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2019-11-21孙云龙孙祯辉
孙云龙 孙祯辉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98)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出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支部在高校中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据统计,截止到2016 年6 月,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逾211 万人,占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7.7%,学生党支部7.96 万个[1]。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大学生的重要桥梁,而学生党支部书记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学生群体中能否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因而,如何科学优化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切实提升其个人素质能力及支部建设水平成为新时代摆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当前,各高校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方法、形式多样,如开展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进行系统性党课教育、加强日常理论学习等,其中越来越多的基层党建工作者开始强调学生党支部书记抓支部党建的主体责任,应一步加强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考核评价[2]。然而当前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考核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传统考核形式单一且多为定性评价,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来激励学生党支部书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和履职能力,促进学生党支部的整体建设。因此,本研究基于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现状,进一步明确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定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探索构建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以期为今后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和队伍建设提供科学化评估工具和可行性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起源于运筹学领域,常用于解决多目标、多影响因素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因其决策理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操作过程灵活简洁,结果科学公正的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管理领域各类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由于影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价的因素较多,且一般难以量化,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将不同评价因素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归类组合,搭建出包含多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对同一层次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求出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归一化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评价指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赋值,从而实现定量化描述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水平,提升基层党建考核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为简化计算工作量,提升结果准确可靠性,本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辅助软件yaahp11.0 进行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模型构造、权重计算分析及结果一致性检验等方面的辅助计算。
二、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遴选与确立
对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考核受到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特点、个人党性素养、办事能力、支部建设水平,工作群众认可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许多高校的评级机制由于缺乏系统、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主观性评价比重较高,评价标准模糊,难以准确量化反映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及支部建设水平。为此,本研究在确定评价指标时,首先通过研习新《党章》[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4]、《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5]等一系列高校基层党建的最新政策文件,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及素质能力要求进行了系统梳理,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评价指标遴选的标准,见表1,表2。
表1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工作职责
表2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基本素质能力要求
在明确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和素质能力要求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结合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实际及考核工作的可操作性,构建了一揽子初选指标,并以此为参照设计半结构化调研问卷的内容,基于360 度综合评估理念广泛征询了相关党建专家、基层党委领导、组织员、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党员等不同评价主体指标遴选意见,最终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优化调整,确定了由4 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多层级指标评价体系,见表3。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研究主要依据层次分析法理论,利用专家小组打分法为各层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专家评定小组由高校党建专家、高校基层党委办公室老师、组织部老师、二级学院党委组织员、辅导员、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代表等9 人组成,成员对同一层次内多个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并打分。打分时依据心理学研究得出的“人区分信息等级的极限能力为7±2”的结论,使用九分位比例标度,见表4,打分后利用yaahp11.0 软件构造判断矩阵进行计算,最后归一化得出权重向量集。
由于层次分析法同样是将定量权重赋值与定性指标选择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考虑到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价要求的复杂性和专家判断的主观性,为保证赋值结果的科学,必须对权重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只有一致性比率CR<0.1,才能通过检验,否则需要专家重新打分判断,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本研究计算得出的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权重赋值,见表5;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6,所有指标权重一致性比率CR 均小于0.1,证明结果科学有效。
表3 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表4 相对重要性的九分位比例标度表
三、分析与讨论
表5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评价指标权重赋值表
通过对各层级考核评价指标权重的专家评分及模型化验证,可以进一步明晰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重点及能力要求。本文构建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个人表现、支部建设情况、支部作用发挥及支部工作创新4 大维度,其中,B1 学生党支部书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一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因子(占比47.1%),其余依次为党支部组织建设情况,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支部工作创新性开展。该权重分配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高校广大学生群体的优秀分子,学生党支部的第一负责人,支部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实践者,需要严格把握队伍的选人用人标准,所以首先应该对其个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进行考核,其次要对重视其所在支部建设水平及规范化程度,能直接反映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最终成效。最后,考虑到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学生身份,及其面临的学业压力,支部书记一般为其兼职工作,“充分发挥所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创新性开展支部工作”指标则应视为对其更高层次的要求,纳入的目的是对相关工作开展起到激励引导,培育典型的作用,因而,权重占比相对较小。
在二级评价指标设定上,本研究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指标设计思路,一方面尽可能考虑高校基层党建最新政策要求,相关指标基本涵盖了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各个层面,另一方面也兼顾了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实际工作现状和普遍能力水平,在指标权重赋值上有所侧重,确保通过考核评价既能保证各级政策工作的积极落实,又能调动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性,起到正向激励引导作用。所有12 项二级指标中权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C2 工作认可度测评情况、C4“三会一课”等党建制度落实及建设情况、C3 学业成绩达标情况,主要基于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的评价更侧重于考察其本人在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工作认可度以及按照最新基层党建要求对所在支部的规范化建设程度,其中C2 工作认可度测评情况是所有评价因子层中权重最高的因子,占到33.8%,主要基于与党支部书记支部工作存在交集的各类群体(普通同学、支部党员、辅导员及组织员等)对其工作认可度的高低最能从360 度直观反映学生党支部书记日常工作水平及群众满意度,进而影响对其整体工作的评价。C3 学业成绩达标情况则侧重强调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学业成绩不应低于一定基准水平,否则将大大降低其角色的先进性和影响力,进而影响其工作的开展。而C10-C12 等党建工作创新指标则强调激励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党支部书记在日常工作外,创新党建思路,带领党支部创先争优,指标权重相对较低。
表6 各层次指标一致性检验结果列表
同时研究者也发现开展学生党支部书记考核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指标优化及考核方法创新还不够,还需建立一套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流程及激励机制,通过开展考核评价反映党支部建设工作真实水平,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为此,研究者从日常过程性量化考核和年终述职定性评价考核两个方面,对构建规范化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见图1。
图1 高校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流程图
四、总结与展望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基层党建的新形势对学生党支部书记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加之学生党支部书记相较其他教工党支部书记存在队伍成员新、流动性大,履职能力参差不齐、能力发挥受限[6]等特殊情况,对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教育培养和工作考核不应生搬硬套一般考核形式,而要结合队伍的角色定位,工作内容,设计专门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在此背景下,引入AHP 层次分析法设计指标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比较抽象的党支部书记素质评价项目分解成具体考核支部,通过逐步梳理和征询专家的步骤有利于避免传统列举时可能遗漏的方面,从而保证最终量化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严谨度;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确立权重赋分[7],结果直接影响到评价中不同因素的占比。对于其中权重较大的指标,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引起充分重视,进而能促进学生党支部书记加深对自身工作的认识,为基层党委更加全面、具体、透彻地了解其工作情况提供科学考评依据。
当然,受研究者水平和使用方法的局限,本研究中仍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如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中面临的真实环境的模拟度不够,整个高校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流程还停留在理想化假设的阶段;对体系搭建中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党支部及支部书记工作的特殊性等,有待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弥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