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细节 临出神韵
——《书法练习指导》五上《读帖与临帖》教学课例

2019-11-21窦长春

江苏教育 2019年77期
关键词:字格读帖临帖

窦长春

【设计理念】

老子《道德经》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庸》也云:“致广大而尽精微”,可见细节对事情的影响至关重要,学习书法也不例外。

在《读帖与临帖》一课的实际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在了解“什么叫读帖”“为什么要读帖”“怎样读帖”的基础上,明白读帖和临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体会“读帖不一定能一读就懂,读后也不一定立刻就能写好”的道理,逐渐养成自觉地读后临、临后读的习惯,从而在读帖与临帖的循环往复中,达到书法水平的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读帖”以及读帖与临帖的关系。

2.了解读帖的一般方法,能够借助米字格运用读局部的方法进行读帖并指导临帖。

3.提高学生读帖水平,培养学生自觉读帖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米字格对于读帖的意义,能够运用米字格辅助读帖,提高临帖水平。

【教学难点】

通过读帖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临帖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毛笔、墨汁、板书用纸(画好米字格)。

学生:毛笔、墨汁、临帖范字、毛边纸。

【教学过程】

(图1)

一、导入:明确临帖与读帖任务

师:你们平时都是怎样学习书法的呢?

生:照着字帖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临帖。

师:临帖时,你们是怎样向字帖学习的?(生答)

师:其实你们这样对着字帖,自己观察和思考怎样写的过程,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读帖。读帖的“读”和语文中的“读”不一样,不是朗读,而是我们按照一定的方法,观察、揣摩碑帖上每一个字的点画、结构和神韵等。读帖是临帖的基础,学书法要先读帖再临帖。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问题直面学生的书法学习常态,学生有感受,易交流,缓解学生课始的紧张心理,轻松接受读帖与临帖两个概念。“你会读帖吗”又引起学生自我判断与评价,带着鲜明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授:了解米字格,学习读帖的方法

师:下面向同学们展示三幅书法作品(见图1):分别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唐朝楷书大家欧阳询的作品局部。结合这三幅作品,请大家从整体上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不同书法家的字带给我们不同的美感,有的潇洒飘逸,有的端庄肃穆,有的骨力劲健,从整体上感受字帖的韵味,体会它们带给我们的美感,这通常是我们读帖的第一步。(板书:读整体、知韵味)

师:读帖既要读整体,也要读局部。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偏旁部首的位置,每一个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向、方圆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字的神韵。(出示教材中《九成宫》局部的图片,见图2)这是唐代楷书大家欧阳询书法作品的局部,请同学们说说从“登”字的这一“捺”里读出了什么?从“三”字第二横的收笔和第三横的收笔又读出了什么?通过读帖,我们可以想象古人挥毫时的样子,提按的节奏,方圆的变化等。(板书:读局部、知写法)

(图2)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教师和学生共同体会读帖的两个层次:读整体与读局部。由总体感知到局部体会,顺理成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初步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了解和学习读帖的方法。

师:为了读帖读得更准确、更轻松,可以借助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工具。在介绍之前,我们先来检验一下同学们自己读帖和临写的效果怎么样,再对照范字,把“伯”“禹”“高”三个字各临写一遍。(学生临写)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明确读帖的概念,意识到读帖的重要性,初步听说和了解了读帖的基本方法,但学生的体会并不深,在临帖时必然顾此失彼,第一次的读帖与临帖必然也不会太理想,为后面强调米字格的定位与比较作用,以及再读帖、再临帖的意义教学作铺垫。

师:这个读帖的工具其实我们一直在用,可是大家不一定真正地重视它,会用它。这个简单而实用的工具是什么呢?(米字格)

师:下面我们以“伯”字为例来介绍在读帖的过程中,怎样借助米字格,从而更准确、更轻松地进行观察。

师:先来看一段完整的模拟书写视频。(动画展示“伯”字的模拟书写过程)

师:“伯”字是左右结构,第一笔是“撇”,请你们仔细观察,如果模仿范字来写,第一笔的“撇”该写成什么样子?(利用photoshop 程序让学生上台拖动演示不同撇画的选择,见图3)为什么第一排的四个笔画都没有选择?第二排的另两个笔画为什么也排除了?古人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每个字的第一笔都很重要,下面请大家将自己选择的“撇”拖放到下面空白田字格中合适的位置。(教师范写)

(图4)

(图3)

【设计意图】学生选择笔画的过程就是读帖并进行比较的过程,同时拖动笔画到相应位置的过程又是借助米字格进行定位的过程。用这样形象的手段将读帖与米字格的定位功能结合起来练习,让学生看得直观,比得真切,印象深刻。

师:“伯”字的第二笔是竖。大家继续选择,模仿范字书写该写成什么样?同桌互相说说不选其他笔画的理由。最后移动笔画到相应的位置(学生移,见图4),问问自己是怎样确定的?(从第二笔开始,可以借助米字格和已有的笔画共同确定位置。)(教师范写)

