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给学生一双勇往探索的翅膀

2019-11-23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内角新课程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学生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跨世纪教育的一项重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要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本世纪是发展创新的世纪。身处本世纪的教师需要创新,学生也需要创新。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与规律,积极钻研、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是学科知识学习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主要内容虽是前人创造的知识精华,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决定了学习活动具有再发现、再生产的性质,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要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深入研究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改中提出数学的教学重点是要关注学生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疑激 趣,挖掘教材,高效的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出学生心中探索知识的欲望。长期进行这方而训练,不仅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将知识联系生活的思维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培养学生创新习惯

著名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数学猜想是数学进化的源泉。”允许“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是一种打破“旧框框”,开放性的数学思维方式。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我们应当保护好学生的这颗宝贵的好奇心,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要加以爱护和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优良品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探索促进发现,发现导致创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便再简单、再可笑,教师也不能轻易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不应该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实行个性化评价,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这种行为,如:“你提的问题真棒,很有思考价值”“你的问题值得咱们大家探讨”等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创造力逐步释放。

三、动手动脑、合作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后,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的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了解、理解、掌握、能(会)、熟练”等行为目标外,特别提出了经历、体验、探索、交流等过程性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开动脑筋,拓宽思维,并发现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有理数运算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巧用运算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有理数算式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近几年天津中考压轴题25题就充分体现“难算,难想”等特点,所以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就应注意多培养简便计算的技巧方法为中考打下坚实的计算基础。再例如,在讲述“三角形内角和”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几何事实,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剪拼凑”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让学生体会吋以用作辅助线的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到一起,从而完成了从实验几何到推理几何的思维训练和提升。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学习的机会。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通過互相表达与倾听,学生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可以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的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相互讨论中,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从而达到高效地学习目的。

四、设置开放性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挖掘创新因素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发散量越多,集中性越好,创造力也就越高。教师要精心准备习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由一道题演变成一组题,这种训练不断更换知识的范围和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触类旁通。

经过一题多变,由浅入深,层层挖掘,使学生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知识系统,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化知识的效果。此外一题多问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合作交流,互相补充,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提高了创新能力 。

总之,未来社会发展强调人工智能,强调科技兴国,归根于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创新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梳理数学素养定义,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上突出数学思维的创新,提高其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壮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自觉行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学习中逐步形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内角新课程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三角形分割问题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