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建筑(装配式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2019-11-22隗丽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2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乡村振兴

隗丽

摘    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将绿色建筑(装配式技术)运用到村级活动场所的改造中,从小处着眼,稳扎稳打。充分利用装配式建筑的有点和创新的管理模式,为绿色建筑业的发展和未来的产业引入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装配式技术;乡村振兴;村级活动场所改造

1  前言

近年来,宝坻区经济发展迅速,GDP增长迅猛,人均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镇化速度明显提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环境下,林亭口镇的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人均收入、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产业升级、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充分、农村村民生活环境亟待改造等问题。

林亭口镇是2016年全国重点镇,是宝坻区中东部城镇群的中心。林亭口镇位于宝坻区东部、城区东南部,镇区面积107平方公里,下辖55个村,人口共3.1万。区域内交通网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九园公路贯穿全镇,与京沈、京蓟、承塘高速公路毗邻。乡镇企业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全镇合作社总数共计到145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装配式园区也已落户。为了将其打造为宝坻区东部经济发展的璀璨明珠,进一步缩小城乡产业差距,实现原有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开拓三产服务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强调的是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性,如利用自然资源的水平以及节能水平。同时还包括建筑对环境的效益,如是否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此同时也兼顾建筑的社会效益,如“适用”、“高效”等。绿色建筑一定是节能建筑,且在节能的基础上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质量和智能控制的内容,更加强调可持续性。装配式的建筑,在施工和装饰装修两方面均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预期将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乡村振兴的落地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小处着眼,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此,项目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将绿色建筑(装配式技术)运营到乡村振兴中,——进行林亭口村级活动场所改造项目。该项目是为了改造镇内各村村民活动场所,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地采用了装配式建筑建设方式,以环保、高效的方式建成村级活动场所。

本项目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共涉及42个村活动场所,各活动场所均位于林亭口镇内。总建筑面积为12147平方米,其中:改扩建为21个村,建筑面积为5447平方米;新建为21个村,建筑面积为6700平方米。对该项目进行前、中、后三阶段,分阶段实施管理。项目前期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基础调查、项目策划、指导设计、开发组织、协调报批报建等工作;对项目中期和后期的施工进度、质量等指标进行有效管控,确保项目按时完工。

2  项目实施之前,林亭口镇内存在以下问题

(1)大部分村级活动场所无法满足村民活动需求,甚至无村级活动场所。21个村设置了村级活动场所,但房屋面积较小,活动场所不足,功能布局和面积都无法满足更多的人员进行活动。其余21个村庄并未设置村级活动场所,致使一些宣讲、教育等集中活动无法进行。

(2)项目建设地点均位于各村村内,村内建筑相对较密集,道路宽度有限,如果进行大规模的材料运输会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也会对村内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但镇内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地区,地域地形平整,便于项目建设,镇内给水、排水、供电等条件均可以满足建设需要。通过前期市场调研、政策研究、产业研究,充分研究了绿色建筑产业和装配式建筑产业。与此同时,为响应国家积极倡导的绿色环保新兴产业,为开拓绿色建筑产业市场,推广装配式建筑,实现镇域内新建建筑100%装配式,走好乡村振兴实践的第一步,决定在林亭口镇42村开展村级活动场所改造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改造村级活动场所,打响装配式建筑名号,实现可复制的推广模式。

对项目勘察、设计、监理进行公开招标,并确定项目设计方案,通过全方位甄选进行流程把控,掌握每个环节,保证项目的整体品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施工单位招标,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推进项目进程,实现项目进度的圆满完成。在项目施工进程中,通过引入装配式建筑部件加工企业,聚合装配式建筑产业资源,对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指导。改造项目涵盖了主体工程、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以及室外工程等。

项目从外立面、平面、无障碍设计、室外设施等方面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外观建筑造型、室内环境设计体现公共文化设施的特点,具有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室外装修因地制宜,力求经济、实用、美观。平面布局达到功能组织合理,做到动区、精区分开,空间构成紧凑,结合林亭口镇自然环境,日照通风良好,节约用地。项目实践过程中,从功能实际出发,在设计形式、设计标准等方面标准化、系统化、通用化、简约化,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抗震要求的原则进行。建筑均成东西向布置,并配套室外文体活动广场,室外设置健身器材等体育健身活动设备。室内改造后,满足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办公室以及警务室的功能需求。内部空间保证通行便利,主要出入口设有无障碍坡道。室外道路采用混凝土和铺装两种方式,室外管网主要包括给水、排水、强弱电等官网铺设,管线布局合理。

项目的建成带来诸多社会效益的提升:第一,村级活动场所改造作为当地践行乡村振興的开局之要,对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和推广有重要作用,使村民对装配式建筑产业有深入了解,提升该地区居民对产业项目的信心。第二,装配式建筑产业能实现高效环保的房地产品建设,有力的促进了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在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项目建成将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推动绿色建筑产业普及,带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为智慧城市、智慧乡村的发展奠基。绿色建筑的智慧化需要将我们的思维从脱离实际的发明创造转换到以服务换取价值的思维上来,我们不能一直将目光投在制造,而应挖掘服务的价值。同时绿色建筑等智慧化建设需要协助企业提升技术,企业为客户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使之形成产业并获取利润,这样智慧城市才能发展下去。村级活动场所改造项目进一步推动了新型管理合作模式的升级。也是咨询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开展后期战略培育新业态,探索新兴服务领域,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奠定基础。

装配式建筑构件可以标准化大量生产,不受天气等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质量方面更加可靠。同时,还可减少在建设过程中的物料浪费,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因其预制构件在工厂内加工完成,使得减少了人力的需求,并且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预制构件加工完成之后,直接拉到施工现场组装,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在环境效益方面,装配式建筑对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有着显著的效果,它有着良好的节水效益、节能效益、节地效益以及碳排放效益。在京津冀地区绿色建筑的应用中,林亭口村级活动场所改造项目推广了装配式建筑。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充分考虑了生态恢复和生态保护,对生态环境效益的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绿色建筑在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又可大程度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并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是绿色发展、节能环保的重要实现路径。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深圳市绿色建筑审查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绿色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