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华大学援建西藏大学摄影课程的探索

2019-11-22黄晓昭

纺织服装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艺术设计摄影

黄晓昭,陈 坚,冯 利

(东华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0051)

摄影是记录生活、反映世界、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摄影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摄影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培养时代所需人才为己任的高等院校也逐渐将摄影纳入教学体系。本文以东华大学援建西藏大学摄影课程为例,分析两校摄影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现状,并对西藏大学摄影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 我国高校摄影专业及摄影课程的开设

摄影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许多高校相继开办摄影院系及专业,培养具备图片摄影、传媒、影像、平面广告、艺术设计、摄影理论研究、摄影教育及相关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北京电影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摄影教育的高校,1986年成立了摄影系图片摄影专业,1996年2月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成立了摄影学院。

随着图片摄影、传媒、影像、广告及艺术设计等发展,摄影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设有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纷纷开设摄影课程作为专业基础或专业前沿课程,培养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影像艺术基础与技术。摄影课程以艺术摄影与实验影像、商业与广告摄影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艺术思维及与摄影艺术相关的视觉训练,并介绍当代多重文化视角、艺术观念及表达方式,增强与拓宽学生设计表现的视觉技术手段。

二、 全媒体时代高校摄影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机遇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摄影行业的发展,从技术、品质等多方面推动了摄影变革,使摄影技术的应用普及程度与受欢迎程度达到历史高峰。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摄影课程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与实验两方面。

1. 专业教学师资短缺

我校(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开设了7门摄影课程,面向11个艺术设计类班级,但目前仅有2名专职摄影教师。在8年时间里,由专职摄影教师对艺术设计类教师进行培训,培养出2名兼职摄影教师。同时,一些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摄影课程由相关专业教师承担,部分缓解了师资紧缺的问题。我校人文学院的传播学专业方向也开设摄影课程,仅有1名专职教师及1名实验室人员。上海其他高校,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杉达大学、东海学院等相关专业的摄影课程也缺少专职摄影教师及实验室人员,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2. 实验场地与设备不足

摄影是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学生学习了基础理论后必须进行大量实践,以深化理解、自主运用摄影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方能掌握摄影实操技能。课程对学生自备设备、教学场地、示范设备等要求较高,实验室建设需要资金与场地支持。多数院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课时有限、实验室设备不完善等因素,只能在课程教学时割舍一些内容。

我校的摄影课程教学时曾经30名学生挤在90 m2摄影室中,像开记者招待会一样,拍摄灯光此起彼伏,相互干扰。有时教师为提高效率,只能将学生分组,室内室外分别拍摄,并在课余安排学生进入摄影室实习。授课时间的片段化与教学场地的频繁更换影响了教学完整性与学习系统性,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情况在很多院校都存在。而西藏大学此前根本没有摄影实验室,也无专用灯光、背景等器材,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胶片冲印受到极大冲击,暗房技术的必要性大大减弱,这为高校的摄影课程建设带来了生机。一方面,价格亲民的数码相机解决了学生自备摄影器材的问题;另一方面,暗房技术舍弃,相应的实验场地与教学时数被释放出来。同时,手机的摄影摄像功能使得人人都是影像记录者;通过各种影像制作APP应用以及手机的网络接入功能,人人都可以成为影像的制作者和传播者[1]。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摄影的热情,使摄影课程教学改革具备了现实基础与美好前景。

三、 高校摄影课程设置分析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2016年我校与西藏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结合两校的办学特点与优势,在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与交流。在两校教师的积极投入与建设下,摄影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 东华大学摄影课程设置分析

我校的摄影课程开设时间较长,经过多年运行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根据2018级学分制本科教学计划,全校开设11门摄影类课程,课程性质涵盖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包括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具体见表1。其中,“摄影艺术作品创作”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文化素质类选修课,16学时,3/4的教学以实践为主。该课程每年选课人数很多,囿于师资与实验条件的不足,只能限选。“摄影基础”“数字摄影”“时尚摄影”课程面向非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针对传播方向的学生。其他7门摄影课程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开设,面向本院学生。“基础摄影”为所有艺术专业学生可选的学科基础课程。其中,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艺术与科技三个专业对摄影课程比较注重,后续还有“动态摄影”“广告摄影与制作”“艺术摄影”课程。“时装摄影”主要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方向的几个专业开设。影视表演方向开设了“静动态摄影”,为后续的“影视实习摄录”课程打基础。纺织品设计方向开设了“织物摄影”作为学科基础必修课。摄影作为必修课,学时数达到48学时,作为选修课也以32学时为多。

我校艺术设计方向均将摄影作为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传播方向也将摄影作为重要的专业技能进行教学。同时,摄影作为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已持续开设多年。所有课程设置呈现由易到难、由广谱向专业递进的层级关系,如图1所示。我校的摄影课程设置在上海高校中具有代表性,配合教育部课程体系调整与学分压缩,目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需求。

2. 西藏大学摄影课程设置与建设

西藏大学的摄影课程开设于2016年,目前由艺术学院开设,作为专业基础课,面向学院内所有专业。课程总时数为3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4学时,摄影实践22学时,无先修与后续课程要求。

