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目标定位探讨

2019-11-23张锦辉吴颖芳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定位大学英语教学

张锦辉 吴颖芳

【摘 要】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应重新认识和定位大学英语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价值定位,定位目标应与地方高校办学目标和实际、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相契合。同时融入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大学英语以其专业化、职业化、实用性的特点,让学生学以致用,辅助其专业学习步步登高 。

【关键词】 地方高校;转型;大学英语;目标定位

一、引言

大学英语自本世纪初历经改革风雨洗礼,成果有目共睹。改革成效因地区差异、学校背景定位不同也呈现多元化面貌。

一方面,重点大学的英语教学,包括像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向专门用途(ESP)英语的转向趋势已明朗。以蔡教授的研究为例,他的系列成果展示了大学英语的生存危机、阐述了通用英语转向专业英语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的定位与目标直接决定着教学该往何处去、取得何种教学效益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该往何处去?如何定位大学英语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价值?如何让大学英语教学既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又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大气候,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二、何为转向

目前已形成共识的是外语教学包括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通用英语即基础英语,在20世纪后半期,在英语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通用语言的背景下,为了在世界取得一席之位,我国从中学至大学为在校生开设英语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水平,他们能够用掌握的英语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20世纪60年代西方开始兴起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教学。我国自80年代我国理工科高校开始出现本科层次的专业英语课程。1987年,Hutchinson 和 Waters划ESP 为学术英语( EAP) 和行业英语( EOP),前者指学术英语,涉及用英语听讲座、查找和阅读文献、撰写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后者指以职业为导向,即职场英语,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化学英语等。1988年, Strevens最早提出了ESP的四个主要特征,其中包括课程设置须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内容要与所学学科专业相关及语言要体现学术领域常用句法、词汇和语篇特点等四个主要特征。专业英语的内涵是:依据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开展的英语教学,教学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目标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语言基础,专业英语教学首先关心的是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语言交流能力和专业学习技能。它突出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专业性、职业性、规划性。

三、为何转向

1、尴尬与迷茫

由于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动机不足,其原因在于,跟英语专业學生相比,他们没有强烈的工具性动机;跟重点大学学生相比,他们英语基础薄弱。事实证明,这种通用英语教学定位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是一种能够释放内心紧张、满足自我需要的迫切驱动力”。[1]

2、转向归因

当下大学英语为教师惨淡经营,而学生欲除之而后快,英语生存境地尴尬。个中原因,除学生综合性学习动机的下降、大学与中学学习压力的巨大反差、现有教材质量的不尽如人意外,[2]还需详细陈述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一,教学目标宽泛以及与学生需求的疏离,教学无方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高中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高他们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学生和教师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都缺乏可持续的教英语和学英语的动力。

大学英语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覆盖面之广泛性,导致学生、专家乃至社会对它的耗时低效反应强烈。从1996年到2011年,北京、广东、上海、武汉、西安、济南和长沙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满意度的调查反馈数据表明,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满意度都不高。[3]众外语专家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是一壶煮不开的温吞水,大学英语教材在内容选择上重文学、重政论,而忽视了现时代的实用型内容;[4]有的认为公外教学目标定位在强调阅读;[5]20多年来使用的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描述飘忽不定。[6]总之,缺乏需求分析缺位、教材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无法激发学生的动机。

第二,教材重人文轻专业,导致说教味胜于专业味。教材编写偏重人文题材、过犹不及。2009、2010年,对12所高校学生使用的综合教程使用调查,超过50%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对所用英语教材进行颠覆性改革”。[7]教材的重心应该在哪?陆谷孙向来注重发挥外语教学的育人功能 ,但对时下大学英语教材中重复出现的人文题材感到不满,指出,大学英语教材问题不少,其中一个便是科技题材严重不足,而人文主题绰绰有余,缺少科普性知识,缺少科技素材。[8]大学期间学生学习突出专业性、职业性,而学术英语( EAP) 和行业英语( EOP)即ESP英语比通用英语更适合大学生需求,利于高校输出专业+外语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漠视国家对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的需求,忽略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必然教学会脱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和国家发展实际。在2009年对上海地区企业进行的一项调查(含科研机构、学校机关、银行证券)中,认为自己单位的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基本不能满足企业工作要求的占到61%,甚至比例高达78%。因此,为“一带一路”量身定制的国才考试应运而生,而且效果斐然。因为它具有挑战性、专业性、职业趋向,既能检测学生语言水平,还能给他们提供选择职业的导向功能。这既实现了高校为国家发展输送人才的要求,又激发了学生未来发展的动力。

