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甘肃地域文化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影响

2019-11-23李甜

艺术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影响

摘 要:地域文化是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区域的各个民族形成的多种文化的总和,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甘肃地处西北,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交通路线的重要节点和必经之地,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历经历史的年轮传承至今,对甘肃城市公共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甘肃地域文化;城市公共艺术;影响

甘肃,简称“甘”或“陇”,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向东通往陕西,西至新疆,南临青海、四川,北近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历史上的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更是成为我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条陆路交通要道,这条交通路线主要以运销我国的丝织品而闻名于世,故而被称为“丝绸之路”。横贯甘肃的丝绸之路,对古代甘肃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使甘肃的城市公共艺术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深深刻上了甘肃地域文化的印记。

1 甘肃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特征是指各区域不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以各个区域鲜明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基础;还包括交通地理位置、民俗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结合甘肃的传统文化资源,更有利于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

甘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许多有名的古代城镇都是因丝绸之路而兴起,一些城镇也因丝绸之路发展成了丝路沿线重要的节点重镇,乃至成为国际性都会。如举世闻明的敦煌被称作“华戎所交一都会”,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便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更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敦煌以“敦煌莫高窟”“敦煌石窟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以及阳关的所在地。敦煌莫高窟成为甘肃最具地域特色的区域之一。此外,敦煌与河西走廊的武威、酒泉、张掖并称“河西四郡”。1969年在武威出土的东汉青铜器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定为国宝级文物,是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更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标志重塑于兰州火车站广场。

2 甘肃现当代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是指以景观环境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为主体,通过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展现城市个性魅力、地域文化传承等的景观艺术,一般被设置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之中。其艺术类型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发生变化,主要是以各种雕塑、壁画、景观小品等为表现形式的一种城市综合性艺术。越是现代化城市,城市公共艺术的种类越丰富。

兰州是甘肃的省会所在地,简称“兰”或“皋”,古时称为金城,地处我国陆域板块的几何中心,扼守黄河渡口,是我国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城市,也是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流域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诸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汇地。黄河文化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伴随这种地域文化,衍生出了许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如被誉为“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经历多次整修加固,如今已经成为兰州市公共艺术的地标之一。还有塑于黄河之滨的雕塑《黄河母亲》,其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其由一个母亲和一个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筏客搏浪》也是反映兰州地域文化的一尊雕塑作品,位于滨河路东段“白塔远眺”小游园中。作品描述的是巨浪翻卷的黄河之上,羊皮筏子斜飞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飞;青年筏客呈跪姿昂首挥桨,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安详。这一雕塑再现了昔日黄河以皮筏为渡的交通方式。雕塑《丝绸古道》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大桥南端、滨河路南段,截取的是丝绸之路古道上骆驼运输货物的场景,集中反映了盛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在河西一带的盛况。雕塑《生命之源》坐落在黄河北岸的安宁区滨河绿化长廊中,它顶端的陶罐就是著名的马家窑文化的典型器具陶罐,它体现着甘肃黄河流域远古人类生活的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历史。众所周知的马家窑文化,以其精美的图案、丰富的内涵、庞大的数量,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到达世界巅峰的彩陶文化形态。类似这样的雕塑和景观艺术还有很多,它们无一不反映出甘肃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城市公共艺术所反映出的甘肃地域文化特色,让大众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能体会当地的地域文化。

3 甘肃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愈发关注,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不仅要关注其物质空间,更要关注它的内在文化意义。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相关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甘肃的地域文化因素,结合公共艺术特点,塑造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公共艺术作品,从而凸显区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美感。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题材、制作工艺、表现主题和文化内涵都该反映出本城市的独特地域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反过来又可以为人民的生活提供精神享受。城市公共艺术的主体是人,在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中,城市公共艺术不但要体现出更多的人文精神,还要与本地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做好继承和传承的工作。在一些大型广场,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更需要制作一些大型的城市公共艺术。如位于兰州市临夏路的雕塑《牛肉面》和西单商场门口的雕塑《热冬果》体现的是兰州地方名吃牛肉面和热冬果。这都是上百年来兰州人喜欢的饮食,牛肉面更是成为了兰州的一张名片,突出了兰州饮食文化的特色,体现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的融合。

发展城市公共艺术,融入甘肃地域文化,具有促进文化传播、传承当地文化特色的作用。甘肃地域文化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社科以及各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这种地域文化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城市公共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其独特的创作题材和内容,充分表现了时代特征、社会风貌、民族风情、旅游景观等特色。这种城市公共艺术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域、各民族理念的艺术形象载体,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交流载体,在各地域文化交流中,是本地域文化的象征。公共艺术对传承、保护、利用、发展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有重要作用。

4 结语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所形成的、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传承和表现。甘肃虽地处我国西北,却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民族资源,这些都与其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与本地的地域文化相辅相成、共融发展,这对一个城市的文化表达和人文精神至关重要,也深刻地影响着人民大众对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化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慧君.甘肃近代社会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2] 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第十二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奖作品集[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4.

[3] 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李甜(1982—),女,甘肃陇南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史论。

猜你喜欢

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