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钢琴基础课程教改之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

2019-11-23陈慧敏

艺术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陈慧敏

摘 要: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我国音乐教学中主要关注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多数教师始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灌输乐理知识。音乐课堂尤其是钢琴基础知识课堂显得非常沉闷,教学效率不高。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现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将多元化音乐教学法引进来,这对提高教学效率非常有利。

关键词: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多元化音乐教学法

现代化社会生活中,音乐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音乐学习俨然就是一种享受,而是否可以在信息化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出音乐教育自身的价值,成了现代人所关注和重视的内容。笔者认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关注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出音乐的魅力。

1 实施多元化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升学生修养

音乐与文化是呼应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音乐就是一种文化,多元化音乐教育就是将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串联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体育、舞蹈、美术等科目,都与音乐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我们可以在其背景下开展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教学,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同时也丰富自身文化知识,提升自身内涵。

1.2 有利于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音乐教育中不仅有声乐练习课程,而且也有很多音乐文化背景赏析课程,这些都可以利用音乐方式实施教学,用旋律将需要记忆的内容表达出来,搭配节奏与背景音乐,有利于学生记忆。比如一些人将古诗词谱成乐章,用歌唱的方式传承古诗词文化,不仅改变了背诵古诗词枯燥、乏味的现状,而且也激发了人们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1.3 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高校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创新能力往往需要外在动力才能将其激发出来,多元化音乐教学就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运用传统方式教学,而且还可以将很多先进知识融入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放思想,而且还能提升其认知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2 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过于追求教学的形式化

当前,很多高校音乐教学始终在教授学生基本的乐理知识,采用固定的唱练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教学方式是对西方教学方式的一种模仿,急于追赶世界先进的音乐文化,明显忽视了自身音乐特色。我国音乐发展历史悠久,各地均有其代表性音乐形式,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我国音乐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践教学中并未体现出传统民族音乐,加上民族观念不强,导致很多学生对本土音乐不认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高校音乐学课程应该改变以前的音乐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加强对本民族音乐的了解,不然很容易出现没有充分利用学生高天赋的现象。

2.2 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传统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来说也非常不利。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往往比较被动,同时教师缺乏对学生感受的关注和考虑,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潜能根本没有激发出来,不仅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而且还对其创新发展与想象力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2.3 教学管理缺乏规范性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有关素质教育的相关改革,这种形势下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提升自身能力,不仅是因为这与薪资、评定职称有关,更是因为这关系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然而,多数教师对职称考试的关注度过高,导致忽视了对自身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机械地为学生灌输音乐知识,很少将民族文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管理方法是极不不科学的。

3 音乐学专业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实施多元化教学的方法

3.1 积极实行信息化技术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开展音乐学专业教学,应将信息化技术积极地引入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素养,而且还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学生的生活添加乐趣。无论是在钢琴基础课程中,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仅根据教材实施教学,学生都会感觉枯燥、乏味。要想使课堂丰富多彩,就必须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体系,比如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认知音乐的程度。具体来说,在钢琴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音频与视频内容,这对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非常有利。运用信息化技术是高校实施多元化音乐教学的重要体现,只有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将现代化教学体系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3.2 完善钢琴教学内容

一是教材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加强对演奏理论知识的讲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钢琴发音原理,并理解人体生理运动与训练机理。通过传授钢琴教学法,学生可以了解到钢琴教育的基本方法、规律与内容,提升其实际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应为学生留出自主发挥的空间,以利于提升其合作表演的能力。二是应完善钢琴艺术历史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不同时代下不同钢琴家的风格特征,从而学会欣赏钢琴作品,使学生逐步形成分析钢琴曲目特点的能力。三是增加即兴伴奏课程,以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水平。

3.3 融合多元化音乐课程内容

如果可以在钢琴课程中引入多国音乐,学生们就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具体来说,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多元化音乐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将其引入课堂中来,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多元化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上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提升学生认知、辨别的能力,从而有效加强学生各方面的音乐技能。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学生在钢琴基础课程中不可能全部了解,因此学校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当地的地域特点以及学校自身的硬件条件等方面,在钢琴课程中与多元化音乐课程积极融合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体会不同的音乐特色,而且还能加强对不同音乐文化知识的了解。

3.4 改革钢琴教学模式

以往钢琴教学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以前艺术生人数不多,采用这种授课形式有效性较高。可是当前我国艺术教育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生数量明显增多,师资却始终是原始状态,如果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势必會成为实现有效教学的阻力。这种情况下,很多地区开始尝试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始实施小组教学、集体教学的模式,结果发现,课堂上学生均可积极参与教学之中,进步较快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一同学习,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3.5 注重多元化音乐的本土化

纵观我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一直都偏向于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借鉴与学习,对本民族音乐的重视度不高,因此民族音乐的价值比较低。这种情况下,高校在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将重点转移到民族音乐上,采用有效措施加深学生对当地音乐文化的了解;利用我国不同民族音乐教育,使学生学习到多元化的民族音乐,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民族情怀起到熏陶作用。

4 结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化音乐教学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潮流,近年来,人们对音乐教学的关注度也逐渐加深。音乐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鼓舞,而且还可以传递心理上的震撼,可以引领人们朝自己的内心走去。因此,在音乐学专业教学尤其是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中,必须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合格的音乐人才。同时,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在二者融合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春慧.高校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的展开分析——评《高校音乐教育核心课程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9(08):2.

[2] 李晓丽.多元化教育实习方式探索——以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J].黄河之声,2019(13):70-71.

[3] 杜悦维.高校音乐学专业基础乐理课程多元化教学的实践运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9(11):75+107.

[4] 楼小培.多元化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1):170-17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