四、转向探索

大学英语必然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而转向,然而目标定位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原因在于地区差异造成的各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悬殊、办学背景悬殊、培养目标悬殊,因此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可探索以下路径:通用英语转向行业英语( EOP)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最后务必发挥国才考试对人才规格培养的语言测试功能。

首先,志存高远,英语教学要融入思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英语在他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据了除专业学习之外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结合教材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发展,把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比如“一带一路”等。使学生在英语中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成为有情怀、有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大学英语定位目标应与地方高校办学目标和实际、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相契合

大学英语由通用英语转向行业英语(EOP),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语言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这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大学英语价值和定位,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于学生就业时,其外语水平可直接对接岗位需求。

通用英语能力不能够和专业英语能力或职场英语能力划等号。大学英语改弦更张,定位和目標将学生个体发展、学校人才培养理念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统一起来,这样教学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也就是“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9]即加强专业英语学习。章振邦认为要看懂原版专业文献,吃透原版专业教材,光靠那点普通英语根本不够。[10]将外语学习同专业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其依据是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理论——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关注内容就降低了形式学习带来的焦虑感;内容学习比形式学习更能增加可理解输入,所以依托专业内容的语言学习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11][12]ESP课程是因为它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是因为英语课程在学生日后的“目标情景”中能最终得到运用。

第三,大学英语专业转向符合时代趋势,已经专家前期论证

早在1986年,许国璋提出,中学学好普通英语;大学则应学分科英语。比如学化学的学生,拿起化学书就能看,学文学的学生,拿起一本普通文学史就能看;学国际法的学生,拿起一本国际法引论就能看。且看了有收获,这是学好分科英语的一个标志。[13]1994-1995年英国文化委员会进行的一项名为English 2000的调查显示,21世纪英语教学将会发生的最根本变化是,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纯粹的语言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将来的英语教学将是与越来越多的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也就是语言教学将基于某个学科知识或基于某种主题来进行。[14]

第四,实践证明,已有成功的专业英语教学案例

已涌现出不少成功的转型案例,如台湾成功大学从EGP 向 ESP 转型的启示、[15]宁波诺丁汉大学成功的英语教学、[16]运用PBL将医学英语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等等,[17]实践表明,专业化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课堂设计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不同专业学习需求的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了教学的效益,学生在工作面试表现出色。

第五,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务必发挥国才考试对人才规格培养的语言测试功能

国才考试将模拟的职场场景作为考试内容,注重口头任务和书面任务的交流,考试直接与学生未来就业对接,目的是为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专业+外语人才。地方高校所在的区域,一批乘“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去”的企业,急需既懂专业又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人才。国才考试将一大批专业+外语的大学生送上了将来就业的企业绿色直通车。

五、结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挑战下,大学通用英语已不能满足时代对人才的更高要求。由于我国高校情况不一,大学英语培养的人才规格也应多元化,应紧密服务于不同类型高校发展、各类学科专业建设的现实需求,制定具体可行、差别化的大学英语教学的功能与目标[18]。

首先,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目标定位,让大学英语以其专业化、职业化、实用性的特点,让学生学以致用,辅助其专业学习步步登高。其次,要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习近平要求,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9]英语本身蕴含着英语国家的人文习俗、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具有思政属性。最后要注重发挥国才考试在专业+外语人才培养中的选拔功能,将专业导向和思政有机地融合,实现大学英语精准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总之,大学英语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根据在校生的个体需求,设定与其相一致的英语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的职业规划尽早与英语学习纳入学校、社会的人才需求蓝图中,使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 Williams, M., Burden, R.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13.

[2] 张海明.关于ESP定位论的几点疑问[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09.56-78.

[3] 于海, 钟晓华. 2006-2007年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 2008.01.19-25.

[4] 井升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01.21-23.

[5] 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2.08.3-8.

[6] 程晓堂,康艳.关于高校英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10.06.40-44.

[7] 蔡基刚.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03.5-8.

[8] 陆谷孙.首届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讲话[R].上海;复旦大学, 2011,4.

[9] 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2(08)3-8.

[10] 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 2003.4.1-6.

[11] Dupuy, B.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an it help ease the transition from beginning to advanced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0.33.

[12] Kasper, L. Content-Based ESL Instruction [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 2000.

[13] 许国璋,一个可行的模式——三级英语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86.9.3-4.

[14] 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02.1-8.

[15] 蔡基刚,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03.7-11.

[16] 束定芳,陈素燕.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发[J]. 外语界, 2009.06.23-29.

[17]何洋, 韦丽.运用PBL将医学英语融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01.66-69.

[18] 沈骑.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改面临三大转型任务[N].中国科学报, 2019-06-05(4) .

[19]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作者简介】

张锦辉(1981—)女,山东德州人,汉族,硕士,德州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定位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至善
难与易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