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满意度实证研究

2019-11-21高文涛郝文武

高教探索 2019年10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师范院校满意度

高文涛 郝文武

摘 要:本研究编制了《高等师范院校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对西北地区五所师范院校的学生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出“实习就业”“课程教学”“管理服务”“环境条件”等四个主因子。分析表明,学生对学校四个维度的表现整体上比较满意,对学校环境条件的满意度最高,对学校管理与服务的满意度最低,地方师范院校的满意度明显偏低;学生的满意度呈现明显的群体特征,中年级学生、文科生、非师范生、经济弱势学生和外省学生等群体满意度较低;学生对学校食宿问题的关注度高但满意度低,是目前西北地區高等师范院校亟需改进的问题。提高师范院校学生满意度,应加大对地方师范院校的投资力度;加强非师范专业建设;规范学校后勤管理。

关键词:西北地区;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学生;满意度

一、引言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师范教育。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30年间,中国师范教育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和发展既取得显著成绩,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1]针对当前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2018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基本形成以国家教师教育基地为引领、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新目标,着力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问题,明确了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新使命。[2]

国内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很多,但将师范教育满意度作为专门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献却比较少。对知网1400余篇文献的关键词词频共现分析表明,教育满意度研究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是“满意度”“健康教育”和“学生满意度”。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刘武和杨雪的《中国高等教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构建》、韩玉珍的《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评介》、孙兴贵等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以及张倩和岳昌君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等。这些文献主要探讨了满意度测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大多数教育满意度实证研究都有借鉴意义。就师范教育满意度研究而言,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都是师范教育中的局部问题,如刘姗姗研究关注的是东北某师范大学的办学条件 [3],田英月则调查了辽宁N大学学生的专业满意度 [4];就研究对象而言,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是免费师范生群体,如王乃一[5]、滕瀚[6]、蒋馨岚[7]分别从就业、课程开设和教学等方面研究了免费师范生的满意度。此外,丁钢等对影响师范生学习经历满意度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学习投入对师范生学习经历的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8]张春雨等则通过分析师范生职业使命感与学业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认为师范生的职业使命感对其人生意义体验、学业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的预测作用。[9]已有研究主题聚焦在师范教育的单一层面,缺乏对师范教育各个方面的全面考察。研究对象也多是免费师范生和东部师范高校学生,对不同层级的师范高校和西北地区师范高校的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立足于西北地区五所师范院校,对其学生满意度展开全面调查,期望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西北地区高等师范教育办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西北地区师范教育办学质量的建议。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课题组经过多次研讨论证,编制了《高等师范院校满意度调查问卷(学生)》,问卷A部分为学生学习经历变量,B部分为高等师范教育满意度变量,C部分为人口学变量。满意度部分选项采用六点计分的形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基本不满意”“比较不满意”“很不满意”。问卷整体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53,说明问卷信度非常高。38个满意度题项(原始问卷为42个题项,剔除了B13、B25、B26、B27四个题项)的KMO检验值为0978,Bartlett检验值为93296519(p<0001),说明问卷的效度水平较高,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分别为:(1)“实习就业”(F1),包括“教育实习的成效”“教育实习的内容安排”“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15个题项;(2)“课程教学”(F2),包括“所在院系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沿性”“学校公共选修课资源的充足性”“所在院系教师的教学水平”等10个题项;(3)“管理服务”(F3),包括“辅导员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及时性”“参与社团活动的机会”“学校后勤服务”等8个题项;(4)“环境条件”(F4),包括“图书资源的充足性”“信息化资源的充足性”“校园安全与秩序”等5个题项(见表1)。

(二)样本描述

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我国共有师范院校219所,在校师范生1667万。本研究以西北地区五所高师院校2014级—2017级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问卷396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469份,有效率为875%。五所师范高校按照办学层次分为部属院校、省部共建院校、省属院校、地方院校,四类学校分别记为A、B、C、D(见表2)。

