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设计管窥
2019-11-21曾丽珊
曾丽珊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主题,并采取对应方法,使学生围绕主题思考、讨论,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设计,不断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在该目标指引下,很多教师纷纷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主题式教学,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一、明确主题
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内容,明确主题。只有教学主题明确,教师的教学活动才更具针对性、目标性。明确主题时,一方面,教师应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关联,确保确定的主题能够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另一方面,围绕主题,教师应注重各知识点的延伸,充分挖掘地理知识点的广度、深度,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系统的地理知识架构。
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时,教师确定的主题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影响主题式教学的质量。因此,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教师应明确本课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确定“降雨从哪里来”这一主题。该主题将自然界的水循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该主题指引下,学生会探寻自然界的水循环,分析不同地区降雨的特点,由此思考海水运动、淡水资源的利用等内容,循序渐进,最终完成教学。
二、自主学习
在明确教学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可围绕主题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不同小组,在小组间开展比赛。教师要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在课堂上营造“你追我赶”的自主学习氛围。
例如,在上述主题下,教师可提出“降雨为什么无穷无尽”“人类对水循环造成哪些影响”“哪些环节人类可以控制”等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内容,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之所以降雨无穷无尽,主要是因为地球上的水处在不断循环之中。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画出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水循环的过程。同时,要求学生思考人类在水循环中发挥的作用。另外,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以下哪些过程人类有能力控制。(1)蒸发和水汽输送;(2)降雨;(3)地表径流;(4)下渗和地下径流。教师根据小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
三、注重互动
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一方面,教师可利用问题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确保探究活动不偏离主题,严格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探究,使学生明白自己学习的薄弱点和學习的误区,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围绕上述主题,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怎样的?时间分布呈现哪些特点?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等等。然后,要求学生探究: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可得出哪些一般性结论?学生经过积极讨论,最终得出结论:(1)降水量和蒸发量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另外,为检验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教师可鼓励同桌之间采用相互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相互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学生便可明白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下,教师应认真分析高中地理学科特点,充分认识到主题式教学的优点,不断总结、反思教学经验,做好主题式教学设计。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明确课堂教学主题,指引教学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教师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基于教学主题,教师还应提出相关的探究问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认识与理解。
注:本文系2017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专项)《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地理课程主题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Z170376)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