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9-11-23蒲宇娴

就业与保障 2019年17期
关键词:经济法基础案例

蒲宇娴

“经济法基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好“经济法基础”对于提升自身的经济法意识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相对高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深入学习。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还能有效地拓宽中职学生的视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中职学生未来的就业以及前途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笔者将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剖析,以供参考。

一、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对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良

“经济法基础”在中职教育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我国教学课程的不断改革,“经济法基础”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提高“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教学偏重于理论,而忽视了让学生进行实践。如果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会给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压力,学生也较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再者,教师单方面“灌输式”的教学在教学质量方面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当下教学的需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借助经典的、有参考价值的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新知识。同时,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可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在传统的“经济法基础”课堂教学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的讲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学生需要跟随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在素质、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性,学生吸收新知识的速度也有所不同,教师的教学进度也就难以把控。其次,运用“灌输式”讲学方法,很考验教师的授课方式,对于缺少讲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运用“灌输式”的讲学方法很难保证进行高质量的讲学工作,教师所讲述的理论知识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而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堂上更多的时间是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探讨、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上教学工作的主体,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三)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

传统的“经济法基础”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将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的讲授过程中,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对理论进行充分的运用,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另外,传统的教学工作更重视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当今社会,人们更多是以团队或者集体的形式进行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索式的学习,通过小组内部对于学习任务的明确分工与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这样可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二、中职“经济法基础”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案例教学法运用不到位

结合当下中职院校中“经济法基础”的教学现状可以看出,中职院校中负责“经济法基础”讲学的教师对于案例分析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目前,多数“经济法基础”的讲学教师都没能科学地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课堂之中,相关的教师普遍将案例教学法理解为一个举例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遇到难点的时候,通过举例子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呆板。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并不只是举例子,这样片面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没有教给学生怎么样去运用知识,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不能达到理想的“吃透”状态。

(二)相关的案例资源管理较混乱

当下,我国有关于“经济法基础”的案例多摘自于国内的各个媒体网站,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体现,这些案例普遍都有冗长的特点,内容复杂、字数偏多、结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过于重视对文字的堆砌,不利于学生阅读。另外,这些案例普遍以习题的形式存在于相关教材之中,质量参差不齐,不同的教材上同一案例的表述方式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对于教师而言很难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并且由于案例存在的形式多样,不利于我国的教育系统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也不利于一些优质资源的共享,更不利于学生对相关案例进行二次加工。案例资源管理混乱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案例教学法在我国中职教育中的进一步应用。

(三)案例选择存在随意性,学生的参与度低

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所搜集到的大部分案例以及在教材中学习到的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意性。随意性指的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材中甚至还存在2006年的教学案例,虽然有的案例时间为2016年,但其中的内容如果仔细阅读可以发现还是比较久远的,这种案例实效性不强。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于比较久远的内容,当时的情景学生无法身临其境,就不会有深刻的体会,不会引起共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同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案例教学法无法发挥出理想的作用。

三、提高中职“经济法基础”案例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认识

要想良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工作,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提升教师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深刻认识,才能使教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案例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杜绝将案例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一种辅助工具,教师要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真正地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在实际课堂上,教师要选取切合实际的案例内容,并且能够根据讲学重点对案例进行一定的修改和完善,同时教师自身要做好课堂引导工作,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二)搭建案例素材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想进行高效率的案例教学,案例自身的质量必须得到保障,高质量的案例素材是高质量教学的基础。而保证众多案例素材的整体质量,中职院校可以成立案例素材库搭建小组,设立专人进行案例素材的收集与审核工作,并且进行广泛呼吁,采取一定措施鼓励校内师生积极投稿,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参与度,搭建高质量的案例素材库。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保证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对案例有良好的学习过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中职“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非凡。当下,我国关于经济方面的案例素材质量参差不齐,需要进行统一管理,相关教师和学生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足,有待提高,这些因素都在制约着案例教学法的发展。提升中职师生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认识,搭建优质的案例素材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经济法基础案例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