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泉:古城新韵“气质”佳

2019-11-23何广

当代贵州 2019年34期
关键词:福泉路网气质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何广

福泉市深入推进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路子,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70年砥砺奋进,这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70年春华秋实,福泉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光荣与梦想,欢笑与汗水,如同一面面镜子,既辉映着祖国建设成就的光辉灿烂,也折射出福泉市同行共进的沧桑巨变。

70年来,福泉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7985万元提升到2018年的176.16亿元,增长近220倍;财政总收入从1979年的314.4万元增至2018年的24.16亿元,增长近800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改革初期每年不足365元到现在分别达到32050元和11058元;2018年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16%降至1.85%以下,香坪、安谷等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了由温饱难解决到率先小康的历史跨越。目前,福泉已跃升为中国最具特色经济发展潜力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环境)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城镇发展日异新

走进福泉,四通八达的路网,鳞次栉比的高楼,花团锦簇的公园,日益完善的设施,已成为丈量福泉城市建设的一段标尺。

近年来,福泉市深入推进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路子,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福泉的发展,可谓逐电追风。”已经退休的李雅琴是福泉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1974年,刚大学毕业的她随丈夫来到福泉参加工作,见证了福泉城市建设近40年的变化。

“从前上街,若是碰上雨天道路就变得泥泞难行。如今的福泉,布满宽阔的柏油路,建起了高楼和商业街,让这座城市焕发着现代都市气息。”李雅琴向记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福泉城市今昔对比图。

1996年福泉撤县建市后,城市建设逐步推进,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8年,随着绿城时代、平越古城等中高端商住区相继启动,香林美域、洒金河畔等楼盘陆续交房,墨香书院、洒金公园等市政项目建成投用,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8年的9.1平方公里拓展至1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63%。

在福泉市档案史志局史志科科长严启勇向记者展示的一幅对比照中,在福泉市烟灯坡附近的位置,曾经的菜地、荒地、山坡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太极宫、平越驿站、体育馆、移民安置区等。

“以前福泉人活动只有去中山场,锻炼身体就去烈士陵园。如今,光是市民活动广场就有藜峨广场、人民广场、文峰广场等10多个地方,锻炼身体可以去太极宫学太极拳、登高雄镇楼……”严启勇感慨到,福泉变了,变得快,变得美,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工业经济谱华章

工业兴,则福泉兴;工业强,则福泉强。这早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福泉的优势在工业,要加快发展,实现在黔中地区率先崛起,必须持续做大工业总量。

福泉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形成工业基础,民营磷矿石的粗加工企业达到90家。2000年后,福泉市委、市政府确立“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工业格局逐步形成。到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141家,产值达245亿元,成为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

然而,随着福泉工业建设的发展,城市烟囱林立、发展模式粗放、环保意识缺乏、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泉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有效推动全市工业绿色化、安全化、循环化和智能化发展,持续巩固工业“稳”的基础,增强产业“转”的功能,培育循环“增”的效益,实现多元化转型发展。

2018年12月7日,黔南州磷石膏新型建材制品产销推介会在福泉召开,启动建设全省第一个磷石膏新型建材产业园,工业废弃物在福泉被“吃干榨净”,在“绿色磷都·幸福福泉”大地上,开启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从传统资源型城市的桎梏中破茧,对老工业基地福泉来说,是探索转型,更是涅槃重生。

今天的福泉,正释放着活力,散发着魅力,增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自信。

通衢大道踏歌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福泉当地流传着一句话:“福泉人民欢迎你,福泉公路抖死你。”“那时,福泉的路是真难行。”76岁的李雅琴也见证了福泉交通的发展。她说:“以前从都匀到福泉仅有一条路,开小轿车最快也要一个半小时,货车要两个小时。直到1997年贵新高速公路开始建设,2000年12月30日建成通车,福泉交通才变得方便快捷。”

近年来,随着瓮马高速的建成,S205省道、西环线及G210国道的改造,路网面积不断增加和扩大,公路通车里程从原有的921公里增加到1797公里,“六纵六横”的交通路网基本形成。福泉人用铿锵脚步,踏出了一个交通先行、区位提升的奋进历程,一张内通外畅的交通路网,为福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福泉市紧紧抓住国家及省、州“乡乡通沥青路”“农村公路三年大会战”以及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等战略部署,交通路网实现了从“大动脉”发展到“毛细血管”的延伸,为广大农村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19年7月,全市共修建通村通组公路1138.56公里,2016年已实现乡乡通沥青路,2018年实现所有建制村和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水泥硬化路。

如今的福泉,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已经全面形成,一条条洁净宽阔的高速公路、城区道路、农村公路,犹如一条条活力四射的“生命线”,穿越在福泉大地上,福泽福泉市33.5万各族群众,为福泉市经济社会发展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民富村美展芳华

仲夏时节,阳光明媚,乡村如画,歌声回荡。

在福泉市牛场镇,一条条水泥路把村村寨寨连在一起;牛场镇朵郎坪村河湾组的小凉亭、荷花池、休闲广场等设施齐全;一座座农家小院鳞次栉比,院内院外、房前屋后干净整齐,处处呈现美丽的新画卷。

朵郎坪村河湾组位于牛场镇北面,距牛场镇政府3公里,辖区2.3平方公里。

据朵郎坪村副支书罗海霞介绍,朵郎坪村共有党员5名,成立了党小组,河湾组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探索人人参与、全员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市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70 年来,福泉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图为福泉市全景。(福泉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该合作社立足河湾优势,坚持走农旅融合发展新路,按照环境美、产业兴的要求,推动发展多业态、高效益、可持续,实现强农业、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截至目前,合作社规划建设产业项目9个,已完成40亩荷花、35亩菊花种植,农家乐、烧烤摊棚、垂钓区等7个项目正在建设。

朵郎坪村河湾组的发展变化只是福泉市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对乡村的“五改五化”和对群众的“五引导五教育”作为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的一个缩影。

自开展“五改五化”“五引导五教育”以来,福泉市的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帮扶单位之间纷纷上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绝技,改变了乡村面貌。

如今福泉市的农村,旧貌已换,新风已立。

猜你喜欢

福泉路网气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具有完整交互、生态系统的智能宠物系统设计
福泉市石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吉仓AOI理想就是看似简单无奇却气质非凡的成熟Style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
女星发“饰”界 打造潮女气质
电子止痛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