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味道

2019-11-22吕知遥

雨花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瓦白墙油条

吕知遥

夜色朦胧,月光弥漫了乌衣巷,洒落在秦淮河的水面。两岸的古建筑外挑着一盏盏红灯笼,整个小城灯火通明。我信步走在青石板上,看着周遭的灰瓦白墙、青苔碧水,江南便愈发显得有古韵了。

琵琶弦声越来越真切。不经意间,我来到了李香君故居外。上一次来到秦淮河,坐在夜船上听秦淮八艳的风流往事,只恨自己无缘一睹芳容。今日一探闺房,却也值了。轻踏进她的居所,一张琵琶悬在墙垣——弦确是有些松了,红漆也变得斑驳,不过头脑中还是能依稀想象出四百年前,那个温婉忠贞的女子。

犹抱琵琶半遮面,弦弦掩抑声声思。手指轻轻拂过玻璃,我试图在那沉睡了百年的珠钗上留下自己的温度。看着那一把她曾抚摸过无数次的诗扇,我无法想象出她血溅桃花的决绝。

怀着一丝对她的惋惜与怅然,我静静地走在小巷。

沿途听见断断续续的歌声,好似是从画舫里飘出来的。我走至石桥边,将半个身子探出护栏,在水中寻找自己那影影绰绰的倒影。水面泛起的点点涟漪,揉碎了我的倒影。

总说江南女子是水做的,竟是真的——江南女子既有水的柔软,也有水的刚强。琵琶声色悠悠,香扇桃花绣,血溅桃花花不落,余香犹存……

月光钻到我的帽檐下,风轻拂过耳际,空气中湿漉漉的,很好闻。我一步一步地数着自己的脚步,依稀能够听见自己的心跳。

是一种张力,让人一靠近,就自然而然地沉下心来。心沉下来了,于是云雾缭绕,遮隐了远山,风声过耳,环绕了翠竹。

寒山寺里的钟楼传来一声沉厚的钟鸣,在山间不住地回荡。荡走了晨雾,也荡走了世俗。

出山寺主殿,一层层水泥青瓦铺在眼前。看着不知通向何处的小径,“随缘”的想法从我脑海中浮现,于是,我便沿着明黄色的矮墙一路往上。隐约闻到一阵腊梅的清香,我一步一蹬地踏阶而上。

高台空地,一株黄色的腊梅安静地在中央绽放,间或配上几句吟诵。我来到高台一隅,看身下尽是错落有致的黄色琉璃瓦,轻轻闭眼,感受着风呼呼地吹过。

一阵清脆的风铃声,不知道从哪一只檐角传来。那铃声清脆到足以弹拨心灵的蒙尘。那一刻,我有些恍惚——我听不见周围其他声音,也感觉不到任何人的存在,只任由那一串串风铃在我耳边回响。

聆听着那悠远的铃声,我坠入了时空的网——那似乎是小时候姥爷给我摇拨浪鼓的声音,只是时至今日,我已很少能听见了。

我不禁发问——生活啊,生活,你究竟在哪里?于是,在江南的大街小巷四处游荡,我想抓住它的每一个表情,留下它每一道转瞬即逝的光影。

我似乎是在梦中漫步。

凹凸不平的青石路上,有一对老夫妻手牵着手,向远处的青瓦白墙走去;一只灰猫被惊扰,“喵”的一声,从石柱下钻出,弓着身子,沿着屋檐走去,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黄包车在古城区一趟趟优哉游哉地跑着;穿旗袍的秀娘坐在织机前认真地研究着新的图样;婴儿车中的小天使,嘴里含着小奶嘴,转着乌黑发亮的眼珠,好奇地打量着我;书店里静默如谜,只能依稀听到书页和手指的摩擦声……

在街边的一家小摊落座,点一碗豆浆粥,要一根脆油条。老板拿起竹勺,恰到好处地那么一搅,就有一碗粥盛好了。老板端送给我,轻附一声“慢用”。我的道谢被一声干脆的 “刺啦”声淹没——只见一根刚搓好的成条的面团坠入油锅,在澄黄的油中翻滚。它逐渐膨胀,香气也随之溢出。等完全成了型,老板用一根长筷子把油条夹出油锅,架在铁丝网框里。看着那还冒着热腾腾白烟的油条,我咔嚓一声大口咬下,酥酥脆脆的——这就是江南的油条。

一碗粥很快就见了底。我轻轻擦拭自己油亮亮的嘴角。

街上行人穿梭,两个拎着菜袋子的老太太站在街角絮叨个没完。她们牵的狗互相嗅着对方,打着招呼,交流着。南北跨调,这里的人也就是这样,两个老太太相遇时永不厌烦地聊着家常;背着书包的小孩子放学回家,叽叽喳喳地尖叫着相互追逐;斑马线上,一群刚下班的人打着哈欠揉着眼睛舒缓一天的疲劳……

当离开习以为常的北京,来到江南水乡,熟悉的一幕幕在我眼前重演,让人觉得亲切,仿佛这里就是我从小生长的地方。

这就是江南。

猜你喜欢

青瓦白墙油条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青瓦
一堵墙的一生
青瓦搭成梦
青瓦上的乡愁
卓阳“白墙”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油条两根一起炸才更好吃
墙壁
落在院墙上的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