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技巧之“理清情节”
2019-11-21
【解题技巧】
对小说情节的考查既有概括情节,也有对情节作用的测查——相比较而言,后者出现频率更高。今后,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将环境描写与情节发展结合着测查的试题,以及探究类的“情节研讨”题。
一、理清故事情节,首先要明确作品矛盾冲突的性质
有些小小说,似乎是在散文化地娓娓叙说一件事,不见什么矛盾冲突,直到结尾处才突兀而起,并瞬间解决,读后掩卷深思,却会感到冲突异常尖锐。汪曾祺有个名篇《陈小手》,写旧军队一个团长的太太临产,但生不下来。团长派人去叫医生陈小手。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孩子掏了出来。外边已摆好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盅。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给了陈小手。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这就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是什么性质的矛盾?旧军人与百姓间的矛盾?封建意识与生存意识间的矛盾?还是凶残狡诈与恪尽职守间的矛盾?这三种理解,应以第二种比较准确。
二、理清故事情节,需明确情节的推进过程
小说中的矛盾沖突,往往经历从开端到发展,再到高潮,最后结束的过程。如孙犁的《荷花淀》,由三大板块组成——夫妻话别、寻夫遇敌、助夫歼敌;结尾处交代妇女们成立队伍。前后各个部分间有着严密的因果关系,并构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小说就是这样真实地反映了根据地的妇女,怎样由于战争的教育,逐步打破家庭小圈子,摆脱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女子低男人一头的思想,一步步地站到了社会斗争、民族斗争的行列里。
三、理清故事情节,还需明确小说情节的作用
构设小说情节,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组合好人物关系,二是形成小说的基本框架,三是发展人物性格。在故事情节之中,常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味的地方。如董黛的《病人》,描写了主人公“她”所做的四件事:一是医院的电梯超载,“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二是农民大伯不明白什么是“双层停”,她走出电梯送大伯;三是电梯里有人对要去的地方不肯定,她主动指点;四是急忙下电梯的姑娘的玫瑰花掉了,她迅速捡起追了出去。四件事的共同点在于,“她”总是主动、无私而热情地帮助别人。但她却被电梯间里戴眼镜的女士和其他十余人看成是“行为不太正常”的“精神病人”。作品所写的都是生活中最平淡无奇的事,而且把它们浓缩在乘电梯这样一个平常而独特的场景中,使情节更集中,人物更突出,由此揭示了当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冷漠、病态的关系,意在唤醒读者的良知——宁可被冷漠者视为“病人”,也不要成为不知关心他人、只知关心自己的冷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