2017年,由我校教师协助,西藏大学建立了校内摄影实验室,面积为120 m2,为摄影课程提供了基本教学场地与实践服务。随着摄影棚的建成,西藏大学的摄影课程教学步入了专业、专享的教学轨道。我校与西藏大学的教师共同在摄影棚内开展实践教学、教学交流、两校互动等多项教学活动。西藏大学的摄影课程开设较晚,目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随后还将在师资培训、学生培养、课程拓展等方面与我校进一步深化合作。

表1 东华大学摄影课程设置一览表

图1 东华大学摄影课程层次关系图

四、 西藏大学摄影课程改革建议

我校与西藏大学地处中国东西两端,相隔遥远,地理位置不同。基于沪藏两地文化与不同经济状况的两所大学各有特色。我校的摄影课程已实现多学科、跨专业的覆盖模式,而西藏大学的摄影课程开设不久,各方面尚存在不足。基于学科与专业共通性,针对西藏大学摄影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经实践探索,提出西藏大学摄影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 创新课程教学理念

对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摄影是一种重要的基础造型手段,被赋予了针对图像再创造、再造型的新功能。在摄影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摄影技术获取具有优秀构图与审美效果的原始图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造型设计;在素描、速写等传统造型语言外,将摄影作为新的造型语言。在专业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摄影图像进行造型创造,并引导学生将摄影创作的图形在“Photoshop技法应用”课程中进行后期处理,既可实现教学的连续性,也可激发学生对摄影以及图像后期处理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可加强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对摄影课程的认知深度,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弥补基础造型能力的欠缺,提升造型训练的能力。

2. 强调摄影用途

摄影是对现实世界的记录,摄影技术的优劣决定了记录信息的有效性,艺术修养决定了记录信息的美观度。在数字化时代,影像记录的高清化、数字化拓宽了摄影图像的采集范围、应用途径和商业价值。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田野考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具备良好的摄影技术可大幅提升学生“田野考察”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此外,西藏大学的传播学等专业方向也都亟需开设摄影课程。

3. 增设课程门类

以摄影课程为基础教学,对学生进行摄影入门启迪与初级实践。在此基础上,针对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各专业方向进行课程教学细分:针对舞蹈表演、表演(影视表演)专业开设“静动态摄影”“舞台表演摄影”课程,以培养学生从本专业需求角度进行摄影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从观众的角度理解表演的效果;针对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专业开设“艺术摄影”课程,基于学生的美术基础进行深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设“时尚摄影”课程,培养学生的静态棚拍与T台秀场摄影的专业技能。

4. 扩大教学对象

2014年,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为艺术与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举办了一场摄影专题讲座。海报贴出后,各个院系师生踊跃参加,80%的听众为非艺术类专业师生,这表明在西藏大学各专业普及摄影基础教育有极大的需求。因此,可进一步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摄影素质类选修课程。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可积极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摄影的入门普及教育。如我校借助易班面向所有学生开设摄影小课堂,利用易班独有的针对性与覆盖面,由专职教师深入浅出地进行摄影知识入门教学,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大了教学影响力,突破了授课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该摄影小课堂视频在短时间内达到数百次播放,受众数量远超教室所能容纳的学生数,受到学生喜爱,课程传播效果很好,该教学改革项目获2017年东华大学教学改革创新奖。西藏大学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摄影教学,提高学生的摄影基础理论及技能水平。

5. 培养师资队伍

为培养师资,西藏大学选派教师到我校进行培训,我校也多次派教师赴西藏大学进行“图片摄影”“影视拍摄及后期制作”“服装人体素描”等课程教学。在培养专任摄影教师的同时,还可聘请业务水平高、富有教学经验并有志于摄影教育事业的职业摄影师兼职授课,专兼职摄影教师形成优势互补。此外,学生的部分实习课程可利用外聘摄影师的社会资源优势,进入摄影工作室或公司进行实战操作,了解摄影在广告、商业上的应用与流程,有利于开展校外教学实践。

6. 完善实验室建设

高校摄影实验室通常存在建设经费投入大、设备更新换代快、维护管理费用高、设备损坏老化快等问题[2-3]。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需继续完善已建成实验室的管理与使用,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设定管理人员岗位与职责,落实设备使用、维护等工作,在保障实践课程教学的同时为教师科研提供服务。实验室建设应在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同时,为未来摄影课程的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实现摄影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保证学生的实验时间。

五、 结语

摄影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表现,既有普适于各专业的记录、保存、传递、传播信息的作用,又有基础造型、连接艺术创造、提升审美效果的作用。在数字时代,摄影正在成为现代化创新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西藏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藏民族艺术文化、生态学等优质资源,生态学是西藏大学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在民族优秀文化领域,西藏大学的民族博物馆、民族优秀文化数据库等平台建设都已立项展开,在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摄影的作用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西藏大学拓宽摄影基础教育面,有利于尖端学科与优势学科的人才培养,因此加强摄影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艺术设计摄影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星.云.海》
《花月夜》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西藏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
西藏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