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臭水体” 今日景观区
2019-11-23王应班世富
文_王应 班世富
一条河的记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记录着小城人的流光岁月。贯城河是安顺市的母亲河,始终流淌在一代代安顺人的记忆中,它不仅是安顺市城区主要的排水通道,更是城市中不可复制的自然景观廊道。
随着安顺市城区扩大、人口膨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贯城河,由于河道枯水期缺乏生态基流,自净能力丧失,周边排水系统不完善,雨污分流改造不彻底,导致贯城河水体污染严重,部分河道出现季节性黑臭,严重影响了沿岸居民的生活环境。
为了把清水绿岸还给百姓,安顺市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碧水攻坚战”的总体思想,坚持“一水一策”原则,“真行动”“真投入”,先后投入资金约14亿元用于黑臭水体治理。2019年5月31日,在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评选中,安顺市成功入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近年来,安顺市开展系统、科学、精准的水污染防治,通过采取“探测河道走向、开孔、清淤、布管、截污”等方法,实施“沿河大截污”、底泥清淤疏浚、中水回用、远程调水等根本性和实质性工程性措施,逐步消除黑臭问题,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
从源头强化控源截污。安顺市投入4.2亿元用于贯城河干流、挑水河支流、西支流、南支流改造,实施“沿河大截污”。针对暗渠,实施黑臭水体治理“五步式地道战”。首先采用探地雷达探测暗渠走向,然后每隔百余米开孔、清淤,再在暗渠两侧布设污水管道截污,打起了黑臭水体治理“地道战”,加强内源治理,实施河道清淤。
安顺市“引千入虹”工程。(安顺市水务局供图)
同时,安顺市还通过科学实施清淤疏浚,严格检测底泥,按环评要求进行妥善处置;实施生态补水,建成每日提水规模5万吨的中水回用工程,把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提升到贯城河上游作为生态补水;建设“引千入虹”河湖连通工程,将千峰河的河水调入虹山水库对贯城河干流进行补水,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开展虹山湖治理、娄家湖治理,在虹山水库、娄家坡水库修建湿地公园,净化源头水水质,从源头上控制或减少污水流入贯城河干流和西、南支流。通过采取PPP模式与北京首创集团合作,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及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积极探索“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机制。
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安顺市成立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安顺城区贯城河干流及其支流的河长巡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河岸、河面等垃圾收集转运机制;坚持大力抓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促进水体保护,建立了“村(居)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收运处置模式,采取“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完善垃圾收运制度,安排专人专班,每天对贯城河河面及沿岸生活垃圾进行及时清理、清运,做到工作有台账记录,责任落实到人,强化考核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在治好黑臭水体的同时,管得好,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还必须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加大黑臭水体水质监测力度。
通过治理,目前安顺市已基本消除13个黑臭水体中的11个,有效提升了河流水体水质,城市水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到2020年,安顺市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