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11-23孙子建田海青胡晓晓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校园欺凌影响因素

孙子建 田海青 胡晓晓

摘   要 “校园欺凌”作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最近几年呈现出低龄化、群体化、手段多样化以及违法犯罪严重化的趋势。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需要从系统的和发展的角度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考量。据此,生态系统理论针对此问题的探索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架构,为我们系统全面地分析中小学欺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  校园欺凌  影响因素

近年来,欺凌现象的不断发生不仅成为当前焦点性话题,而且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校园安全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大担忧。2017年12月,教育部联同最高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首次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中小学以及职业院校等欺凌事件重新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对欺凌问题的分类、预防和治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中小学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打造安全、阳光校园的重要举措已形成。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做一初探,以求投砾引珠。

一、中小学校园欺凌及其影响因素

“欺凌”一词是国内研究学者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常用概念,对应英文单词“bullying”。《辞海》中的“欺”字突出了侮辱、压迫等特点,而“凌”则强调“侵犯”“恃强凌弱”等。英语单词“bullying”来源于动词“bully”,在《新牛津字典》中该词指代的是威吓、恫吓以及强行霸道的人。挪威教育学者Dan Olweus认为,当一个学生长时间并且经常性地暴露于由一个或多个他人主导的欺负或骚扰行为之中,即遭到了欺凌[1]。《方案》首次对欺凌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对发生在校园(中小学以及职业院校)内外、同学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恶意或蓄意通过肢体、语言以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精神损害或财产损失等事件[2]。

校园欺凌对于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有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受到欺凌的学生比未受到欺凌的同学在成年时期更容易有抑郁和焦虑的表现[3],被欺凌同学长时间的抑郁对自杀具有显著性影响[4]。在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越高,相比较城市户口学生,农村户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5]。另外,校园欺凌也会增加欺凌者的心理适应问题,如会产生抑郁症等。国外的一项纵向研究在结束时发现,相比受害者,欺凌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和自杀倾向[6]。既然校园欺凌对欺凌者以及受害者个体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校园欺凌的频发?

导致校园欺凌发生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审视学界对校园欺凌影响因素的分析,影响因素多是集中在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并从家庭、学校以及同伴关系三个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学校的管理方式、班级的氛围和教师的管教以及同伴间的融洽度与模仿行为等都会导致欺凌的发生[7]。另外在一项对十万余名中小学生校园欺凌的调查中发现,父母是否外出打工也是影响学生是否欺凌的一个重要因素[8]。最后,各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校园欺凌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特殊性。因此,针对此问题的研究须遵循发展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的原则。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校园欺凌影响因素的契合

生态系统理论又被称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旨在考察通过人的行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将环境看成由内向外的相互联系多层次结构系统并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为我们深入理解人与外界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9]。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四个,而这些因素统称为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着眼于基本的因素特征和结构,对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与中小学欺凌现象的分析与对比,可以发现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共同性和契合性。共同之处有,生态系统理论融合了生态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中的有关重要理论,而欺凌这一现象属于社会学的范畴,欺凌主要涉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比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0]。因此,二者都可以用心理学的学科理论作为基石。其次,二者的内容体系比较吻合,生态系统理论扩大了“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包括儿童周围的环境,还包括影响儿童发展的大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家庭、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的是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校园欺凌研究发现,导致欺凌发生的因素大多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比如社区的风气等。因此,外在环境对校园欺凌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二者的价值目标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生态系统理论的价值是建立在通过分析“四系统观”促进人的发展;而校园欺凌因素研究秉承著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促进个体发展方面,二者具有相似的价值目标。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再考量

1.微观系统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下所经历的活动,对个体人格特质和生理因素具有直接的影响。中小学生所处的微观系统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同伴间的相处关系等。

(1)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有研究表明,由隔代监护抚养长大的儿童,在个体成长中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敏感、任性等问题[11]。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导致学生产生欺凌行为的重要因素。“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冷漠”等性格特点;“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孩子极易走上歧途;“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孩子人格缺陷,极易形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

(2)学校环境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场所

对学生来说,学校是除家庭以外对其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如果说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的土壤,那学校就是雨水与阳光。首先,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关注程度不够,未能客观认识到欺凌带来影响。其次,并未从根本上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最后,学校由于顾忌声誉,总是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事态度,欺凌者未付出相应的代价,进而导致了校园欺凌风气的扩散[12]。

