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与“高”

2019-11-21吴疆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9年27期
关键词:共舞哲思真谛

吴疆

人们总是执着于往上攀爬,渴望山顶“高处”繁花盛开的仙境,如神话中推巨石上山的神明,一次次滚落,又一次次攀登。

却很少有人甘心于山脚下“低处”的一方土屋。其实,若没有低到尘埃里的一次次仰望,怎知山顶之高?即使居“高”也只会执着于一角而失去“高处”所得所有,然后才知:稳居高处俯察者必先低到尘埃里。

“低到尘埃里”是说,凡是生命无一不是从尘埃般微小的蜉蝣长起,尘埃般的凡世才是生命的本源。因此,刘亮程才会抛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安心于他小小的黄沙梁村,体悟生命的价值;因此,史铁生才会每天摇椅于翠林之间,思考生命的本质;因此,梭罗才会泛舟于瓦尔登湖,追寻他心中的神国。唯有低到尘埃里,方能体察世态炎凉,方能看到芸芸众生脚下隐着的各色天性,方能领会人生的真谛——“低”中有“高”,“高”由“低”来。

然而,事情绝非那么简单。尘埃之中尚有心浮气傲者,被轻风卷上天空“高处”生死未知。它们不知,低到尘埃里,原来绝不仅仅是指存身于乡野自然之中。已成老妪的杨绛先生,她的名声早已显扬,然而她却从没有以此自矜,而是以一种谦卑的姿态淡然处之。她常年在自己的书房默默地整理文稿,连自己的庆生會都从不参加,而是坐在书海之中,静看春夏秋冬。低到尘埃里,更多的正是这样:放下心中虚浮,保持谦卑,如千钧巨石,任外界狂风呼啸,我自岿然不动,低眉行走于世。这就叫做“低”中有奇“高”,与心浮气傲卷而至“高处”者不可同日而语。

古人曾极力推崇中庸之道,认为如此方可青云直上。这显然不是真正的“心低”。中庸之道流传到现在,似乎又换了种套路,认为明智的人须保持平淡,保持平庸,安度余生……然而此种主张与真正的“心低”在本质上截然不同,我们所言“心低”,绝非安心于平庸,止步于平庸,而是在俗世中,沉下身心来,探寻生命的真谛。正如刘亮程一般,他绝不是要当一个普通的旧式农民,把自己一生的梦想埋葬在田野之中,而是以这种谦卑的姿态去仰观乡村的星月,放大生命的价值,此可谓怀“高”之“低”、亦“低”亦“高”也!

“低”是起点,是脚印,是台阶;“高”则是台阶提升的必然。低到尘埃里,看人间冷暖,抬望眼,仰天长啸,而后才能“乘风归去”,抵御“高处不胜寒”,与“低处”共舞人生。

【作者系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学生】

点评

作者以对比切入,提出“稳居高处俯察者必先低到尘埃里”这一蕴含哲思的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视角展开哲理思辨,逐层推进,对那些“换了套路”的“中庸之道”的辨析更是触摸当代,亮点频现。“低”中有“高”、“高”由“低”来、亦“低”亦“高”等语句堪称哲思慧语。结尾“与‘低处共舞人生”等佳句更使全文的哲理色彩贯串始终,强化了议论的深刻性。

猜你喜欢

共舞哲思真谛
善思与研学齐驱,智慧和灵动共舞
Flying Forward
荷间共舞
捕捉45°角的“真谛”
哲思
与神共舞Nissan GT—R与TA的故事
联姻理化生 共舞中考场
问答
爱的真谛
哲语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