【设计意图】拖动选择的方法与前面相同,但强调的重点不同:从第二笔开始,可以借助米字格和已有的笔画共同确定位置。这样的强调旨在突出笔画与笔画之间是有联系的,这样有比较、有联系的书写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笔画孤立或字的整体感不强的问题。

师:“伯”字第三笔还是“撇”。大家讨论一下,第二撇和第一撇有什么不同(长短、方圆、方向,见图5)。(学生比较之后,教师出示:同类笔画可以相互比较,发现特点)最后请学生来移动笔画到相应的位置。(教师范写)

(图5)

【设计意图】在读帖的过程中遇到相同笔画十分正常,学生的处理通常会比较雷同,主要原因还是在平时读帖时没有同笔画比较的意识和习惯,见什么写什么,逐渐养成了一种写法到处用的不良习惯。因此在读帖的过程中,渗透同笔画先比较异同再书写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细致读帖和区分书写的好习惯。

师:“伯”字的竖和横折可以看成一个组合(见图6)。同桌先互相说说选哪一组,再说说理由。(辨析第三组和第四组:竖和横折形成的下框通常要写得上宽下窄,适当内收。)(教师范写)

(图6)

【设计意图】竖和横折形成的下框的汉字出现频率很高,通过“伯”字的解析使学生明白,这样的组合通常要写得上宽下窄,适当内收。教师不断地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深入读帖。只有读得深入,才可能写得出来。不同的比较方式都是在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学习读帖的方法。

师:最后两笔由我来移一移,请同学们观察位置放得准不准。(教师范写)

师:请大家注意一下,撇、竖、横折三个笔画聚集的地方和“白”中间的一横要留白。(见图7)(笔画之间不要都连接在一起,犹如屋子开门、开窗使空间相连,给人透气的感觉一样,也是为了使字变得生动,避免刻板。)

(图7)

【设计意图】书法中字写得有空灵的感觉跟笔画的笔断意连有很大关系,因此汉字书写时不必笔笔搭实,需要有“断”的存在。

师:我们以“伯”字为例,对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向、方圆等进行了深入的读帖。读得出,才可能写得出。读帖,让书法学习事半功倍。(板书:事半功倍)

三、学生练习:仔细读帖,认真临帖

师:考验大家火眼金睛的时候到了,请先仔细读帖,再把“伯”“禹”“高”三个字各临写一遍,是不是写得比第一次有进步。(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写的两次作品展示出来?

(1)先自己说说两次的感受。

(2)其他同学有没有发现他两次书写中的进步?给点建议呢?

师:请同学们针对第二次书写中的问题,再仔细读帖并临写一次。(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师:同桌之间互相点评。你觉得他写得怎么样,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果让你来评分,你给他的第三次书写评多少分?

【设计意图】在多次读帖、多次临帖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更新对于范字特点的认识。对于读帖意义的理解逐渐加深,最终达成读帖和临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的共识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课堂小结:明确重点,拓展意义

师:今天大家一起了解了“什么叫读帖”“为什么要读帖”以及“怎样读帖”。读帖和临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读帖不一定能一读就懂,读后也不一定立刻就能写好,因此我们一定要读后临,临后读,做到循序渐进。

师:最后我们来做一个临帖小游戏:三个“高”字分别是三位不同的书法家所书写,都有各自不同的笔画特点,请同学来挑战一下,能否借助米字格的帮助,在好好读帖的基础上,临出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师:大家觉得谁临得最好?哪里值得学习?哪位同学愿意分享自己读帖和临帖的经验?

师:今天的学习很愉快,读帖其实是一个“入于眼,思于脑”的过程,它体现的是“心灵”,临帖则是“出于手,显于纸”的过程,它要做到“手巧”。希望大家以后好好读帖,认真临帖,都成为“心灵手巧”的人。

【设计意图】将深入读帖比喻为“心灵”,将精准临帖比喻为“手巧”,希望学生都能“心灵手巧”,既形象地说明了读帖与临帖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也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教学后记】

《读帖与临帖》一课是《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实际的书法练习过程中,都会用到读帖的方法,但由于没有系统地去学习读帖的方法与技巧,学生的读帖是粗放的,是碎片化的,因此,对于实际的临摹而言,意义是有限的,更不用说临帖之后的应用了。教师的教学着力点就在于将读帖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借助米字格的定位作用,在由读整体到读局部的逐步细化中,将读帖怎样读进行了实例的指导,一次次不同角度读帖技巧的发现和小结,都给学生以重要启发,让学生不仅仅知道了范字的读帖过程,也能举一反三地应用于以后的临帖书写中。在读帖与临帖的反复交替中,养成读后临、临后读的好习惯,真正能读懂细节,临出神韵。

猜你喜欢

字格读帖临帖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学好书法,重在读帖和临帖
Excel可以练字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
课本内外
读帖: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先锋”