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以知行合一为目标的深度教学
2019-11-21倪青红
倪青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学生在知与行两个方面并不能达到统一,常常背道而驰。本文结合实践,探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的策略,以期实现教学由浅层向深度发展。
纵观现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唯成绩论思想依然甚嚣尘上。不少教师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成了知识传输课,紧盯中考这个目标,没有达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生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但一些学生骑着破解了密码的共享单车“满世界招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学生的这种行为,显然不是道德与法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而且,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无论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课程要求的角度看,初中道德与法治以学生的知行合一为目标向深度发展,都是必须要做到和做好的。
一、内心认同达到知行合一的策略
其实,要达到学生道德與法治的知行合一并不复杂,就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教师所教授的观点。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提炼出“知识点”,让学生抄到本上并背诵。比如,教学“努力就有改变”时,教师不讲案例(让学生自己看),也不引导,直接板书:1.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2.劳逸结合……5.珍视团队合作。让学生抄背下来,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合作,也不认同“努力就有改变”(他可能想:我父母很辛苦、很努力,但生活并没有改变),怎么可能会把“努力就有改变”的理念体现到行动上呢?
怎样才能让学生认同理念呢?有两个策略,一是讲解引导,二是自主生成。
讲解引导,很好理解,就是利用故事案例、情境构建、文学艺术(如诗词、音乐、美术等)等来说理、引情、陶冶。
自主生成,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或学生的自我分析,使理论在他们内心主动生成,而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例如,关于学习的认知,有些学生一提到“学习”两字,就只想到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最多再想到体育、音乐、美术等,而不会想到生活、劳动、处事都是要学习的。我在教学这部分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列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互动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读课外书、跟妈妈一起做饭、到图书馆去做义工、与同学去游园、看电影……这些都是学习行为吗?为什么?其实,他们一下就能发现这些都是学习,只不过有的是知识学习,有的是能力学习,有的是思想学习。再经过讨论梳理,根本就不用教师讲,他们已经能够清晰把握学习而且认同。据调查,课后当天就有一半以上学生主动尝试帮妈妈做饭,大部分学生在短期内自发组团进行了游玩、学习等社交活动。
二、体验实践达到知行合一的策略
达到知行合一的最佳策略就是实践和体验。实践和体验不仅能使学生深度理解理论,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行动技能。此外,实践和体验具有亲历性和趣味性,可以活跃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形式之一。
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有些内容可能并不具备实践条件。例如,“合理利用网络”“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等内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但“国家机构”“依法行使权利(如其中的选举权)”“宪法监督”等内容就不太容易组织实践,而适合用模拟体验的方法。
例如,教学《我国国家机构》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职能区别,我就采用了模拟体验法。成立一些虚拟机关,让他们虚拟一些生活事件到对应的机关去处理。我再根据实际对学生进行指导、提示。经过这样的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一些机关名词,而且也知道了如何处理生活事件,达到了知行合一。
总之,浅层的理论教学是不能满足学生素质发展需求的。要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教师需要注意两方面的策略。一是引导学生内化知识,使其认同政治理论;二是注重体验实践,使理论感性化、经验化。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嘴巴上说一套,行动上另一套”的学习状态,达到学与用的深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