(3)同伴关系对校园欺凌起到了有效缓冲的作用

良好的同伴群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学习他人的机会,该群体在抑制欺凌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良的同伴群体会阻碍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由于同伴群体的目标一致,群体出现不良行为,大多学生会采取从众行为。该群体在欺凌行为产生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2.中间系统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中间系统是指个体与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彼此作用。中小学生所处的中间系统是每个微观系统内部之间以及外围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校与家庭的互动是最典型的中间系统。但是二者属于独立的微观系统,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最大的微观系统。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而学校教育具有阶段性,二者在教育学生方面趋于互补,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家长参与学校各种活动的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心理水平越高,当整个家庭参与到学校活动项目时,学生表现出更少的欺凌与反社会行为[13]。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各个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果是积极的,则个体的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反之则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消极的结果。

3.外部系统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外部系统是指个体并没有参与或直接接触但是却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两个或多个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学生个体外部系统所处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父母务工环境、大众传媒以及社区环境。

(1)大众传媒

尽管青少年时期学生很难接触到学校、家庭之外的社会环境,但是各种社会观念和看法总是以其他渠道的形式传送给学生群体。如具有娱乐性等特征的大众传媒,使信息的接收变得更加便捷,在带来高效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错误的、不健康的信息。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比较强,辨别信息能力比较弱,对媒体视频中不良信息的模仿,加剧了欺凌行为的发生。

(2)父母务工环境

父母的工作单位以及家庭收入间接地决定了学生在学校的地位。比如,中小学生自尊心比较强,有些会因为父母工作的场所产生自卑心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在校被欺凌行为的发生;另外校园欺凌与父母的工作模式有关。由于工作调动等社会性活动,导致了许多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许多留守儿童以及民工子女具有较高的抑郁水平和孤独感以及较差的人际关系[14]。

(3)社区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发现,学生居住的环境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5],例如:美国的一些州为了增加经济的增长,在当地开设了很多赌场,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地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明显减少,究其原因是当地父母加强了对孩子的约束。另外社区环境中的不良风气是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打架等其他不良风气充斥在学生周围,中小学生易受到影响并模仿,在学校里也会出现“拜把子”等现象。这些都是导致校园欺凌频发的重要因素。

4.宏观系统对校园欺凌的影响

宏观系统位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最外层,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中的这些观念是不同的,但是这些观念能够通过对外层、中间以及微观系统中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的调节,进而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由于它的复杂性,导致了校园欺凌频发。宏观系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主要通过文化氛围、教育制度以及文化信仰来实施。

宏观系统中,文化信仰是最典型的宏观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有宗教信仰的父母在家里有更多的暴力体罚行为;参加教会的青少年学生在学校里更容易遭到嘲笑与攻击行为。另外部分中小学过度重视教育成绩,忽视了学生素质行为教育工作,使学生在面对欺凌行为时,缺乏必要的应对方法与手段。最后,学校的政策管理制度以及相应政府部门的支持等宏观系统因素都极易导致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导致处于断裂关系网络中的学生缺乏应有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威胁着学生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总之,在校园欺凌工作中,还须认真考虑各个子系统中的环境因素,适当地对外在不良环境进行调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另外,欺凌行为的防治要注意从发展的视角,全面、系统地展开,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改进,还给学生一个更阳光、更安全的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 Olweus D.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M].Oxford:Blackwell,1993.

[2]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国应急管理,2018(03).

[3] Copeland W.E,Wolke D,Angold A,et al.Adult Psychiatric and Suicide Outcomes of Bullying and Being bullied by Peer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J].Jama Psychiatry,2013(04).

[4] 黎亞军.青少年受欺负与自杀:抑郁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16(02).

[5] 高屾,闵文斌,常芳,等.农村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2).

[6] Klomek A.B,Kleinman M,Altschule E,et al.High school bulling as a risk for later 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J].Suicide & life-threantening behavior,2011(05).

[7] 谭千保,伍牧月,常志彬.累积生态风险影响农村儿童校园欺凌的实证调查[J/OL].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05):51-57.[2018-12-19].https://doi.org/10.19503/j.cnki.671-6124.2018.05.004.

[8] 滕洪昌,姚建龙.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全国10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8(03).

[9] 王君.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中学生学业不良透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6).

[10] 罗娜.国内近5年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理工大学,2018.

[11] 陈智,朱成科.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路径[J].江苏教育研究,2013(04).

[12] 杨春磊,杨晓楠.女性校园欺凌者的成因分析及矫治措施[J].当代教育科学,2017(10).

[13] Stormshak,E.,et al.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Promoting Early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tion:Family-centered Intervention in Public Middle Schools[J].Child Development,2011(01).

[14] 俞国良,李建良,王勍.生态系统理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18,39(03).

[1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romoting Mental Health:Concepts,Emerging Evidence,Practice[EB/OL].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43286/1/9241562943 eng.pdf.

[作者:孙子建(1995-),男,山东烟台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田海青(1981-),女,山东聊城人,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胡晓晓(1989-),女,河南驻马店人,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校园欺凌影响因素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