(三)数据处理与算法说明

数据用EXCEL电子表格和SPSS220进行计算和统计处理。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不同变量均值的比较。

1满意度总分

用各因子包含的满意度题项的平均分表示四个维度的满意度得分。以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各维度得分的权重,计算加权平均数表示满意度总分。计算方式如下:

满意度总分=0375F1+0243F2+0193F3+0186F4

2改进机会

为了更好地提高满意度,改进工作效率,有研究者提出用题目的满意度得分除以题目的重要性得分,对商数进行排序,以找出改进效益最大的问题。对某一问题而言,满意度越低,重视程度越高,则改进机会越大。算式如下:

改进机会=重要程度满意程度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满意度评价中需要优先改进的项目,利用项目的满意度和重要性原始得分,制作重要性满意度矩阵图。以二者的中位数为坐标轴构造出四個象限,第一象限为竞争优势区,落在该区的项目为高重要性高满意度项目,这些项目的满意度对整体的满意度影响较大,集中在该区的项目越多,整体的满意度就越高;第二象限为继续维持区,落在该区的项目为低重要性高满意度项目,对整体的满意度影响不大,但有正面影响;第三象限为次要改进区,落在该区的项目为低重要性低满意度项目,集中在该区域的项目对整体的满意度影响也较小,改进该区域的项目,也能对整体的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第四象限为亟待改进区,落在该区域的项目为高重要性低满意度项目,集中在该区域的项目对整体的满意度影响非常大,这些项目是目前最应优先改进的项目。[10]

三、 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目前的师范教育总体比较满意,地方师范院校学生满意度明显偏低

总体来看,满意度总分的平均值为468(SD=0723),实习就业、课程教学、管理服务和环境条件四个维度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63(SD=0812)、467(SD=0791)、466(SD=0834)和488(SD=0840)。可见,学生对目前的师范教育整体上是满意的,其中,学生对学校环境条件的满意度最高,对学校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最低(见表3)。

以满意的四个维度和总分作为观测变量,以学校类型作为因子,对学生的满意度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学校满意度得分和四个维度的得分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表明,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实习与就业(M=453,SD=0827)、课程与教学(M=450,SD=0882)、管理与服务(M=390,SD=0757)、环境条件(M=476,SD=0653)等四个维度的得分和满意度总分(M=445,SD=0653)均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师范院校学生,而其他学校学生得分则没有显著差异。省部共建院校学生的“课程与教学”得分(M=487,SD=0709)显著高于其他类型学校学生,其他类型学校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见表4)。

(二)师范学校学生满意度呈明显的群体特征

以不同群体特征为自变量,以满意度总分四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群体特征学生的总体满意度和四个方面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表6)。

1学生满意度的年级差异显著,新生和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高于其他年级

满意度得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年级组学生的满意度得分差异显著。进一步进行事后比较,结果表明,2017级学生(M=475,SD=0638)和2014级(M=466,SD=0697)的满意度得分高于2016级(M=441,SD=0727)和2015级(M=434,SD=0739)学生,2015级和2016级两个年级组学生的满意度总分差异不显著,2017级和2014级两个年级组学生的满意度总分差异也不显著。原因在于,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许多方面缺少切身体会,他们对大学的评价是基于自己的憧憬以及从其他师生那里获得的信息,而毕业生在校经历丰富,能够根据自身的感知经验作出判断,因此,新生和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总体上比大二、大三学生高。

2师范院校学生满意度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差异,文科学生各维度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按照专业的学科性质,将所有专业分为文科和理科。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满意度总分有显著差异。文科生(M=466,SD=0729)总体满意度低于理科生(M=471,SD=0687)。从具体的学科来看,哲学(M=434,SD=0590)、艺术学(M=443,SD=0761)和社会学(M=431,SD=0712)等非师范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满意度总分均比大多数专业学生的满意度总分低。因为这几个专业比较冷门,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小,因而这些专业学生对这些专业前景不看好,满意度也不高。此外,四个维度得分情况的分析表明,文科生对学校的课程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低于理科生。

