观环境的我们起到榜样、监督、鼓励的作用。成人(家长和教师)作为教育者,不仅应该对孩子讲清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更应在实际生活中当好表率,从而影响和引导孩子从不自觉到自觉实行垃圾分类。幼儿最擅长也最喜欢模仿他人尤其的班里的老师,所以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在生活中切实做到严格的垃圾分类,废物利用,譬如厨余垃圾里的包装袋要单独撕下投放到可回收垃圾,用细微的动作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影响。

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会主观能动性,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两种氛围相辅相成,潜移默化、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影响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萌发和巩固,引导幼儿垃圾分类习惯的形成。

二、灵活运用丰富的教育活动

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要广泛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教育活动对幼儿来说是直接系统获得知识的来源之一,教育活动可以分成集体教育活动和随机教育活动。集体教育活动是面向全体幼儿开展的,结合我班幼儿特点,开展了“环保小卫士”系列活动,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垃圾,了解垃圾的巨大危害,也知道了生活垃圾的简单分类。

垃圾分类知识随着活动的开展,幼儿基本已经能独立分类,而这些细节还是容易忽视的,所以,我们要不能忽视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细节,从点滴生活及习惯中逐步渗透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幼儿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三、充分利用家园合作共育

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环境里与幼儿园达到教育的一致可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行为。平时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单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专题讲座、布置宣传栏、编写宣传小报、倡议书,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传递垃圾分类的信息,传授对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目标、内容,参与幼儿园的垃圾分类课程制定过程。例如,在“垃圾分类”的主题活动中,通过在幼儿园的学习幼儿了解了垃圾分成哪几类和重要性,了解了这些知识后再进一步引导幼儿如何做到正确投放垃圾。可以先要求家长与幼儿共同调查,家中垃圾最多的有哪些,有哪些垃圾是有害的,然后引导幼儿与家长拟定垃圾分类的方案,并采取措施积极配合。

我国垃圾分类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幼儿通过学习认识无毒无害的废弃物,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环利用,并通过分类操作,进一步感知可回收物的同时,更好的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在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处于垃圾围城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大家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帮助幼儿从小建立垃圾分类的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行为,并引领幼儿周围的成年人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这项全民运动中去,为我们重现一个碧水蓝天的美好家園,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猜你喜欢

分类垃圾环境
垃圾去哪了
环境清洁工
倒垃圾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漫观环境
给塑料分分类吧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