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峪关市长城保护工作综述

2019-11-22

丝绸之路 2019年4期
关键词:嘉峪关市万里长城嘉峪关

高 杨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甘肃嘉峪关735100)

嘉峪关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起点,也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1987 年,万里长城——嘉峪关作为长城整体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 年5 月25 日,甘肃省境内的长城本体、附属设施和相关遗存,包括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壕堑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市境内的长城均为明代长城,分西长城和东北长城,总长度45 公里,主要由墙体、壕堑、关堡、墩台、敌台及相关遗存组成。其中,墙体26 段,长43.62 公里(其中西长城15 公里,东北长城28.62 公里),壕堑6 段,长12.94公里,关堡8 座,墩台35 个,敌台19 个,相关遗存6 座。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指导下,认真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列》,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在加强长城保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推动全省长城保护工作,特别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惠及嘉峪关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现将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在长城保护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依法编制规划,做到有效实施

嘉峪关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城保护条例》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法律法规,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于2008 年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万里长城——嘉峪关文物保护规划》,2011 年9 月20 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实施万里长城——嘉峪关文物保护规划的通知(甘政发〔2011〕110 号),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把长城保护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使长城保护和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园区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一起实施。在西气东输、西油东送、清嘉高速公路、兰新高铁建设、嘉峪关市饮用水水源地迁建等重点项目建设中,以严格遵照《文保规划》为前提,在项目建设前期积极参与相关规划设计、勘察调研等工作,强化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建设项目穿过明长城时,认真履行长城保护职责,在长城文物保护上均采用建设工程下穿长城的保护措施,在配合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维护了文化遗产尊严。

二、加强科研保护,不断提升水平

长城本体保护工程从病害治理、消防、防雷等保障文物本体安全的技术手段出发,采取遗址本体加固、本体悬空部位加固、裂隙加固、表面防风化处理、冲沟整治、遗址区域周边环境整治,在嘉峪关长城沿线及独立墩台树立了新的保护标志234 块和宣传警示碑77 块,埋设保护界桩2225 个,新设防护围栏86860.4 米。截至目前,嘉峪关遗产保护工程基本完成,项目建设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验收组的一致好评,通过五年多时间的实施,使古老的雄关重新焕发了昔日的风采。为了加强长城文物的科技保护能力,嘉峪关市专门成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通过使用地震CT、地质雷达及三维扫描等科技手段对墙体结构进行“把脉问诊”“量身制定”保护维修方案,达到创新文物保护新模式的目的。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嘉峪关长城乃至中国西部地区夯土长城监测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争取将监测中心建成国家级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基地,与国家监测中心实现信息共享。文物的科研保护由最初的注重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转向注重文物的整体性保护;推进文物事业自身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大局,文物的依法保护与科学保护、文物的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相辅相成,形成符合嘉峪关文化遗产资源特点,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比较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覆盖全市三个镇(新城镇、峪泉镇、文殊镇)的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监管到位的文物安全防范体系;科学完备、保护有力的文物工作支撑体系。

三、重视文化传承,教育普及全民

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注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从嘉峪关市各镇村聘用20 余名业余文保员和长城保护志愿者,共同参与文物保护,此举实现了对长城遗存点行政村的全覆盖。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招募中小学生作为小小志愿者,在重大节假日、假期为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小小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长城博物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年还围绕“中国文化遗产日”和“5·18 国际博物馆日”等重要节点时间,在城市街道、乡镇社区,设置宣传咨询台,向广大市民、村民和游客发放宣传单,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长城历史文化;开展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览:《长城之脊——嘉峪关关城砖瓦件专题展》《万里长城百年回望图片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图片展》;开展“保护长城,爱我中华”的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长城历史文化价值发掘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提升市民保护长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夯实长城保护工作的群众基础,围营造了保护长城“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长城博物馆每年接待的中外观众达50 余万人次,通过自主浏览、多媒体查询、讲解员讲解、举办学术活动等方式,使长城保护与长城历史知识的宣传教育观众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四、创新展示利用,提高社会效益

把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花卉博览园和古街古镇项目建设紧密结合,形成“有古有今、有动有静、有游有娱”为一体的格局,在促进长城保护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有力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始终把长城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在保护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坚持一手抓传承保护、一手抓创新利用,凭借“天下第一雄关”的品牌影响,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主动融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一带一路”和嘉峪关市“文化强市”建设,探索创新、立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深度挖掘长城文化内涵,编制了《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认真贯彻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要求,把长城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了文物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的良性循环,为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快速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嘉峪关市万里长城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万里长城”真的有一万里长吗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产业兴了 乡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让优质教育之光洒向每个孩子——嘉峪关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万里长城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在嘉峪关“吹牛”
勿使环保佳绩昙花一现——嘉峪关市环保局在工作中力推治污“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