3学生满意度呈现地域差异,省内学生和西部地区的学生满意度更高

将学生的生源地划分为东、中、西部三组,进行满意度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地区学生(M=460,SD=0692)的满意度总分高于中部地区学生(M=046,SD=0744),东部和西部、东部和中部地区学生的满意度总分差异不显著。省内学生的满意度总分(M=460,SD=0700)高于外省的学生(M=455,SD=0709)。对学生满意度城乡差异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来自省会城市学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近60%来自西北五省区的省会城市,这些学生对学校各方面的满意度普遍较高。

4不同经济地位的学生满意度差异显著,经济弱势学生群体满意度相对较低

以是否贫困生作为因子,对满意度总分的平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贫困生(M=455,SD=0710)的满意度显著低于非贫困生(M=463,SD=0706)。进一步分析表明,贫困生在四个维度的满意度得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而且除了学校地理位置(B2)、学校公共选修课资源的充足性(B6)等八个项目以外,贫困生其他项目的满意度也均显著低于非贫困生。以家庭经济水平为自变量,进行满意度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上”的学生(M=471,SD=0814)的满意度总分高于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下”(M=456,SD=0682)和家庭经济水平“非常贫困”的学生(M=455,SD=0740),家庭经济水平“中等”的学生(M=462,SD=0717)的满意度总分高于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偏下”的学生。这说明经济上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对学校各方面的表现相对不满意。

5不同培养性质的学生满意度差异显著,师范生的满意度得分具有“主体优势”

以培养性质(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作为自变量,以满意度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师范生(M=462,SD=0693)的满意度总分高于非师范生(M=453,SD=0727)。对四个维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也表明,师范生在各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师范生。这说明师范生对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具有主体优势。究其原因,师范专业是师范院校的优势专业,而非师范专业则处于“边缘”地位。相比较师范专业,新开设的非师范专业大多是以师范专业的基础专业为依托,学科建设较为薄弱,教学条件与办学经验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11],因此,非师范生对目前的师范学校的总体满意度较低。

(三)食宿条件是学生最关注也是最不满意的问题

利用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原始得分制作重要性满意度矩阵图(见图1),发现大部分题目都落在相对“竞争优势区”和“继续维持区”,这说明学生对大部分项目的满意度都比较高。有13个项目落在优势区,其中,学生对所在院(系)教师的教学态度(B10)、校园安全与秩序(B22)、所在院(系)教师的教学水平(B8)等三个项目的期待和满意度都比较高。落在继续维持区的项目有6个,其中,学生对参与社团活动的机会(B20)、学费设定额度(B14)等两个项目的期待较低,满意度较高。落在次要改进区的项目有13个(其中5个项目临近坐标轴原点),其中学生认为最不重要也不满意的是学校的地理位置(B2)。落在亟需改进区的项目有10个,其中重要性程度较高但满意程度最低的项目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条件(B28)。此外,学校运动场地的充足性(B25)也趋近于亟需改进区。

对各项目改进机会的分析发现,改进机会最小的三项是学费设定额度(B14)、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机会(B20)和贫困生资助的额度(B17),这些项目的改进对总体满意度的贡献较小,仅维持目前水平即可。改进机会最大的三项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条件(B28)、学校食堂的饭菜种类(B26)和学校食堂的饭菜价格(B27),三个项目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25、420和421,其中后两项是所有项目中满意度最低的两项。这说明学校的食宿问题是西北地区师范院校办学中最薄弱的项目,这些项目的改进是提升西北地区师范教育总体满意度的关键。

