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11-23陈敏

艺术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中高职衔接职业规划

陈敏

摘 要:本文从中高职3+2学生学习职业规划的意义入手,剖析目前中高职衔接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业规划;自我认知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举措。现有学者的研究更多倾向于专业课程衔接、学生管理等方面,对中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研究甚少。笔者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以精确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对中高职衔接模式下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议和参考。

1 中高职3+2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

1.1 有利于在校期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学习

中高职衔接的学生,由于没有高考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在中高职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加强对自我的认知,充分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标性,学习效率和效果就会更佳。

1.2 有利于提升中高职衔接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毕业生年龄较普高录取生小1~2岁,明显表现出心理成熟度低,综合能力欠缺。在学习了系统的职业规划知识和方法后,学生可针对性地培养和锻炼自身的职业能力,逐渐拥有职业自信,以及职业决策的明确性和独立性。[1]

1.3 有利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职业规划的首要影响是学生毕业时专业就业的质量,包括专业满意度、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在关系到专业乃至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对专业未来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作用。

2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学生职业规划现状

笔者通过发放电子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2019级在校3+2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11份,有效调查问卷211份,有效率为100%,以此研究分析中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得出如下结论。

2.1 主观上,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缺失,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1)对专业的认可度低,对学习长期缺乏兴趣。中高职衔接学生在中职选择专业的时候,个人年龄在15~16岁,对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相对匮乏,数据显示有45.9%的学生由父母、亲戚朋友代为选择专业,在后期的专业学习中,发现自己不喜欢、不适合就读本专业;有50.2%的学生表示“现在所学的专业与自身喜欢的职业无关”。笔者近3年来一直从事中高职3+2的学生管理工作,得知现阶段湖北省中高职3+2学生,在步入高职后,政策上不允许转专业,造成部分学生必须在某专业领域学习5年,但由于自身一直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久而久之放弃学习,荒废青春时光。

(2)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增大教学和管理的压力。由于对专业的兴趣度、认可度不同,学生专业学习的态度完全不同,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对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在校期间,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都较强;相反,不喜欢本专业的同学出现“厌学情绪”,不仅对专业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对其他知识的学习也没有兴趣,甚至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增加教师教学的难度,也增加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压力。

(3)中高职衔接班学生进入高职就读有一定的流失率。笔者将近3年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开展中高职合作的11所中职学校中,3+2班级学生人数与最终到高职报到人数,进行比对,计算得出最终报到率为93.8%。流失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包括中职考试成绩中,大多专业成绩较差,自愿放弃高职学籍。

(4)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不高,违背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实质。调查显示,25.1%的人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71.6%的人认为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或专业不重要,只要工作适合就好,还有4.3%的人愿意放弃专业。众所周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衔接,目的就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如果学生学习5年毕业之后不是从事专业相关工作,这与国家建立中高职衔接制度的初衷相违背,实在可惜。

(5)职业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通過对2019年3+2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仅2%的学生通过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求学,意味着大部分同学只能拿到专科文凭。但在现实就业中,会面临学历层次不足,无法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职业发展后劲不够,在单位中晋升较难的困境。

2.2 客观上,职业规划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不强,课程衔接存在重复或空白

高职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一般由学工队伍中的辅导员兼任代课老师,但辅导员个人是否拥有“高职职业指导专业资质”,是否有扎实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是否有全面的就业指导经验,是否对行业广泛深入的了解,这将直接影响课程开设的效果。另对比中高职《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发现,其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同时老师会避开难度大一点的内容,知识空白。[2]

3 中高职衔接模式下学生职业规划的对策

3.1 中职学校做好职业规划的“启蒙教育”

中职学校在学生选专业的时候,首先应采用“MBTI性格测试”等测试工具,对学生的性格、特长、能力、爱好等进行测试,并详细介绍各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专业特点,比如会计专业需要严谨的思路,性格偏于内向沉稳。数据显示,77.7%的调查对象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相对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也对学生进一步“对自我进行探索和认知”发挥启蒙作用,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定位,并树立起职业自信,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有意识地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拓展自身能力,完善自身性格。因此,尽量使大部分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避免后期学生因对专业不感兴趣,而引发的“管理困难”、高职学生流失等问题。

3.2 中高职院校职业规划教师队伍专业化,做好课程衔接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规划的效果,因此,采用系统化、递进型的培训,进修和学习,使职业规划教师具备职业规划专业资质。[3]学校相关部门要重视职业规划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班主任、辅导员等学工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考取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CCP生涯规划师、MBTI性格类型施测师,甚至是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BCC全球生涯教练等证书,设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中职和高职的学校通过定期的专业和课程研讨,加强中高职职业规划课程的衔接的紧密度,重复内容精简删除,重点讲解需要加深理解的部分,求得实效。

3.3 学校着力打造素质课堂,引导学生将专业和兴趣相结合

要求每位同学在毕业之前认识10位以上同专业的学姐学长,关注他们的毕业动向和就业情况,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起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每位同学在校期间参加2个社团或学生组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质。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参加财会协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酒店协会”。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对本专业的兴趣。邀请职业道路规划做得成功的毕业生返校为学弟学妹分享职场经验。比如,当个人兴趣与专业能力不匹配时,如何做到权衡。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教师指导,体现中高职衔接学生与普通高职生的不同。辅导员和专业教师都要尽量引导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将兴趣和专业结合,将5年的专业所学应用到工作中,也有利于将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

3.4 打通中高职衔接学生进入应用技术型本科求学的通道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中高职衔接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相应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而获得本科文凭。加大考试中技能成分的权重,真正使技能技术型人才不仅拥有一技之长,在学历上也还占有优势。解决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存在部分“歧视”的问题,使中高职衔接人才有更为长远的发展。在中高职衔接的学籍管理制度上,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专业大类里,学生有调整专业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黄辉.中高职衔接学生职业认知特征及应对分析[J].沙洲职业工學院学报,2018,21(3).

[2] 罗美英.中高职衔接对口自主招生背景下学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2019.

[3] 李胜.高职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的意义与内涵分析[J].总第132期,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1).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中高职衔接职业规划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