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甜菜夜蛾局地大发生
2019-11-22司升云
王 攀 望 勇 司升云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345)
根据湖北地区2019年6~8月的实地调查结果,甜菜夜蛾2019年将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将大面积发生,应注意确定防治适期,综合防治。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具有间歇性大发生为害的特点,又名贪夜蛾、玉米夜蛾或白菜褐夜蛾。甜菜夜蛾是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作为普遍发生的害虫,已多年没有大面积发生和为害。通常,湖北地区甜菜夜蛾在6月最早为害的寄主作物是苋菜和豇豆,随后转入十字花科蔬菜苗床为害,此时的虫口基数大小是预测甜菜夜蛾8月以后大发生的重要依据。
在2019年6~8月的实地调查中发现,不仅在常见的多种寄主植物上发现甜菜夜蛾的各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而且在秋葵、芹菜、苦瓜、生姜、韭菜和甜玉米等蔬菜,棉花、甘薯、甜瓜和草莓等经济作物,芋等水生蔬菜以及多种杂草上均发现甜菜夜蛾为害。结合天气情况及近期性诱监测数据(7月15~25日,每天每个诱捕器平均诱捕3头甜菜夜蛾)和灯诱监测数据(7月23日至8月5日,每晚每盏诱虫灯诱捕99头甜菜夜蛾)综合分析,甜菜夜蛾今年将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将大面积发生。现将甜菜夜蛾的典型为害特点和识别特征、田间新发现寄主及其为害状介绍如下,并提出该虫的综合治理对策,以期为甜菜夜蛾的田间调查、预测预报和及时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1 甜菜夜蛾为害特点及识别特征
1.1 为害特点 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肉,稍大分散。2龄后吐丝结网,取食成透明小孔。3龄后进入暴食期,为害叶片、嫩茎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呈网状,造成无头菜,植株苗期受害可形成缺苗断垄。此外,也可钻蛀青椒、番茄和茄子等的果实,造成果实腐烂或落果。幼虫可成群迁移,稍受震扰即吐丝落地,有假死性。高龄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深度为0.2~2.0 cm。
1.2 识别特征 卵(图1-A):圆馒头状,直径约0.3 mm,白色。1~3层排列,卵块外覆白色绒毛。
幼虫:老熟幼虫(图1-B)体长约22 mm。体色变化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不同体色有不同的背线,或无背线。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纵带末端直达腹末,不弯到臀足上。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白点,以绿色型幼虫尤为明显。
蛹(图1-C):长约10 mm,黄褐色。中胸气门深褐色,位于前胸后缘,并显著外突,臀棘上有刚毛2根,腹面基部也有极短刚毛2根,前者是后者长度的1.5~2.0倍。雌蛹第8腹节腹面近前缘有一短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裂缝前端为生殖孔,后端为产卵孔,裂缝离肛门距离较远(图2-A);雄蛹第9腹节腹面有一裂缝,裂缝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的瘤状突起,裂缝离肛门距离较近(图2-B)。
成虫(图1-D):体长8~10 mm,翅展19~25 mm。灰褐色,少数深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环形斑1个,外缘有一列黑色三角形斑。后翅银白色,略带粉红色,翅缘灰褐色。雌蛾腹部圆锥形,有黄色毛簇,较短,生殖孔清晰可见(图2-C);雄蛾腹部末端狭长,较尖,有一圈黄色长毛簇(图2-D)。
2 甜菜夜蛾为害寄主
图1 甜菜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
图2 甜菜夜蛾雌雄蛹和雌雄成虫腹部末端比较
甜菜夜蛾的寄主范围广泛,一般对十字花科、豆科、葫芦科、茄科、百合科、苋科、藜科、伞形花科等蔬菜的为害较重。近期的实地调查发现在秋葵、芹菜、苦瓜、生姜、韭菜和甜玉米等蔬菜,棉花、甘薯、甜瓜和草莓等经济作物,芋等水生蔬菜以及多种杂草上均发现甜菜夜蛾为害。甜菜夜蛾对以上新发现寄主的为害状见图3。
3 甜菜夜蛾大发生的可能原因分析
3.1 虫口基数 上一代虫口基数与甜菜夜蛾大发生有着直接关系(司升云 等,2005)。
3.2 气候条件 甜菜夜蛾对高温干旱的抵抗力较强,湖北地区6~8月的连续高温干旱天气是甜菜夜蛾虫口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长时间高温干旱也降低了其天敌发生的数量。
3.3 栽培条件 湖北地区菜田复种指数的提高,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为甜菜夜蛾大发生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此外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为其提供了越夏场所。
3.4 抗药性 湖北地区甜菜夜蛾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农药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司升云 等,2009)。
4 综合治理对策与建议
4.1 预测预报 利用甜菜夜蛾性诱剂监测田间成虫发生动态,选择有代表性的菜地对卵和幼虫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预测甜菜夜蛾发生期、发生量,并确定防治适期。
4.2 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农作物及蔬菜布局,实行间作套种或轮作模式,减少甜菜夜蛾嗜食作物的单一大面积种植。及时清除菜田的残枝落叶及杂草,集中深埋或沤肥。及时中耕与合理浇灌,破坏其化蛹场所。适时浇水,提高田间湿度,有利于致病微生物对害虫的寄生。在产卵高峰期至孵化初期,特别是蔬菜移栽后第1代幼虫发生较为整齐时,人工摘除卵块及低龄幼虫聚集较多的叶片。
图3 甜菜夜蛾对新发现寄主的为害状
4.3 物理防治 使用防虫网或塑料大棚栽培。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温和保湿,造成不利于蛹羽化的生境。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甜菜夜蛾成虫,每台功率为30 W 的杀虫灯可控制2.00~3.33 hm2菜田。
4.4 生物防治 在甜菜夜蛾发生初期(虫龄3龄及以下),选用10亿PIB·mL-1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0倍液、10亿PIB·mL-1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0倍液或含孢子100亿个·g-1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1 000倍液喷施,连喷2次,间隔7 d(天),在阴天或黄昏时重点喷施植株新生部位及叶背。也可在甜菜夜蛾卵期及卵孵化初期的早晨和傍晚释放寄生蜂,如马尼拉陡胸茧蜂1.5万头·hm-2,共释放3~4次。利用甜菜夜蛾性引诱剂进行诱集(15个·hm-2),每667 m2放置1个性诱捕器,诱捕器底部距离作物顶部20 cm,30 d(天)左右更换1次诱芯。
4.5 化学防治 甜菜夜蛾的幼虫期,尤其是卵孵化高峰期或初孵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施药应在傍晚或清晨为宜,喷雾要均匀周到,使植株全面着药,并严格控制施用量和安全间隔期。推荐药剂有: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150 g·L-1茚虫威悬浮剂、240 g·L-1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虱螨脲乳油、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等。此外,可利用增效剂、渗透剂与农药混用,如加入0.1%的有机硅喷雾助剂Ag-64(倍效),按二次稀释法混匀后喷雾,可减少药量25%,降低药液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