从图2可以看出,省属高校不同项目的改进机会与几所学校总体变化趋势高度吻合,而地方院校所有项目的改进机会则高于总体及其他三类学校,部属院校和省部共建院校的大部分项目的改进机会低于总体水平。就不同学校而言,部属院校改进机会最大的项目是学校运动场地的充足性(B25),省部共建院校和地方院校改进机会最大的项目是住宿条件(B28),省属院校改进机会最大的项目是食堂饭菜的价格(B26)。由于不同学校经费投入的重点与学生的诉求不同,因而不同学校的优势项目和劣势项目表现出一定差异。

四、提升西北地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满意度的建议

(一)加大对地方师范院校的投资力度,缩小校际发展差距

在同类学校中,地方师范院校学生的满意度最低,项目的改进机会也较其他学校高。这说明地方师范院校办学条件薄弱,与其他层类师范学校存在很大差距。解决西北地区高等师范学校校际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首先应转变师范学校办学中地方受益地方买单的投资逻辑,确立国家受益政府买单的投资逻辑。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培养教师,最终受益者是国家而不是地方。因此,国家不应只重点投资部属师范院校,而應对所有师范院校一视同仁,对师范教育的投资应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其次,按全国师范学校的整体投资水平核定最低标准,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不足部分由中央财政予以转移支付。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的财政拨款为117亿元(六所部属师范中最低),而宁夏师范学院仅为119亿元,其它三所省属师范院校的拨款均在3亿元左右。除了招生规模之外,拨款主体支付能力差异是导致不同层级师范院校投资水平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因而,设定最低投资标准,增加中央财政对地方师范院校的转移支付,是缩小西北地区师范高校校际发展差距的关键举措。

(二)关注低满意度群体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

西北地区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生对学校各方面满意度都较低,他们的意见反映出西北地区师范院校办学的短板。在师范院校综合化转型的过程中,部分师范院校盲目跟风,大量开设非师范专业,这些专业的师资和学科建设都很薄弱,学生培养质量低下,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匮乏,对非师范类专业中的人文社科类专业而言更是如此。针对该问题,西北地区师范院校应扬长避短,一方面应坚持师范特色,依托文理基础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加强师范专业建设,做到“大而强”;同时,重点扶持个别有发展潜力和有学科积淀的非师范专业,做到“小而精”。另一方面,也应避免盲目增设新的非师范专业,并适时裁撤一部分缺乏活力、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区域社会发展的非师范专业。而对于那些就业前景差,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则应合理限制招生规模。

(三)规范学校的后勤管理,优先改进师范学校食宿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满意度,西北地区师范院校应优先改进学校的食宿条件。我国高校的后勤服务由社会第三方提供,目前存在社会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其中,学校的食堂管理与学生公寓管理及其运营由社会承办,虽然在招标方面高校进行相应地监督与管理,但却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指导,承包方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降低成本的策略,致使服务质量下降。[12]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规范学校后勤服务的供给,优先改进学校的食宿条件。学生是后勤服务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他们对后勤服务的质量最有发言权。学校有必要形成畅通的投诉渠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后勤服务的监督与管理。另外,根据不同地域学生的起居和生活习惯,学校应提供个性化的食宿服务。

参考文献:

[1]顾明远,郝文武,胡金木.重建师范教育——访顾明远先生[J].当代教师育,2017(1):1-5,33.

[2]曾天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8-01-23(001).

[3]刘珊珊.普通师范院校办学条件学生满意度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7.

[4]田英月.普通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3.

[5]王乃一,何颖.免费师范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及其思考——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5-71,49.

[6]滕瀚,时伟,梁支宏,等.免费师范生课程现状满意度调查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9):85-86.

[7]蒋馨岚.关于免费师范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某师范大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75-78.

[8]丁钢等.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9]张春雨,韦嘉,张进辅,等.师范生职业使命感与学业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人生意义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75-78.

[10]金勇进,梁燕,张宗芳.满意度评估系统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193-194.

[11]何莉娜,马飙.我国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的再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78-80.

[12]王永红.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2(2):80-81.

(责任编辑 钟嘉仪)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师范院校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近60年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思考
三集一体机在西北地区适用性分析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