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影响研究
2019-11-22朱光竹
朱光竹
(达州市中心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当机体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6个月后,尚未清除者,称之为慢性乙型病毒感染。据报道,全世界感染HBV的20亿人中有3.5亿人是慢性HBV感染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会增加健康人群的感染几率,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是关键[1-2]。临床上,该病的病程长、易反复、且在疾病后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病患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这些均会影响病患的心理、情绪,不利于病患的治疗和预后[3-4]。因此本次实验主要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门诊的病患进行筛选后,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的不同将之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经病患和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慢性乙肝临床诊断标准,年龄大于18岁。排除标准:重要脏器损伤,合并其他疾病,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等不配合医生等。研究组的64例病患中,男39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7±12.6)岁;平均病程(17.2±5.4)月。对照组的64例研究对象中,男29例,女33例;平均年龄(41.7±11.9)岁;平均病程(15.4±6.1)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发现差异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教育专栏,医务人员讲解的健康知识,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研究组的研究对象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包括根据病患和家属的文化程度、性格、心理接受能力等,医护人员向病患及其家属生动、简易讲解病因、治疗、预防、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护理的相关知识;讲解病患家庭中需注意的事项,包括消毒、隔离措施,叮嘱病患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观察病患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当病患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消除病患的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医护人员组织病患及其家属参加系统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知识专题讲座,进一步了解、学习知识,以更好的控制疾病的病情;组织病患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或咨询专家疑难问题;医护人员每间隔2周打电话向病患询问近况,回访3个月,及时掌握病患的病情变化,监督病患的日常生活行为;为病患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以清淡、低糖、易消化为主,且要戒烟酒,睡眠充足;医护人员制定适合病患实际情况的运动方案,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病患尽早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标标准
本次实验中主要观察病患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肝炎应激量表(PSSH)评分、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指标结果,观察两组指标结果是否具有差异。病患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病患的心理状态,两量表满分均为100分,SAS的评分标准如下:重度焦虑大于69分,中度焦虑在之间,轻度焦虑在50~59分;SDS的评分标准如下:重度抑郁大于72分,中度抑郁在63~72分,轻度抑郁在53~62分。肝炎应激量表(PSSH)评分量表有18个检测项目,是将PSS回译、复译修改而成,每项评分范围在0~4分,满分72分,分值越高,心理产生的应激越大。病患的依从性检测是通过调查问卷进行的,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确诊年限、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获得乙型肝炎知识的途径等)、生活方式、到医院就医复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知识掌握情况(乙型肝炎的症状、治疗、预防、传播途径、消毒隔离、传染源、诱发因素、自我护理及对人体的危害)等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处理指标结果。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统计分析
研究对象SAS评分和SDS评分的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统计后发现,两组病患干预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指标结果,研究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进行肝炎应激量表评分(PSSH)
结果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对照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PSSH评分结果均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PSSH评分(±s)
表1 PSSH评分(±s)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有可比性。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研究组 64 34.5±10.4 26.4±6.2a 12.4 <0.05对照组 64 35.2±10.6 31.2±7.9 1.9 >0.05 t 1.2 7.3 P>0.05 <0.05
2.3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依从性进行分析
并统计结果的差异性。经统计,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依从性[n(%)]
2.4 统计研究对象患者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统计分析其差异性。较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及其家属不满意例数少,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满意度[n(%)]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这对人群产生巨大威胁;人们对病患存有歧视,会使人们产生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且作为慢性疾病,尚无根治方法,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病患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病患不能遵守医嘱,按时、坚持服药,定期导员复诊、检查,依从性较差、心理应激较大。为改善这一现状,本次实验研究对门诊病患实施强化教育的影响。相较于常规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教育帮助病患更好的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自我护理,预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关注病患本身情绪和心理状态,改善病患不良情绪,降低了心理应激;病患之间相互交流,了解治疗成功案例,显著增强了治疗信心,提高了病患的依从性;个性化的饮食、运动方案的帮助病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病患更好的恢复。以上各项措施帮助病患提升治疗效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而言,统计后发现,两组病患干预前的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对照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PSSH评分结果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指标结果,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PSSH评分均显著降低,依从性高,患者及其家属不满意例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几项指标结果说明研究组的干预方案可提升病患对疾病的了解情况,降低心理应激,改善病患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患早日康复;提升病患的满意程度降低病患和医护之间的医患矛盾好医疗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可调整病患的不良心态,降低心理应激,更好的控制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但因本次实验的样本量小,需要做多次大样本实验进一步探究强化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意义及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